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F0002-F0002
蔡军(1955-),女,江苏金湖人,教授,西北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和体育经营管理等,是国际休闲协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委员。蔡军教授潜心从教30余年,治学态度严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进取,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尊重和喜爱。作为专职教师,主要从事体育经济学、体育经营管理、休闲娱乐经营操作实务、体育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及其他学制的课程教学任务。近年来,作为学科主要负责人,主持完…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合理,基础教育特色鲜明,体育硕士研究生在组织能力、传授能力、创编能力、评价能力方面相对较好,有利于对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建议加强和完善导师责任制,强化校内外导师组联合培养制,完善教师梯队的建设,从多层面对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注重体育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期全面提升体育硕士的教学能力,培养卓越的人民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3.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在经历下降过程后趋于平稳,中、小学成为就业的主要流向;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课程设置不契合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研究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成为制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建立研究生供需的预警机制,改革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2~2003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进行统计与研究.认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力虽然不够强大,但已经在体育学术期刊上拥有一席之地;"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论文数量最多,其他学科相对较少;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发文年龄段为26~30岁,年龄段发文量呈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针对现状,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应重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研究机会,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帮助等措施,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体育期刊的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层次的标志,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体育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中国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全国各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中国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这对中国体育管理教育的正确、快速、积极发展及其专业人才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术学人     
《搏击·武术科学》2012,(5):4-F0002
刘树军(1964~),男,博士,上海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武术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现为体育休闲系社会体育教研室主任;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运动休闲娱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全日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况、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制定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两广地区7所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找寻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遵循客观性、可行性、适应性以及综合性的原则,以黑龙江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以及综合因素的构建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特点,针对性的发挥教学优势,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以及综合因素.依靠黑龙江省高校本土资源优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体育人才,以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特色进行探讨.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生研究特色主要是独特性、稳定性、影响性、持续性.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特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内容无特色等.建议努力推动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生课程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多为“增强体质”和“娱乐身心”,其休闲方式多为“临时结伴”;休闲场所多为“学校免费场馆”。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调查法从政府职能、产业市场、产业结构和相关理论研究等4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进程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我国政府将从政策上给予休闲体育产业更多的政策倾斜,休闲体育市场将更加完善和成熟,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对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也会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与激励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采取何种激励手段、如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本文提出了学校余暇体育目标过程模式,以及6种激励方法,对提高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越 《精武》2012,(25):63-64
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定义及特点出发,对武汉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了文献资料发、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武汉普通高校的休闲体育活动向着更有利于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活动空间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活动内容向娱乐化方向倾斜。提出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建立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魏烨 《体育科技》2014,(1):102-104
探讨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因素,采用问卷调研法对35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将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与线性结构方程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构面的影响力度。实证结果: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0.37;情感性信念和工具性信念对态度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态度的0.22;主体群和次体群对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主观规范的0.35;便利条件和自我能力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知觉行为控制的0.68。研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意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展开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为大学生制定余暇体育健身方案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制定有效的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是高等教育阶段体育创新教育的体现,是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的有力举措之一,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参与体育的认知、动机、消费水平、行为内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情况,同时也分析出影响他们参与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投入改革和发展提出经验与借鉴,也可为独立学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访谈、文献等研究方法找出造成大学生体育心理障碍的原因,研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走出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心理困境,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结果表明大学生不知道体育的重要性,所以大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缺乏活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是自身因素(生理学、心理学)的影响,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闲暇体育促进健康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高校开展闲暇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认为,大部分学生对开展闲暇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少数学生认识上有误区,认为“没病就是健康”;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不能保证,随意性大;其原因与学校重视程度、组织管理措施、学生的健身兴趣和场地器材设施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