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东部省市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创新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分为直接科技效率、宏观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建立了三段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效率评价的DEA模型,研究了阶段效率的总效率合成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我省部分地区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某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缺乏从高质量发展角度、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研究黄河流域创新效率的现状,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8-2019年有关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和分解其创新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与我国31个省区市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平...  相似文献   

4.
浅析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运行效率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区域创新系统和知识共享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内主体间知识共享效率的内容,然后从知识共享的角度出发,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运行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积分评价法行进综合评定.旨在通过探讨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问题来为判定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能力的高低程度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有效工具,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对国家或者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评价之中。然而,之前的研究都将国家创新系统视为一种简单系统,因此无法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本文将国家创新系统视为一种链形系统,运用链形系统DEA方法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创新环境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创新能力动态发展演进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归纳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评价的主要维度,建立了基于产出能力、系统协调性和创新外部有效性的成熟度综合评价体系。其中产出能力体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状态;外部有效性体现创新系统的转化效率,协调性体现系统的动态发展能力,三者结合共同反映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同维度下的评价方法,最后对评价体系的应用和结果分析进行了相应说明。  相似文献   

8.
运用DEA方法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传统作法是将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不考虑系统内部实际的运作过程及其对系统整体效率的影响.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分解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创新链式子阶段,通过构建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的整体及各子阶段的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两个子阶段间的关联系数,来评价各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子阶段的关联有效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建立了国家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将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引入评价体系中,并在这一体系框架下,收集大量相关数据,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客观地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和现状分析,并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时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的科技创新投入基本上都合理地发挥了作用,但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据创新投入一创新效率矩阵,笔者把我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Tobit的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A-Tobit两阶段方法对上海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根据区域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的存量来确定财力资源的投入;要认识到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处阶段的判定,将系统的创新资源配置到弹性大的产出方向;避免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所导致的资源不合理投入,减少由于资源冗余而导致的资源流动阻塞以及高才者的寻租行为;要深刻认知基础研究与创新活动的耦合性机理,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基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区域创新系统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实践、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对国内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葳  李丹 《科技与管理》2012,14(6):97-100
在界定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3个方面对我国30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DEA非有效的原因,指出提高科技资源整合效率和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讨论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建立了支持力评价的指数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经济支持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的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效率评价——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结构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及其相互联结关系,提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机制,给出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2004—2008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2000-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DEA的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总体趋势进行纵向评价,利用超效率模型对我国3个典型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横向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效率评价的工具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选定15个省市的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作为样本,结果显示,在所评价的15个省市中,有10个达到了DEA有效,而其余5个,则落入非DEA有效的区间,进一步对上述5个非DEA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确定其改进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8-2019年有关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和分解其创新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与我国31个省区市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创新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落后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平均值,其中2018、2019年的创新效率分别呈“W”型和“M”型分布;各地区创新效率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较为均衡,其中山西和内蒙古两地保持较高的创新效率;多数地区尚处于DEA无效状态,技术进步迟缓和规模效率较低是主要原因。因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黄河流域各地区要强化多方联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创新人才引进,注重从规模和技术两方面综合考虑,加大创新成果产出、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