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实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阐述了物理课堂探究教学设计的"四位"原则。具体说就是,教学不越位:将本该属于学生的体验还给学生;预设不缺位: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指导要到位:保证学生活动富有成效;课堂有品位:关注人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治行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标。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习题材的"自由度"、课堂对话的"参与度"和生活体验的"敏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3.
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参与者、促进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进"与"退",学生才能有机会在学习中主动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第一,教师适时"退",让学生做课堂的"小"教师。教师适时地"退",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小"教师。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研究性学习,即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问题,结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多一些"研究味",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研、疑中研和悟中研,让他们在研究中锻炼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的"再创造"过程。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动手操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数学课堂越来越多地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尤其是自主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形成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动触发"的能力,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更好地突破"接受性学习"的弊端,促使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从而创造性地学习,关键在教师。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学更有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课堂效率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一直努力做一个"懒惰"教师,我的课堂有点"另类"——多学少教,先学后  相似文献   

10.
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作用。数学也是抽象的,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是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越来越多教师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含义和意义,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和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效做法,彰显教学模式改革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三维目标出发使学生具备继续学习物理知识的技能;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的巨大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新概念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和活动教学;不仅是课程的内容,还是生活和经验的完善;这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不同的定理、定律、公式和数学的结论,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形成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他们是什么,知道为什么"。逻辑、思维、结构等方面的能力都是高中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重点内容,新时代各类事物变化非常快,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进入社会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基于优质教育的"传递+探讨"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并让学生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实现与否,关键在有没有好的课堂"生成"。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能够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他们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综合能力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为此,化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重视演示实验初中化学教学离不开演示实验,应该成为初中化学课堂的"重头戏"。因此,初  相似文献   

15.
<正>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生物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即探索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养成  相似文献   

16.
张岚 《考试周刊》2014,(65):79-79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追求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主动探究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要做到既能"散"又能"聚"。所谓"散",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在课堂上自由、自主地探究问题;所谓"聚",就是指在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再生成,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互联网丰富的知识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课堂中教师主要起指导或引导的作用,学生将在课下自主学习。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现其在"铁路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希望翻转课堂模式在其他课程中也能得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方爱娟 《教学月刊》2007,(12):28-29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很明显,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为此,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为引导学生探求  相似文献   

20.
“导学式”教学法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再现知识与探究知识的统一。它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本文以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改善学生学习状态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