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运用实验研究、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内隐学习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学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健美操运动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训练特点,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设“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教学环境,制定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考核体系等对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健美操教学中引入"创编"环节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实践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其更好地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希望通过此研究为体育课程的创新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在网球技术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发现,“分层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网球技术,同时,这种方法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首先把握住体育教育的特点,让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改变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抛掉过去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学生再练习或满堂灌的旧方法。其次,根据教师与学生所在的特殊的教学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抓住“看”“想”、“议”“练”四个要点,用新思路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法的培养。如在学习健美操的某一个基本步伐时: “看”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初步感知动作…  相似文献   

6.
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技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在乒乓球技术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发现,‘‘分层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乒乓球技术,同时,这种方法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团体"学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教学实验表明,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小团体”学习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持续性,增强了学生学好健美操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学生掌握和完成健美操动作质量有很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女生健美操专业课中的健康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高校女生健美操的体育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和生理卫生知识,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培育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将“以教定学”观念转向“以学定教”,实现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分析了“以学定教”的概念、理论基础,解析了“以学定教”观念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做好体育教学设计;建立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把握以学生需要为主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学情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改革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健美操专选课的"分组合作学习法"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分组合作学习法"在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健美操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了山西省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开展的基本情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设施场地的现状。结果显示:山西省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课时较少,健美操教师以年轻人居多,而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健美操教师职称大部分为助教和讲师,但学历多为硕士及其以上;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基本满意,尤其是教师的示范水平较受好评;学生们对健美操课程非常喜爱,但由于练习时间的限制,教学的课后掌握情况不太乐观;教学场地严重不足,设施配备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训练过程中的运用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将教师自身及教学内容中的默会知识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3.
罗昊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362-363
把情境教学法引入健美操教学中,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动机,激发学生想象力,加速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动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殷霞 《搏击·武术科学》2013,(2):105-106,1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健美操表演的任务是,以其掌握的健美操动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健美操艺术形象。表演能力主要包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形体、面部表情以及道具的选用能力。其中形体包括形体基本功和动作技能两个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更好的对健美操作品进行演绎。就成为了高校健美操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通常我们采用访谈、问卷、实验和统计分析等一些方法来进行实践调查。本文试图探讨节奏感的培养会对健美操教学效果产生哪些影响。结果明显地表明了节奏感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和掌握健美操的灵魂,以至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可以有助于他们产生做运动的好习惯,这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就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大学健美操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6.
提高现代健美操基本技能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健美操教学中提高基本技能的若干问题,较为科学地将健美操教学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类、十一项,并提出了掌握和提高这些技能的三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卫琳 《体育科技》2014,(1):156-157
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在健美操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传授学生健身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以外,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体育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信息技术给体育课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基本功,也应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广播体操教学渗透于整个学生时代,在广播体操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快地学好广播体操,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叶静 《精武》2012,(11):1-2,5
《新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健美操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结果表明:自主性教育方式,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体育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程,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篮球的专修课中进行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并分别从互动理论、教育论、系统论等方面对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互动的平台,可以进行有效地学习和交流,促进篮球专修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等方面的快速提高,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掌握技术、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