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短短不到200字却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文笔清新、浑然天成。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一个"痴"字画龙点睛,让众多语文教师在教授此篇时作为重点来突破主人公张岱的形象,而笔者认为这个"痴"字不仅仅指的是张岱一人,《湖心亭看雪》共三个"痴"人形象。  相似文献   

2.
张岱小品文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岱是晚明乃至中国小品史上的大家,代表作小品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在小品史上罕见其匹。描摹江南秀美风光、五光十色的风俗画卷,刻画凡间奇人奇情,张扬人个性。其小品,既得公安之清新,又备竞陵之幽峭,独具空灵晶映之气。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张岱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散文作品历来为后人称道。在创作"两梦"的过程中,用以立言存明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亦在同时进行,特别是记录张岱亲历的崇祯朝及南明事之《石匮书后集》,约22年的撰著历程中几乎全都伴随着"两梦"的创作。张岱的散文成就与史学贡献常被分别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张岱研究的主流形态。贯穿作者半生的文史撰述穿插进行,这样的安排并非巧合,打破文体界限再作探讨是值得深入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最近重读了张岱的《柳敬亭说书》一文,感悟颇深. 《柳敬亭说书》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作者为张岱.这篇《柳敬亭说书》忆写了明亡前他在南京亲自见闻的柳敬亭说书的情况,写得生动传种,从外貌、动作、语态、神情等多方面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说书艺人的形象,对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作出了精当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随笔小品文集《陶庵梦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笔墨鲜活,情致深厚,蕴涵着丰富的情韵和深刻的内涵。同时,它对张岱晚年的境况、人格以及对宇宙生命的思考都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晚明时期,小品文兴盛,概以其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幽远而胜,小品文之集大成者,首推张岱。现存张岱散文集有三种,为《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前者更似真散文,后二者则类随笔。  相似文献   

7.
《西湖七月半》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著名作品,收在他的《陶庵梦忆》里。张岱的散文,继承了公安派、竟陵派之长,又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格调清越,描写生动,造句新奇。祁豸佳在为张岱的《西湖梦寻》所写的序中说:“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西湖七月半》只有五百零几个字。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接连用了二十五个“看”字,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名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出身一个仕宦家庭,但自己没有做过官。为人落拓不羁,喜欢游山玩水,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明亡后,他“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陶庵梦忆序》),以消极避世来表示他的民族气节。张岱是明末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兼取公安、竟陵两个散文派别的长处,还融合宋  相似文献   

9.
王娅 《鸡西大学学报》2014,(5):89-90,93
在晚明小品的创作大家中,张岱诗文兼擅,他将自己诗歌中的精神内涵和表现手法充分融入小品文的创作之中,"以诗为文",使小品文饱含了诗性特征。以《陶庵梦忆》为范本,探讨张岱小品文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庞芳 《快乐阅读》2012,(21):125
张岱的小品文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有关西湖的小品文对后世的的影响也非常大。其《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佳作更是中国散文史上不朽的作品。在这些专门写西湖的散文中传达出张岱个人的生命体验,其间的悲凉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种西湖情结更是"其梦也真""其梦也幻"。张岱的西湖情结是他思想和其所生命历程的一种写照。张岱的西湖情结的传达上升到的审美的高度,其艺术手法非常巧妙。  相似文献   

11.
晚明文学家张岱是小品名家,他善于运用俭约修辞策略,熔才情、气节、学识于一炉,灵笔点化,俭从准生,简练中见丰富、平实中显新妙、单纯中透雅致,呈现出其小品文鲜明的语言风格,为我们营构了一个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这也正是俭约修辞策略所追求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2.
《霞笺记》始以传奇剧体制敷演文言小说《心坚金石传》,易悲剧为喜剧,其得失尚需探讨。惜乎作者姓字不详。《西楼记》作者则为明末清初曲坛大家袁于令。两剧皆取材于青楼妓女与士人之离合悲欢,都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晚明特定时代士人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13.
张岱是明朝中后期具有独特风格的江南文人之一,其著作《陶庵梦忆》更是散文翘楚,文字清新,内容雅俗并盛。张岱成其文作风格有其工艺审美方面的成因,与他注目和投身世俗生活有关,更是其骨子里一脉相承的江南诗性精神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徐霞客与戴复古分别是明代和宋代的文学家、爱国主义者,都是一生布衣,行走于山川大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二人均生当末世,家境相似,历尽艰难,各成正果。徐霞客写出近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而戴复古则作诗词2000余首,现存《石屏诗集》,留诗词1000余首,他们是旅游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对比徐、戴二人的作品,一长于深入观察,科学记录,注重地形地貌的客观描述;一长于诗意的挖掘,注重人文,以情动人,两者各有千秋。而戴复古的诗词大多寄寓着家国之思,有着国之将亡的切肤之痛。特别在现实中出现民族危机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力更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读明末著名的拟话本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分析了其蕴含的艺术特色,即夹叙夹议,叙议中包含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性色彩;积极采用心理、对话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符合其身份和时代特征;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从而对作品反映的晚明社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农学家。他深刻批评明末王学的流弊,大力倡导程朱理学,是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研究他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明末清初社会思想的变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履祥一生著作非常丰富,凡各种诗文约有440篇,体例有骚、诗、书札、序、记、题跋、铭、杂记、读书笔记、传记、说、论、见闻等。对张履祥著作的编撰、刊行进行详细的考察,无疑有助于其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岱作为明朝晚期的小品作家,其作品既有当时小品的共同特点:不事雕琢,自然天成,笔调淡雅,情悠韵远,又有其独到之处,看似平淡却亦奇,看似浓艳却亦雅,在中国小品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详细的分析,多数人在论证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都从党争、宦官专权或是政治腐败这几个方面着手的。但是,对于明朝的灭亡,其原因也不是单一的,是明末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但是,在这些矛盾的背后,皇权与阁权的争斗是主导各种矛盾的内在动力。明朝是皇权专制的高峰时代,但是正是这个高峰时代,却造就了另一种局面,明朝中后期由于皇帝的怠政,给明朝造成了内阁独掌大权的局面,从此,也就开始了皇权和阁权的斗争。而这种政治的对立,不仅没有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反而却推动了明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9.
戴名世的史学关怀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名世是清代卓越的史学家,其史识、史才堪与万斯同、章学诚等大家齐名.戴名世有着至为深刻的史学关怀,表现在:他不仅有明确的存史意识,而且有足够的胆识,能够积极地将之付诸实践,而可贵的"平民史观"又是其史学关怀的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