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可操作性学习评价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不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课程中的学习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整个教学过程既是起源于评价,也是终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有科学性、反馈性与激励性,还要有操作性。其中操作性的难与易、简与繁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套评价方案生命力的持久与否。现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期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按照学习评价信息的收集、汇总、反馈的顺序,设计了《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行为记录表》(表1),《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价表》(表2),《班级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总表》(表3)。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全新的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观念更新、课程模式、教师素质、评价体系4个方面进行理性思考,提出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一同更新,课程改革模式不能千篇一律,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与理论素质并重,学习评价不能完全否定考试4个观点。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纲要>实施一年以后,对浙江省13所普通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表明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革旧立新受到普遍重视和支持,但在考试标准、考试方式方法上采用的手段还是比较单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部分高校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体育需求的差距将不断缩短.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实验等方法,对西安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4学期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对篮球专修课多学期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主修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认真程度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考核个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建民 《体育学刊》2008,15(2):49-52
美国春田学院体育选修课教学考核主要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过程进行评价,考核指标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及能力的培养,考核能较好地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及锻炼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公共体育课考核基本上着重于学期或学年末一次性的考试,标准统一,内容和方法侧重于甄别与评定,浮于形式,对学习过程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因此无法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过程进行控制与引导,不利于学生自主锻炼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提出一个有利于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进行评价的初步方法体系,通过评价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发展,提高我国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逐步完善体育课程建设,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东南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要求,体育课程评价、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以及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除旧立新受到普遍重视和支持,但在考试标准、考试方式方法上采用的手段还比较单一;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体育需求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7.
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几十年来真正左右我国现场体育课程基调的是国家统一制订的身体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在时间顺序上似乎出现在体育课程的末尾,但实际上它在课程操作整个过程中控制着具体的操作方式。对身体指标的追求不仅导致了对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基本属性的违背乃至否定,其哲学基础因此也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潭。在每学期不到40小时的运动时间这一条件下将身体评价指标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之间划等号是违背科学的。而依据运动技能的高低评价学生的操作方式以及将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的获得落实在“使学生掌握到两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技能(项目)”这一观点,同样反映出“体育课程是做什么的”这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前提处于非清晰状态,因为将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关系落实在特定运动技能的获得这一直接对应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对终身体育的误读和背离。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因素,着重分析高校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学习中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而为解决弱势群体在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便于教师在进行运动技能学习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的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总体方案包括: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实现由学科中心向学习中心转移,由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三维观的转移;在整个课程模式过程中抓住三个重点,即建构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建立学习评价体系;重新建立4个领域,即重建技能观、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建构体育课程的5个板块,即基本技能、选项教学、体育生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程和考试方法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教学内容评价和考试方法及成绩评价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其中,对高校体育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设想,并讨论了在实施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自学能力,是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探讨了在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自学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依据“健身纲要”的精神,在高校创建了“121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上4学时体育专项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朝阳活动3次。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养成,培养了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体育骨干,促进了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体育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偏重技术、技能教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学生应付考试而学习。使得大批学生随着学业结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参加体育锻炼或环境变化而参加新内容的体育活动。为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得知当前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教师队伍现状、教学物质保障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加快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选项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选项;加强校际体育教师的交流,不断开发选项课的新项目;延长选项课的开设年限,大学三、四年级以体育选修课作为选项课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这种现状已经受到了各界的关心和重视。本课题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面来探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高校建立“一操一拳一泳”为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新体系,力求为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树立健康的终身体育观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根据体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改进措施,结合本校特点对体育课程结构的合理优化进行实验性研究.从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程结构、增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和课程、增设体育裁判员团队、变换体育授课形式增加学生创造性体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掌握一到二项运动技能,是培养大学生身材素质的重要课程,但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本通过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分析,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融入“靶向教学”改革理念,以期待解决目前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出发,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实施现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路径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发现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与学生存在矛盾等问题,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学生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中实施,旨在更好地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术科水平。通过把握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途径来实现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生源、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高校扩招、北京奥运和WTO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国体育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学习先进经验,树立新的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维护体育良好的社会形象,充实体育化的内涵,注重体育观念的正确引导;加强学科建设,构建亲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好继续教育,开展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作为新鲜事物,目前仍处于一个初期阶段,其内容有待拓展,其发展方式也有待创新。为了研究研学旅行及其所开展课程的基本情况,探讨户外体育课程在研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在韶关市研学旅行中开设体育课程的可行性问题,为了进一步丰富我国研学旅行的内容结构,为韶关市的研学旅行课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在韶关市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中开设户外体育课程是可行的,且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研学旅行中开设户外体育课程,锲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研学旅行中户外课程构建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课程的开设仍面临着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