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肉疲劳产生过程中,肌电图的振幅和频谱指标均会产生相应变化,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做功能力或最大收缩能力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在运动性肌肉疲劳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表面肌电图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运动导致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介绍了表面肌电图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多年来,应用sEMG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的时、频分析两个领域,主要的研究包括肌肉活动和肌肉疲劳的sEMG信号维数、复杂度、熵变化规律和特点等,认为肌肉疲劳至少存在两类作用机制,即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肌肉疲劳和细胞p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近有关运动疲劳时肌肉细胞和亚细胞机制的研究表明,细胞内pH下降是产生肌肉疲劳特征的重要因素.细胞内pH的下降能引起最大收缩力下降,收缩和舒张期延长,最大缩短速度下降以及最大收缩力和最大缩短速度同时下降所导致最大功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诱发胫骨前肌疲劳过程中诱发肌电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关节背屈运动过程中的胫骨前肌疲劳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EMG)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V组和E组的sEMG的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Mmax在肌力下降之前,就出现了明显低下的现象;(3)V组和E组的H/Mmax在肌肉疲劳发生后均出现了低下现象。结论:肌纤维活动电位的异常、神经肌肉接头部传导不全、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低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肌肉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张林  王国祥 《体育科学》2011,31(3):68-73,80
目的:通过分析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在矢状面内运动的位置觉、肌肉力觉的变化,探讨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踝关节损伤防治和康复训练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4名无踝关节疾患的受试者为实验对象,踝关节位置觉采用对踝关节跖屈5°的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能力进行测试,肌肉力觉采用受试者踝关节对跖屈肌群25%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值的复制能力进行测试;疲劳测试采用60最大等速向心运动模式;对于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踝关节的位置觉(VEJPS和AEJPS)和肌肉力觉(RVEFS和RAEFS)在局部肌肉疲劳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位置觉均较疲劳前下降;2)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肌肉力觉均较疲劳前下降;3)踝关节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受试者的中枢控制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不能按原来的强度运动了,这时,可以说身体疲劳了。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一般疲劳可以分为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两类,具体分可有以下四类:肌肉疲劳:肌肉疲劳一般从局部肌肉疲劳开始,疲劳部位与其收缩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肌纤维中的快肌纤维更容易疲劳。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低而糖酵解能力较强,主要靠无氧糖酵解产生能量供肌肉收缩,从而引起大量乳酸堆积。因此,一般认为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发生的局部肌肉疲劳主要由于乳酸堆积引起的PH值下降,是长时间运…  相似文献   

8.
张立  宋高晴 《体育科学》2006,26(3):53-57
研究目的:1)研究静力和动力性肌肉运动疲劳时肌肉氧含量的变化特点厦其规律;2)了解静力性、动力性递增强度运动时EMG参数变化;3)探讨肌氧含量与EMG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肌肉疲劳时影响肌电肌氧机制提供可能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肌氧含量的测试:探头纵向旋转让光源和检测器的轴线平行于股外侧肌外侧头大腿测定运动时肌氧含量的变化;2)肌电的测试:采用表面肌电图的测量,得出表面电图各指标参数;3)静力负荷等长收缩:通过力量传感器测出其最大肌肉收缩所对应的MVC;4)动力性负荷运动:采取功率自行车逐级递增负荷的测试方法作为肌肉的动力性运动,同步记录EMG参数,并在每一级负荷朱30S采血测定血乳酸浓度。结论:静力性运动时E/T值大幅度增大的时间大多出现在肌氧停止下降之后,肌氧的降低程度与肌肉疲劳程度有关。动力性运动时血乳酸值随负荷而增加,IEMG的变化趋势与血乳酸相似,IEMG、Oxy-Hb、BI值三者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表明肌肉疲劳时肌肉氧供和内环境的改变也是影响EMG信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的运动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提高运动成绩就需要较强的运动能力,有效地恢复训练手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疗法是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水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效果对散打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认为水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散打运动员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旨在为散打...  相似文献   

10.
运动终板的分型及运动训练对运动终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终板在骨骼肌纤维上的分配是骨骼肌神经支配的表现形式,运动终板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状态直接影响到肌肉的功能。它既是神经系统引起肌肉收缩的关键部位,也是肌肉疲劳的潜在衰竭点。通常,骨骼肌纤维形态改变的同时伴有运动终板形态结构的变化。因此,在运动训练条件下对运动终板的形态学研究,为加快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效率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验表明,速度攀岩运动是非周期性运动,攀岩运动员在速度攀岩的每趟或同一趟的不同时段,他的表面肌电信号都有较大的变化,是显著的非稳定信号。所以,运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速度攀岩运动员的肌肉疲劳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不能用传统的频阈分析方法去评价相关肌肉的疲劳问题,而只有运用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才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然而sEMG非线性信号分析的应用尚属初期探索阶段,有待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应用较晚,主要用于对肌肉力量和肌肉疲劳的诊断上,并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为运动技术服务的实践研究。本文试图对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中应用前景作个回顾。  相似文献   

13.
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验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应用较晚,主要用于对肌肉力量和肌肉疲劳的诊断上,并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为运动技术服务的实践研究。对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中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简述了不同运动、不同受试者和在低氧环境等条件下运动性疲劳肌电图的特征,讨论了疲劳肌电图改变与肌肉代谢的关系及肌电信号改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测功仪2 000m全力划测试,了解赛艇运动员在测功仪2 000m全力划中肌肉的发力顺序、各主要肌群力量分布比例情况、疲劳以及用力特点。研究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2 000m全力划,测主要用力肌群的表面肌电图。结果:在测功仪2 000m全力划测试中,赛艇运动员一个完整的动作中肌肉的发力顺序为胫骨前肌>股四头肌内侧头>竖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i EMG值在比赛一开始就瞬时升高,随着比赛的进行i EMG值开始下降,到1500m处下降到最低值,而在最后冲刺阶段i EMG值达到最大值,左侧i EMG值大于右侧;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MF和MPF整体表现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和运动疲劳的出现呈下降的趋势,在最后冲刺阶段MF和MPF都有所增加,总的来说其下降幅度较大,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非线性信号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健  方红光  杨红春 《体育科学》2005,25(5):39-43,64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强度等长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非线性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与肌肉运动耐力的关系。1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实验。采用4 0 %、6 0 %和80 %MVC强度的等长运动试验诱发肱二头肌疲劳,同步采集该肌肉s EMG信号并进行非线性C(n)和% DET和线性MPF分析。研究发现1)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信号的MPF和C(n)呈单调递减型变化,而% DET呈单调递增型变化;2 )不同强度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MPF、C(n)和% DET变化率具有明显的运动强度依赖性并与肌肉耐力运动成绩高度相关;3)以% DET变化率反映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PF和C(n)。  相似文献   

17.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健康无专业运动男、女大学生各10名,进行3个膝关节角度(90°、60°和30°)×3个运动负荷(40%MVC、60%MVC和80% MVC)共9次静力性等长疲劳实验,同步记录sEMG信号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处理.结果:sEMG信号分析指标表现出单调性变化,且采样序列线性拟合具有显著性.膝关节角度、运动负荷和性别对各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非线性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自行车运动时股四头肌肌电图指标与功率输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运动训练对股四头肌sEMG指标与输出功率的影响,对52人次健康受试者测试30 s全力蹬踏自行车过程中的功率输出和MegaWin记录运动过程中的肌电变化。结果提示前5 s的单谱肌电图指标和后5 s单谱和平均谱与相对最大功率相关程度可反映训练水平,后5 s的单谱肌电图指标反映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