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民工的合法权利遭受侵犯,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而对于农民工的体育权利,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研究了保障农民工体育权利的问题,分析了农民工体育权利缺损的主要原因,剖析了保障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基础,提出了保障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具体措施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减少和消除农民工的体育贫困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以往研究往往简单套用广义贫困概念诠释农民工的体育贫困,忽略了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该文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角度出发,认为农民工的体育贫困包括体育经济贫困、体育适应贫困、体育认同贫困和体育接纳贫困四个维度,并用AF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①体育经济、体育接纳与体育适应贫困的发生率高于体育认同贫困,农民工最需要解决客观维度的体育贫困问题;②农民工体育贫困的发生率、平均剥夺强度和多维贫困指数较高,且代际和地区差异较大;③不同指标对不同代际、不同地区农民工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存在差异。最后,应以城市融入为基础,结合不同代际和地区农民工的特点进行体育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3.
运用综合研究方法,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建设性的提出农民工体育的发展性策略和实施性对策,以改变农民工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世威  荣干 《体育学刊》2007,14(8):28-31
当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和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是造成他们体育权利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一族两策”的措施,即开展职工体育和社区体育;制定与完善维护农民工体育权利的法律措施;加强农民工体育意识、技能等培养,引导农民工融入单位和城市社区人群等,以此明确农民工体育权利的责任主体,进而改变当前农民工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对策,为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体育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备受冷落,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城市社区的排斥,企业重视不够,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影响等,但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强烈。寻求若干符合农民工体育发展之路,近年来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然后相应的提出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社区体育发展模式、联合型体育发展模式,以期为城市农民工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制约农民工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民工体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全民健身进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余暇时间少与业余生活的单调、体育消费少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短缺、体育价值观片面和态度消极等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农民工体育健身合法权益侵害严重以及农民工体育健身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造成我国当前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之间体育健身发展水平不协调,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缺乏针对于农民工群体的体育健身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有必要探讨和建立适合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有效地促进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视角对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内涵和实现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民工体育权利由积极参与权利和消极享有权利构成,而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实现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阶段,相比于农民工的积极体育权利而言,农民工的消极体育权利更为重要,它是农民工最低限度的体育权利.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实现要以保证农民工消极体育权利能够实现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政策法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就业制度,以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农民工体育融入的因素,认为农民工体育的融合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更需要农民工自身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城市体育锻炼。提出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监督,保障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实现,使农民工充分享受到平等的体育设施。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社会化能力,以期促进农民工与城市体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农民工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开展农民工体育的有利条件,构建了"国家服务为主体体育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工业园区体育模式、农民工体育俱乐部模式"多元模式并存的模式,以期为促进我国农民工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艳 《体育与科学》2012,33(4):81-85,61
以社会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农民工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在文化层面,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参与与农民工的文化融合程度成正相关,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受到文化层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受教育程度和现代观念等方面);在社会经济层面,农民工的社会经济融合程度与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程度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社会经济地位的融合有利于推动大众体育健身参与促进体育参与机会的均等化;在心理层面,农民工对市民的社会差异性显著低于市民对农民工的社会差异性,在体育项目参与者之间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同质化越鲜明体育参与者与非体育参与者之间的同质化越明显,相应的区别越明显则有刺激效应产生的差异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卢文云 《体育学刊》2006,13(1):122-125
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要强化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方式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要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要充分挖掘、整理和推广地方性、民族性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农村体育活动内容;要因时、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为农村的传统节日庆典注入新内容;重视农村社会弱势群体和异地民工的体育发展问题;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将继续向城市流动,而且呈增长趋势;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由原来的"自上而下"政府管制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市场经济主导模式,市场经济继续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移将对输入地、输出地和流动迁移人群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和未来迁移趋势考虑,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战略应将重点放在城市中农民工、农村留守人群、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16.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7,28(6):37-40
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视农民工体育问题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并提出完善政府职能;关注农民工体育需求特征;延伸全民健身体系覆盖范围;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村。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咸宁市农村体育现状、制约因素等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咸宁市的农村实际,探寻促进咸宁市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有关体育工作者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主城区农民工非体育人口的总量、性别结构、收入结构、工作时间结构、教育结构和职业结构现状调查;结合与全国非体育人口现状的比较,以期为重庆市增加体育人口,进而推广全民健身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法、逻辑方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特色农村体育二者间的联动效应机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了经济投入的增加、农民工回流的加速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这为联动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文化软实力(民间传统体育、农村体育旅游等)的提升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角色的转变同样丰富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