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李小龙回香港的时候,我有幸拜会了他。那时香港人对李小龙的武功还不怎么了解。尽管当时他的电影已数次打破票房纪录,但由于他很少当众表演功夫,因此他的影迷们经常怀疑:李小龙的功夫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2.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15-15
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卓越成就,在武术界无与伦比,追随者甚多。在进入 2000年的时刻,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研究、书本等又将昂然踏进21世纪。 在深切怀念李小龙逝世20周年的时候,香港武术界、牙买加太极拳协会及李小龙俱乐部,共同举办“21世纪李小龙功夫武术大赛”,旨在让学习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年轻运动员能一展所长,以认真的态度互相学习、切磋武艺同场竞技。大赛于1999年12月 17日,在香港李小龙俱乐部举行。大赛设最佳李小龙功夫武术运动员奖、最佳武术指导将、最佳两节棍奖、最佳散手组合奖及最佳形态奖。21世纪李…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功夫电影明星李小龙。李小龙以武术和功夫电影成名,他对武术界和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是,从他生性好强、自强不息、自尊自爱、本色出演等方面来看,他身上有着一种"我能"精神。  相似文献   

4.
杭东 《武当》2014,(11):36-37
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之先驱,是武术技击家、功夫电影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影视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李小龙通过电影,把中国功夫传遍了整个世界。因此,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精武》2006,(11):F0003-F0003
李小龙的拥趸们熟悉了这位“截拳道”创立者惊人的功夫,熟悉了这位在海外掀起“中国功夫电影”热潮的创新者的尖叫与凌厉身手。但李小龙作为一位标准的东方美男子,他还引领着时尚,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功夫、电影表演还是穿着;李小龙都喜欢打上“BRUCE LEE”的品牌,以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与性格。  相似文献   

6.
李小龙,武术家、功夫影星,短短几年时间通过创立截拳道与拍摄功夫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功夫热,并为中国武术的发展与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认为李小龙在武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截拳道所提倡的武术技能对当今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香凝(Shannon Lee)是国际功夫巨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的女儿。1973年7月,她那叱咤风云的父亲在香港猝然辞世时,李香凝年仅4岁。 1993年3月31日,李香凝的胞兄——李小龙独子李国豪(Brandon Lee,1965.2.1~1993.3.31)在拍片时意外中枪身亡。此后,全世界的功夫电影观众和东方的制片商们都将目光的焦点投向李香凝——这位李小龙惟一健在的血脉传人身上。这一年,李香凝刚满24岁。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与人生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米歇尔·福柯、吉尔·德勒兹的身体创造理论,对"李小龙功夫身体现象"及其背后成因进行一系列新的探查。研究认为,东方文化场域"规训"、自我关怀与"褶子"意识的激发等三方面因素先后勾连催化了李小龙功夫身体的养成。其中,家庭曲艺氛围、本土拳种文化与香港时局所构成的"场域"给李小龙以传统武技、精神的"训诫"与熏陶;移居北美后,西方哲学的学习与体育科学的运用分别给寻求"自我技术"的李小龙以现代化态度与身体形态上的改观,为其功夫的革新奠定了意识与结构上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与诸多拳术"相遇"、身体"新体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褶子意识"被激发,触发了他对各类拳术思维的"识别"以及中国传统武术的反思,造就了他鉴"诸家之法"革旧武术成新学的功夫思维与体系,进而形成了其功夫身体。研究进一步认为,多拳种实践背景、实战能力、身体危机、关怀自身、自我技术、哲学思维、"褶子意识"与创新力,是其功夫身体养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7,(1):65-65
周星驰拍了一部电影叫《功夫》。主演《功夫》之外,他喜欢练功夫。练功夫之外,周星驰崇拜李小龙的功夫。崇拜李小龙的功夫,周星驰便用心演绎功夫。演绎功夫后,《功夫》又让周星驰获得了意外的功夫。……其实,周星驰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功夫。  相似文献   

10.
一、香港举办纪念李小龙7·20晚会 今年7月20日,是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30周年。香港翡翠电视台特别在7月19日星期六晚上8时30分,制作播出了一台纪念李小龙的专题晚会《一代武神李小龙》。  相似文献   

11.
主演:陈国坤、寇振海、于承惠武术指导:马中轩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斥资5000万拍摄的5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将在奥运会前夕与观众见面。该剧讲述了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生平故事,由扮演电影《功夫》中斧头帮帮主的陈国坤饰演李小龙。《李小龙传奇》已被央视列为重点推荐剧目,从2008年初开始,央视将在全国邀请大批李小龙影迷,并举行相关活动,为该剧预热。  相似文献   

