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西体育文化的第一次融合诞生了近代武术竞技,但战争的炮火和其所依附政府的命运,导致了它的夭折。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也为现代竞技武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完成了夯实基础的国内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武术确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西体育文化开始了第三次融合;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竞技武术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竞技武术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特设竞赛项目,标志着中西体育文化将在奥运层面上展开第四次融合;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规律与趋势决定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将是历史的必然,中西体育文化的第四次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性、为国争光的举国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是竞技武术发展的主要文化动因。竞赛规则过于烦琐,以及在推广过程中重技术传授,而文化内涵的传播相对弱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竞技武术在更高层次上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武术的辉煌——竞技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浩 《中华武术》2005,(12):28-28
近现代的中国武术是在中西体育文化的撞击交融中向前推进的,中西体育文化对接中的成果之一就是诞生了竞技武术。竞技武术的诞生与兴盛是20世纪中国武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论开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武术文化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阐释了武术文化教育的理论:一是古今武术之文化过程有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现正处于跃迁阶段,即由国际化的武术竞技上升为奥运会的武术竞技。二是这种升华具有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特殊内容,它包括技术伦理化、规则化、高难化、艺术化和理论化,此内容构成武术奥运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三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理论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内化为人们积极参与的奥运武术意识和情怀。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运用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以文化融合为视角对竞技武术散打的相关争论进行新的解释。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与肯定、继承与借鉴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竞技武术散打是传统武术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相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或新的竞技体育形式,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最后,对竞技武术散打的形成进行深入的思考,认为竞技格斗项目只是不同规则下的动作组合,竞技武术散打不是武术散打、武术击技的唯一,应该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类项目的文化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需要两个方面辩证地提出了21世纪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将与中国武术保健体育文化融合,分析这两种不同文化融合的哲学原因和现实原因。指出了中国东方体育文化的核心和魅力所在,强调要高擎武术文化大旗,开创奥运体育文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将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趋势。为了给世界奉献出一种新的体育文化,我们需要完善、雕琢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突出其实质,努力实现现代化转型,力求全球化发展,挖掘、强化其精髓——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创建竞技武术套路新文化的重组,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服务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8.
目前,武术界因竞技武术"入奥"失利而有了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不能相融的观点。客观地讲,东西方文化只是侧重点不同,并非完全不同,两者有对立的一面,同时也有统一的一面。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统一之处将在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在西方竞技体育理论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武术的一个新分支,无论从表层的技术角度,还是从深层的文化角度,竞技武术从很多方面都折射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光芒。未来的东西方文化将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对抗中求和谐,文化融合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在很多方面是对立的,但这不能否认其统一的一面,竞技武术将架起东西方体育文化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打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积极吸收西方体育思想的基础上中外融合的产物。它包括竞技武术散打和商业武术散打两种样式。纵观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三次加速、两个徘徊期。武术散打的四个发展阶段又可视做两次融合:第一次是自身的积淀、融合;第二次是中外(主要是中西)的融合,迄今为止,这种中外融合共发生了三次。三次中外融合依次递进,武术散打可以说是中外体育思想融合的高级阶段,并将预示着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冲突与武术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华武术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认为:中华武术因吸纳了西方先进的体育文化而提高了其观赏性、规范化和现代化程度;但中华武术不可完全模仿西方文化,应将武术“西化”转变为武术“化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融会中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体系,实现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间跨文化传播中,竞技武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西方体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武术融合的体育项目。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过程,解读它在当今的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中国武术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对立中。西方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主体记忆的一部分。那么,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审视,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武术在传统和竞技之间的某种均衡发展,或是应该对武术文化精神底线的痛切反省和重新书写。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而追求人类的福寿康宁,延长人类的生命,充满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养生文化代表着东方人对生命的认知模式,是东方文明古国古老文化宝库中的一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一种至今让西方人乃至于世界感到不能理解、感到迷惑的养生文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现代传统武术与养生发展,以寻求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武术自身文化优势、表演特点及某些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运行特征为依据,以"互动理论"为支撑,分析探讨了武术表演在大型单项体育赛事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主流竞技体育赛事可以是一个双赢的互动机制——大型单项赛事可以成为中国武术表演的展示平台,促进武术的传播和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武术表演的嵌入也有利于体育赛事自身品牌的塑造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近代以来在西方体育思维映照下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文化学层面的思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断裂,导致武术西方体育进程的开始;西方体育思维的确立使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传统,直接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引进、移植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与多种表演艺术内容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梳理、整合关于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艺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得出结论:竞技武术套路的演练艺术,是运动员依靠演练作为手段塑造形象并引起观赏者审美反应的活动。运动员通过程式的习得、情感的把握、程式与情感的融合三个阶段来掌握武术套路的动作,创造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是运动员演练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套路是依据武术发展的历史,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的"新的诠释"。文章通过对竞技武术国际、国内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竞技武术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竞技武术套路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欲发展就必须要造就、生成一个适宜的文化形态。武术不仅仅属于体育,更不仅仅属于竞技体育,尤其不属于行政垄断体制管制下的、以“金牌至上”为理念的竞技体育。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超意识形态的社会力量,是任何人不能驾驭、统制的,武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用西方竞技体育的目标和方法去辖制它、推动它,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跆拳道入奥对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跆拳道入奥对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制定相对简便,可操作性强,适应现代竞技比赛的竞赛规则,是武术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建立健全武术各类协会和组织,增强武术的观赏性和群众基础,完善武术的教学训练体系,使武术的大众化发展走向正轨;武术需要登上奥运的舞台,但这不是它的最高目标,中国武术应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