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小洲  刘姝  杨秀苔 《中国软科学》2007,(1):134-138,15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轨道上飞奔,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因此,研究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加拿大埃德蒙顿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当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发现影响消费者购买“中国制造”产品的主要因素及“中国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制定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9,(5):61-6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必要将“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引向更为深刻的讨论!通过更为深度的反思和讨论,把话题直接导向一系列关乎“中国创造”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3.
王玉  樊勇 《科教文汇》2008,(1):126-126
“中国制造”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纷纷召回中国生产的产品。对“中国制造”的恶意丑化,我国政府给予了有力的反驳与回击,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没有逃避,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助“微笑曲线”理论来分析“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画出了中国制造产业升级路线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中国制造”相关问题也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对中国制造的发展可能会有各种不同观点,但都无法否认中国制造的飞速崛起。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制造国,2005年很有可能超过德国而上升到第三位,世界第二、甚至是世界第一制造国离我们也并不遥远。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像地理位置优越的小型国家依靠转口贸易和旅游发展经济,也不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开始向服务业转型。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笔者的观点是,“中国制造”不仅仅是制造业发展的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关系到中国经济在未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将中国制造现阶段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过渡到竞争优势,并以中国制造为主体,吸引全球服务、研发、设计等资源为中国制造服务,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中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有助于窥探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7.
刘石 《华夏星火》2011,(2):11-11
经常听到周围一些有出国购物欲的款哥、款姐们抱怨,说买回来的东西一不小心就是“中国制造”,结果从国外犬包小包背回来的还是“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但让老外们看到了充斥在商场里货架上、家庭衣帽间和储物柜里的中国货,也让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在惊叹中国的崛起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之余,又不断演绎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8.
时下,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成为热门话题。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获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主要是依靠国内大量的低廉劳动力来降低成本。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南美、印度、越南的崛起,“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9.
时下,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成为热门话题。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获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主要是依靠国内大量的低廉劳动力来降低成本。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南美、印度、越南的崛起,“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诸如环境优势、生产要素、分工、运作和国内需求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指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的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但中国还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优先提高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装备实力。  相似文献   

11.
李荣国  魏立英 《百科知识》2007,(2X):31-32,33
“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近日,中国国防科工委发言人这句话立刻成为海外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此前,中国官员在这方面最为直接的说法是:“随着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中国将逐渐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有分析认为,从“将逐渐具备”这种不太确定的用语,到“具备”这样完全肯定式的用语,反映了中国对自己的国防科技能力不断增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崛起和快速发展,与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推动密不可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约2/3的世界第一产品一半以上的产品是供应国内市场,只有不到1/3的第一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这表明国内市场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市场结构:国内市场是“中国制造”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张晨 《华夏星火》2014,(10):64-65
作为目前国内大豆油行业的民族自主品牌,汇福粮油集团拥有17个子公司,总资产129亿元,年纳税13.89亿元.这家国家大型民营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2005年以来,连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行业10强”.一个成立仅仅15年的民营企业,靠什么成为中国的“粮油航母”、河北唯一跻身中国500强的“农”字号企业?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无数具有创意的灵感表达正在涌现。当中国为世界领先的建筑师、表演者和设计师提供舞台时,她的人民也在以令人惊讶的迥异方式表达自我。”印度人辛默在刚刚出版的《谁说中国没创意》一书的开篇中,对中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创意自古有之,而当前中国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正在用行动诠释着对创意的无限热情,一场全民创意的热潮正在掀起。  相似文献   

15.
汽车,这一原来不敢想象的工具,开始“润物细无声”地走进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伴随着这一趋势,中国轿车业的竞争也将从“制造的竞争”转入“营销的竞争”。 营销组织发展的问题 1、产销衔接问题 产销衔接是关系到国内轿车制造商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轿车制造商很多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国创造”的12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禄 《科学学研究》2007,25(6):1091-1094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下,关于实现“中国创造”的讨论和研究持续进行,讨论的焦点逐渐聚焦于“中国创造”的目标、路径以及实现的手段。本文基于价值链全球转移和分解的规律,提出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总体价值链演变路径,并结合总体路径,详细研讨了12条关键路径,以及路径所适用的条件、对象及具体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13,(22):105-105
1.东方出版社在成功运作了郎咸平“财经郎眼”、稻盛和夫《活法》等系列出版策划后.意识到在中国需要有更精细的管理之道和方法,中国制造才有可能真正崛起.为此,东方出版社制定了”双百工程”战略.日本精益制造大系就是其中之一。本系列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处在必须做出战略抉择的关头,根据目前我国企业的不同发展水平和能力应选择以韬光养晦的态度积累实力,以国际战略联盟实现竞争力的跨越,以跳跃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高端竞争的三种战略,实现"中国制造"互相衔接的三个台阶竞争力的整体跃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广东省珠海市考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希望你们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广东省珠海市考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希望你们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