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技术入股型商业化合作的信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国荣  徐渝  叶小青 《预测》2005,24(3):57-60
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技术入股型商业化合作的市场均衡模型,从技术供求双方的角度讨论了技术入股型商业化合作的实现条件,揭示了信誉在技术入股型商业化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重构技术入股型商业化合作的信誉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德风险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技术入股作为一种重要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模式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造成这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道德风险。由此,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德风险的产生机制和表现形式,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文件,其中技术入股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机制,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农科类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入股的实践,就科技人员在整个技术入股过程中的角色及过程激励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农业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入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而不合,联而不姻”,技术入股运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日益显露,出资方与技术方在公司成立后各自资源不能完全到位,严重地影响了公司运作和项目的成功,降低了技术入股的效率。这正成为阻碍技术入股深入进行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5.
廖建文 《科协论坛》2014,(11):58-59
福建省将乐县南口乡舍坑村林业专业技术协会,为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协会优势,以科技为引领,创新专业技术协会经营管理方式,采取村民集资入股、统一造林管护、投资利益共享的合作造林新模式,激发了造林活力。  相似文献   

6.
合作科研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合作科研开发的特征与形式 合作科研开发有广义和狭义区分.广义的合作科研开发,包括了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狭义的技术科研开发,就是仅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间通过合同的方式,就某一产品、设备、工艺、技术进行共同科研开发的活动.它与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有所区别.技术转让是研究单位把现成的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而共同科研开发的课题在研究前尚未取得成果,需要共同科研开发;技术入股是资产重组的一种形式,它需要合作单位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全面长期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共同科研开发仅就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合作科研开发,是阶段性的合作,一旦项目完成合作便告结束.我们这里研究的共同科研开发,是指后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高校合作创新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小青  徐渝 《科研管理》2003,24(5):88-91
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基本理论和模型对企业和高校间的技术交易这类合作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解释了企业高校基于技术交易这一合作创新过程中的逆向选择现象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由技术入股而产生的商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就是技术入股者,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中还缺乏对其身份的准确法律界定。技术入股者是指以其技术成果的财产权作价入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技术入股者种类广泛、系入股技术的合法权利人并享有一定的权利与承担一定的义务。行为能力欠缺者可以成为技术入股者;准共有人中。有人愿意用技术入股。有人不同意,则该技术整体不得折价入股;股份公司技术入股者不应只限于发起入;技术成果创造者并不是天生的技术入股者候选人;以财政资金资助为主的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能用该科研项目成果作价入股并能成为该技术入股者。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10,(2):5-6
近期,中国大功率LED道路照明技术的领航者——深圳市阳光富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美知名新能源推广机构加拿大爱能森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广东大厦签订合作协议:爱能森以1000万美元入股,阳光富源以技术入股,在加拿大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每年向阳光富源采购示范产品和核心部件不低于500万美元。这是中国LED道路照明高端技术首次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10.
企业-高校合作创新方式选择的非对称信息博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小青  徐渝 《科研管理》2003,24(6):44-48
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基本理论对企业和高校间合作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企业创新能力、技术的先进性和商业化价值如何影响对合作创新方式及合作对象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于斌斌  余雷 《科研管理》2015,36(4):30-38
集群企业是集群创新的微观基础,而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动态决策机理,并以绍兴市5个全国百强产业集群的201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正确考量自主性创新和合作性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决策;(2)新产品更新率、与供应商或销售商的合作程度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3)企业竞争程度、企业自主品牌和企业规模可以显著促进选择自主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4)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本地物流效率与选择合作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共同体是一个超越一般性区域创新府际合作机制的新提法,是综合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模式探索,对于深化府际合作和区域创新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从府际合作理论出发,提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生成机制,搭建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理念下的府际合作框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从府际间政策协议和专利合作两个维度进行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府际合作研究,发现在政策合作方面参与度较广但合作紧密度不高,专利合作呈现极核效应,域内外专利合作不平衡,行政层面的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创新研发合作中。最后,从共同体意识、合作网络、府际创新合作“多核”模式和一体化的创新政策支撑四方面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如何促进影响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科技投入和研发质量提升,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对科技投入与创新质量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科技创新体系中投入主体与研发主体博弈的策略选择机制、投入与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索通过管理改进提升创新活力和水平的途径。通过模型分析,推论出改善收益和奖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价值对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57-1567
 在企业间知识水平动态互补性基础上,通过刻画合作伙伴选择、知识学习及创新机制,建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研究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集群创新潜力与网络演化的内在关系及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等。研究综合考虑了企业间各知识要素及综合知识的动态互补性。研究发现: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创新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性;企业知识水平和创新网络是协同演化的;随着集群创新潜力的增大,企业积极构建“远程”合作关系,网络稀疏性增强,企业间的重复合作次数及网络信息传播效率降低。企业应积极地与不同企业建立创新合作关系并增强局部企业间的合作紧密性,特别是在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解析基于异质性要素匹配的企业合作创新作用机理,强调合作中实现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异质性资源互补、异质性能力兼容和异质性行为契合对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意义;利用浙江省温州、台州地区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实现上述匹配原理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研究显示:合作前信息的搜寻、潜在合作对象的选择管理、合作中的技术吸收与学习能力提升激励以及不同能力对接、合作中关系治理与契约管理等都很重要,能够减少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约束投机性行为,提高合作中的协同效应和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旨在提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内涵;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的六种路径:原始的自主创新、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官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集群大企业合作的自主创新、基于跨国技术联盟的自主创新和基于跨国并购的自主创新;在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分析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来源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或规律,指出动力不足之处和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创新生态系统来说,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是保障其稳定运行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演化模型,并分析了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演化结果能否向全面协调方向发展,主要受到价值共创超额收益分配比例、协调合作的成本、选择欺骗策略收益以及单独采取合作策略收益及奖惩力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将超额收益分配与合作成本分摊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减少合作成本,增加单独合作收益与合作超额收益,降低欺骗策略收益,加强惩罚力度,这都能够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适宜的产业创新系统结构以及合作对象选择机制有助于促进主体间技术合作绩效提高、充分发挥产业创新系统功能。将产业创新系统分为无标度网络的集中结构和随机网络的分散结构两种,基于资源、技术、关系3种合作对象的选择策略在复杂网络上进行多主体模拟仿真,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对技术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产业创新系统在合作前期采用无标度网络结构并在后期演化为随机网络,使主体的技术水平增长较快;(2)系统主体在无标度网络中选择技术资源多的对象进行合作,并在随机网络中选择技术水平高的对象进行合作,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技术收益,而且能有效降低整个系统内部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地对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究,文章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考虑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景下的演化理想状态,并借助Matlab深入剖析模型的关键影响因子对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初始状态对系统的收敛速度及方向影响显著,违约罚金、合作超额收益、成本分摊比例、主体技术吸收能力和绿色收益等多种因素影响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演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