12.
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的传奇人物,其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养成是他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武术精神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资源。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进行梳理与凝练。研究指出:李小龙“志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形塑阳刚身体的志气、攀登武学巅峰的志气和传播中华功夫的志气;“骨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坚强刚毅的爱国骨气、尚武自强的侠义骨气和正义暴力的民族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无限超越的技术底气、以武入哲的功夫底气和武之大者的文化底气。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蕴含着一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当代中国培育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青少年,可以从李小龙的武术精神意涵中汲取智慧以作为培养国人血性人格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振奋人心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黄易 《中华武术》2006,(1):12-12
2005年11月27日,是功夫之王、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华裔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诞辰65周年纪念日。香港李小龙会在这个特别的纪念日,为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龙铜像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揭幕仪式。我和身兼香港李小龙会顾问的广东省李小龙研究会副会长李炎才先生一行4人应邀参加了这个典礼,与来自世界各地数千名李小龙迷、游客共同见证了这件盛事,度过了令每个龙迷都毕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27日,是功夫之王、 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华裔国际武打巨 星——李小龙诞辰65周年纪念日。香港 李小龙会在这个特别的纪念日,为竖立在 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龙铜像举行了隆重 而热烈的揭幕仪式。我和身兼香港李小 龙会顾问的广东省李小龙研究会副会长 李炎才先生一行4人应邀参加了这个典 礼,与来自世界各地数千名李小龙迷、游 客共同见证了这件盛事,度过了令每个 龙迷都毕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5.
1959年8月,由香港来美国不久的李小龙,经三藩市来到西雅图。此后的五年多时间,基本上一直定居在西雅图。读书、习武、教拳。这一历史时期,被后来的研究家们称为“西雅图岁月”。在这一时期,截拳道还远未创立,刚刚步入美国社会的李小龙,仍然以练习和教授在香港所学的咏春拳功夫为主。 来到西雅图后不久,李小龙就开始了生平首次正式私人教学。后来在西雅图创办了一所武馆,命名为“振藩国术馆”。黑人杰西·格洛弗.是大家公认的李小龙在美的首位学生。作为李小龙的朋友和学生,格洛弗受益于李小龙的教导良多;与格洛弗一样,当年一位叫作詹姆斯·迪麦尔的街头格斗能手也是李小龙最早的学生之一。在本文中,已值花甲之年的杰西· 格洛弗与詹姆斯·迪麦尔,将追忆他们随李小龙学习功夫的峥嵘岁月,忆述李小龙对弟子们的培养、同李小龙一起度过的那些最难忘的时刻,包括李小龙与空手道武师惊心动魄的比武。  相似文献   

16.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港功夫电影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阐释香港地区电影发展"民族性"至关重要;2暴力审美是功夫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以武术技击所产生的暴力意象为基础,表现出两种审美倾向:一种是对暴力形式的追求,使得功夫电影愈发形式化、舞蹈化,为当今银幕上的武舞,暴力意象被弱化;一种是对暴力内容的追求,功夫电影披上道德、神性的外衣,暴力行为更加直白有力,暴力意象被凸显。在当前两岸三地合拍趋势下,以岭南地域文化(历史审美)为背景,以武术技击(暴力审美)为内容的功夫呈现范式,不仅有利于功夫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在香港,很难有一个人的知名度高于李小龙,包括最有权力的总督和最富有的船王;也没有一个人的死能给几百万群众带来这样的震惊!由于他的出现,使香港功夫电影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日本青年曾把他当作崇拜的偶象;在许多国家,他“比耶稣更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李小龙并非只因为电影而被称之为功夫巨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掀起了"武术革命"的浪潮,而电影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美国Hip—Hop音乐界最优秀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歌手之一,Ice Cube(艾斯·库伯)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与武术界的李小龙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以少林真迹为蓝本,又在中岳嵩山实地拍摄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少林寺》轰动国内外影坛,不少评论家称赞扮演主角觉远和尚的李连杰是“功夫奇才,电影奇才”。如果说,当年李小龙和成龙踏入电影界算做香港功夫片开端的话,《云海玉弓缘》可算是达到了高潮,那么,这次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开创了真功夫电影先河,打开了武侠电影的新潮  相似文献   

20.
尹蓉  陈新雄 《体育科研》2016,(5):62-65,76
成龙的功夫电影在继承李小龙式武打片后,又创造了中国武打片的新样式。成龙的功夫是从戏校中学来的,所以其功夫电影中的“打”与中国戏曲武戏的“打”关系密切,显示出杂糅百家、趣味盎然的风貌,其结局也具有戏曲大团圆的特点。成龙将戏曲武打技巧搬上大银幕,使“打”在新时代和跨国际中不断发展,这对未来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