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彻实加强体育工作……” ,健康第一已成为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 ,主导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健康教育将在学校体育中迅速推行。健康教育其实质是什么 ,高校体育教学应如何面对 ?这是高校体育工作者急待探讨的课题。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的调查总结 ,力求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证。1 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定义为 :“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个定义对“健康”进行了较全面的科学概括和定位 ,标志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依此理解 ,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与社会保持一致的社会适应性三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包括 :良好的生长发育、正常的生理机能、适宜的环境适应反应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以及较好的身体基本活动机能和运动能力等。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发展良好、情绪稳定、性格健全、情感热忱、意志品质良好、有自尊、自爱、自信心 ,有较好的自控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等。社会适应性是指在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基础上 ,与社会保持一致的个体社会化。包括道德健...  相似文献   

2.
围绕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体育教学又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必不可少的主要途径。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学校体育应围绕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培养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内化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是有利的补充,体育课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渠道.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使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达到身体健康.所谓健康,泛指个体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健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随着“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观念的确立,人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在关联性,认识到健康具有生理的、心理地的和社会的三重属性。体育教育的学科定位由此出发。为此,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人本精神的确立以及体育教育产业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作为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身心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二是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比如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健康。体育向来是以自身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多样、特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即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和学生心理有关,可见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而习得无助是一种对学生心理发展极为不利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康、愉快和有效地进行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能力,以及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体育意识,为培养社会及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依据这一教育思想,就学校体育过程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谈点自己的观点。一、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思想、意识、行为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以学生掌握身体生长发育知识,了解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是通过体育进行教育,并以其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一门科学。明言之,体育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心理上、生理上施行一种有目的的系统的感化和刺激,以便在身心上(包括物质的和精  相似文献   

10.
黄琳  邓玉娟 《体育科技》2002,23(2):85-87
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 ,终身体育已经深入社会家庭。通过体育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学校是培养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而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 ,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改革现有的学校体育 ,使之成为成人体育的有机联系 ,指导和影响成人体育是终身体育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论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日臻成熟。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健康的最新定义中强调了“全面健康”的三个重要组成因素:无生理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真正的健康不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而以提高学生自身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学校体育也应不再只注重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所蕴含的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全面发挥其“健身”和“育心”的功效,促进学生身心的提高和发展。一、身心统一的体育观:学校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进行调查,揭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心理学、体育教学等多角度出发,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及校园文化等手段对他们施加干预对策,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推动学校体育评价的改革,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以竞技体育为基本格调和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必须着眼于探索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维护和增进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发生急剧变化时的身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游泳普修课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立新  张明飞 《游泳》2002,(3):26-27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环节。高校体育的目标、原则、方向就是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体质与健康、心理与社会化方面保持一种持续的、独立的体育与健康能力和行为,使他们终身受益。 游泳运动被誉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它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中进行锻炼的一种运动,不但适合男女老幼进行锻炼,还是一种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王福权 《体育师友》2009,32(4):10-12
1研究目的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基本理念之一,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成,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在体育运动这一个广阔的课堂领域中尽情游戏、运动、竞赛,在感受运动的乐趣和尝试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使他们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和观察判断、思维等智力充分地显示出来,让其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本文从对体育与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分析入手,谈谈在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于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实践的点滴体会,旨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活动、心理健康与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苓 《体育教学》2000,(5):13-13
学生素质,不外乎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辩证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三个方面的统一。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发展应包含身、心或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卫生学研究也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9.
范珣 《精武》2012,(2):36-36,38
学校体育多年的教学改革,至今仍不尽人意,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措施要适应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盛雯琦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3):16-17,29
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方针,结合集权健康教育,分析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所体现的学生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