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景贤  于春艳 《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2006年3月到6月通过对浙江省6所高校954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要好于女生;大学生总体的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社会关系领域最佳,环境领域最差;大学生的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体育经济投入水平一般,体育情感投入、体育精力投入水平偏低;大学生体育人口在体育锻炼态度和生命质量的得分上普遍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显著相关,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心理领域相关不显著;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郑双喜 《新体育》2022,(2):67-69
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结合笔者对高校内学生体育锻炼调查现状数据,下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健康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在思想层面意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优化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运动文化环境和氛围、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体育工作制度这几个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97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资本在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和人格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成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体育锻炼与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心理资本是通过体育锻炼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人格,体育锻炼在大学生心理资本和人格发展中起中介作用.由于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体育活动态度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人格健康发展,心理资本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均不容忽视,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行为及态度是其人格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6所高校在校1588名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和体育锻炼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不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负荷等明显不足,由此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和教学因素对体育弱势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弱势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健康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在个体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具备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性格、适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文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的内涵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因的研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来博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112-113
从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入手,找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产生的因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文明、健康、科学的发展,树市终身体育概念.  相似文献   

8.
1.研究目的通过了解目前甘肃政法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特点,经过理论分析与探讨,阐述学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体育锻炼中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措施,缓解抑郁.本文通过我校学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的措施,缓解抑郁。本文通过我校学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的介绍和分析,期望对我校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其发展具有启发价值,旨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就上海市高校在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锻炼项目进行了调查,找出体育兴趣和锻炼行为一致性对锻炼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所用测量工具心理健康问卷《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测量问卷》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体育锻炼基本情况调查表改编而成。  相似文献   

10.
周玲莲 《精武》2012,(33):90-91
文章以体质健康信念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中心话题,主要探讨分析了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的测量、强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干预等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探讨与研究,能够较好的评估体制健康测评对激励大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力,能够为在学收体育教育中,运用体质测评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群众身体健康状况与参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 17个县 (市 )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参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运动器官、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河南省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 ;各种主要慢性病及人们对自身身体和心理感觉的认识与体育锻炼的综合效果有显著相关 ,但与锻炼次数、时间、强度有不同相关特征。慢性病患者参与体育锻炼时 ,既要注重锻炼次数、时间 ,又要注重锻炼强度 ,更要结合个人体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锻炼计划。  相似文献   

12.
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因素是制约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本文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和经济环境几个方面来分析。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生物学功能的延展分析,针对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提出了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高校体育教学与锻炼可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长沙市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长沙市高校高级知识分子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或病变。主要体现在:多数高级知识分子具有多种职业病;超重情况比较严重;各系统无患病情况的只有12.1%。影响长沙市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生活方式(饮食无规律;睡眠时间不足;缺乏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男知识分子不良习惯;)、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因此,建议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关注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把提高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纳入工作日程,高校体育俱乐部要全面指定出符合其需要的、适合其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育锻炼及健康现状为研究目的,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量和心理应对方式及体质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技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量、心理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且男同学的体育活动量大于女生,女同学更倾向于采用"幻想"、"求助"的应付方式;不同体育锻炼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中等体育锻炼量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手段,对比分析江西省南昌地区城乡群众体育之间在体制及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体育锻炼观念、体育锻炼参与特征、体育锻炼项目、场所的差距,并对差距的成因从制度经济、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社会环境方面进行剖析,最后从发展思路、政府作用、制度改革等方面探寻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主要途径以期为体育行政部门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瑜伽形体选项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湖南城市学院2005级瑜伽形体选项班138名女生进行单组自身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瑜伽形体练习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2)瑜伽形体练习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平衡素质;(3)瑜伽形体练习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4)瑜伽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再谈技术健身教学思想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坚持技术健身教学思想,解答了技术传习的难易度、系统性以及目标单一性等疑虑,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矛盾性进行了分析,对学校体育的生存危机有所警惕。  相似文献   

19.
以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健康信念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锻炼行为交互作用、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业余时间体育锻炼5个量表对878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试图构建青少年锻炼行为促进模型,并给出科学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受到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3个外因潜在变量和体育教学、学校保障、制度安排、运动认知、家长影响、家庭支持、生活方式、社区体育、体育文化和社会舆论10个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2)学校体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效能、体质健康信念均对青少年锻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比较得知,学校体育的预测能力最强;(3)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体质健康信念和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产生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量大于直接效应量;(4)对青少年锻炼行为进行干预,从宏观角度,应以社会环境为基础层,家庭教育为发展层,学校体育为创新层进行系统干预;从微观角度,应重视和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六、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身体自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初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男生与女生的身体自尊具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具有显著作用;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四个维度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频率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量对身体自尊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