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81年,德国物理学家格尔德·宾宁(G.Binning)和瑞士物理学家海因里希·罗雷尔(H.Rohrer),在苏黎世实验室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由此开启了人类研究原子与分子世界的里程。尔后,人类利用几年时间,艰苦地发明了纳米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掀起一场举世瞩目的"纳米战"。中国作为科技后起之秀,不甘落后,于1993年,成功操纵原子,让世界纳米技术成功刻上"中国"二字。  相似文献   

2.
原子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阐明物理学基本定律,提供各种原子分子信息和数据的一门科学,它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基础,对阐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检验物理学定律起着重大作用。原子分子物理既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在国家需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纳米大事记     
1959年 理论物理学家理查·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提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 1974年 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 1981年 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BEC)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碱金属(7Li,23Na,41K,85Rb,和133Cs)原子的BEC实现,自旋极化1H原子、亚稳态4He原子和具有2个价电子的174Yb稀土原子BEC的实现,全光型BEC、双阱BEC的实现,分子BEC和费米原子对的凝聚,固体中的BEC等方面,并对BEC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国内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主要研究单位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等情况的调研,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特点、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学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55-356
1 首席科学家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6年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1年于美国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后 ,在美国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所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并被聘为台湾原子  相似文献   

7.
1959年理论物理学家理查·费伊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提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1981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可见。1990年首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纳米技术正式诞生。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铁的1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1993年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字、1999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操纳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不仅有世界绝美的风景,而且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之高也是世界少有的。 1889年,德国科学家爱尔斯德和格特尔发现了空气中存在负离子后,人们便开始了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空气是由无数分子组成的,一般呈中性。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在机械、光、静电、化学或生物能作用发生电离反应,即原子外层的电子运动提高到一定的速度,就会脱离轨道远走高飞,当这个“逃跑电子”被其他中性原子“俘获”后,中性原子承载了负电荷,就成为负离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大学侯建国教授领导的研究群体在“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二维碳60点阵的一种新型取向畴结构,这是目前惟一发现的同时保持位置平移序和键取向序的一种畴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侯建国教授与合作者杨金龙教授、朱清时院士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拍摄”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学家进行单分子化学键的“切割”、“组装”等“手术”提供了可能。分子是由原子与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对化学技‘动手术”’就能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和核科学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和核科学都是研究物质世界中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存在着诸如原子分子、凝聚态、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不同层次的结构,由此便有着不同层次的物理问题.原子分子层次和凝聚态层次中的物理问题属于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基础光学、原子分子物理、波谱学和声学等分支)的研究范围,原子核层次和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7):4-4
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小宁等协调、参与的II型猪链球菌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又取得突破,论文作为研究亮点入选《自然·中国》(NatureChina)。  相似文献   

12.
固体原子象实验室的前身是金属研究所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与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实验室,始建于1981年。从那以来,实验室在原子分辨的水平上对金属与合金、陶瓷与半导,体、催化剂等方面从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工作特色是在原子或分子尺度将固体内部及表面的原子构形直接成象并进行单原子测量,从而给出物质结构与缺陷的原子排列及种类的直观信息。1985年,按照中国科学院的决定,实验室对国内外开放。三年来,实验室已成为国内  相似文献   

13.
在发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科技规划"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影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对于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讨论,从而展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战略在我国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孕育新的材料革命.世间万物均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因而长期以来科学家投入了巨大精力研究原子和分子,并试图改变它们.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Stephen Chu)教授、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的克洛德·科恩-塔诺季(Claude Cohen-Tannoudji)教授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院的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Phillips)博士,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方面所作的贡献。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研究,是当代物理学的热门课题,十几年来成果不断涌现,前景激动人心,形成了分子和原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操纵和控制孤立的原子一直是物理学家追求的目标。固体和液体中的原子处于密集状态之中,分子或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建立在原子分子学说上的一种实验科学。研究分子的行为和分子间的反应,对分子的认识和改造是化学科学的首要任务。在上世纪初,化学家从分析物质开始,定出物质组分,以求出所含的原子种类、数目和化学武。后来有机化学出现了同分异构体,化学家才知道分子的结构对认识分子的重要性。一百多年来发现了百万多个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化学家从研究分子的化学性质出发应用各种物理方法去改变分子形成了新的物理化学学科,也得出许多经验性的法则。但总的说来化学仍然是一种实验的科学。他缺少一个完整的理论,他不能说明为什么原子能结合成为分子,和化学键的成因。他的规律是经验性的。  相似文献   

17.
海外新知     
6月1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的两篇论文讨论了将分子用作纳米尺度的装置中的电子元件的可能性。两项研究都在晶体管结构中采用了含有过渡原子的专门设计的分子。其中一项研究采用一个钴原子,另一项研究采用一对钒原子。目前,电子设备的基本单元是半导体晶体管,未来体积更小、能力更强的纳米电子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 1.高技术新材料。 原子和分子太小,即使使用最强大的显微镜也无法直接看到。计划在2005年之前建成的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原子能研究中心的散裂中子源(SNS),将使用一种中子散射技术来定位原子并确定分子形状。中子散裂装置,材料科学家们将能够“看清”各种物质的原子排列。该装置将成为创造高技术材料的有效工具,它将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新产品,如更牢固的工程合金,更有效的药物,更保健的食品等。 人们借助于中子散裂技术已经开发出计算机软盘、信用卡磁条和防弹背心等。下世纪的收获将包括: ●适用于所有血…  相似文献   

19.
朱棣文和他的“光学粘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它在空间的运动速度可达每秒500米。如果能将原子运动的速度放慢,直至相对静止的状态,那将给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及其内部结构带来莫大的方便,如同慢镜头重放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大制成新型单分子整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中国人》2005,(8):46-46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富勒烯单分子研究中又获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将富勒烯单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用氮原子取代,并利用单电子隧穿效应,成功研制成仅由一个分子组成的新型单分子整流器。该分子器件有着和传统单分子整流器不同的工作原理,在重复性和可控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是他们继用单分子操纵手段实现由两个富勒烯分子构成负微分电导二极管后,所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