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对美国学校竞技体育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学校竞技体育体系主要特点是,运动项目开展的广泛性、运动参与途径的多样化以及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性;这一体系既有诸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些消极影响。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为美国竞技体育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成为学校的文化认同符号;消极影响方面:造成了体育体系之间的分割化,以及加剧了运动项目发展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
专项体育课在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运动项目应该而且必须为学校体育教学所采纳吸收,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竞技运动作为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展现人的技艺,变成运动训练课。专项体育课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满足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需要及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等,都起到积极作用。不能把学校体育中的竞技运动项目与竞技体育及技术,教育的手段与专业训练的手段混为一谈。那种认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应脱离竞技运动项目这条主线转为健身教育的观点,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竞枝运动的回顾与阐述,论证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即竞技运动是体育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重要形式;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观念,形成终身体育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一般每个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一次学校运动会。通过各年级、各班之间的比赛,可以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积极锻炼的意识。学校运动会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竞争与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特点和运动特长的机会;给学生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但是,受竞技体育运动会的影响和之前我国学校体育运动会发展较慢的影响,传统学校运动会的设项大都是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多数都是专业大型运动会的翻版。传统学校运动会陷入了这样的误区:混淆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本质区别,把竞技体育等同于学校体育,脱离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试论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随着竞技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高速发展和对传统学校体育的冲击,人们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竞技运动?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学校体育的发展迫切要求人们找出问题的答案。一、问题的提出与竞技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竞技叠杯运动进行详细研究,介绍该运动在国内和国外的开展状况,详细分析该运动所体现的运动文化,并探讨如何在学校中顺利开展竞技叠杯运动。竞技叠杯运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最大限度提高智力和体力,挖掘其动手动脑的潜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运动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建议:政府支持加大宣传,明确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竞技叠杯运动的的优势,推动学校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和开展竞技叠杯运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材照搬竞技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弊端,分析了改造竞技运动项目教材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提供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1]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教育,作为身体活动的竞技运动可以成为体育的构成要素。竞技运动具有的种种特性,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需求。但体育课程中的竞技运动,必须要遵循教育标准而不要以竞技运动标准来设置。一、实践中的误区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竞技运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两大学派:技术技能教育观和体质教育观。进而导致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出现两种误区:第一种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直接搬用专业化、成人化…  相似文献   

9.
再论开展大学竞技体育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开展竞技体育的认识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框架,认为大学开展竞技体育对学校和社会有重要意义:(1)有助于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2)能积极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3)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声誉;(4)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5)能为社会行各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6)能为学校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竞技运动由于其固有的一些弊端而淡出了体育课堂。但是竞技体育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体育存在,体育教学发展不能脱离竞技体育,应当做的是有选择性地把竞技体育的具体形式——竞技运动引入课堂,并合理地对其进行改造,使其符合体育教学的需要,即处理好竞技运动教材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认为,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它是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为该民族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又可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互有交叉,但两者并不等同,而是并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所有民众,或某一民族中特殊的民众群体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按照民间体育是否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可分为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传统体育又可以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大部分都交叉,但并不等同.这四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3.
论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进行分析,阐明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特点和实现途径及组织保障,为终身体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企业参与体育市场营销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国内与国外企业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成功营销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体育市场营销的效果,提出国内企业在今后赞助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可参考的体育市场营销战略。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市场营销需要长期投资;2)需要持续性营销活动;3)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体育政策与体育法律各有不同功能和作用,它们在体育改革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倡导依法治体,就要真正理解体育法治的内涵,政府,尤其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要在体育法律的范围内指导体育活动,反对体育政策的恶性违法,同时建立体育政策与体育法律的规范冲突监督协调机制、规范政策与法律的规范形态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体育政策前瞻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资源丰富,地方体育人口众多,实现高校体育与地方体育相结合,能实现地区性体育一体化和体育资源优势互补,使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的一些困难,社区体育能够对学校体育进行影响和促进。但二者交互发展的现实也存在障碍,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功能障碍;城市管理体系对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阻碍;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结合,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是学校体育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就目前而言 ,学校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与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的体育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正在逐步形成。从“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与构建思路,为全民健身铺路,为体育决策者提供可操作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余暇体育是近几年在高校风行的一种休闲运动,它来自大学生的健身和娱乐需求,能够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愉悦的需要,它的兴起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阐述了高校余暇体育的特点及作用、终身体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