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性、感知性、交互性与生成性上,并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提供了行动逻辑导向:(1)遵循身体主体性原则确立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实现学生身体价值的理性回归;(2)依据身体感知通道建构情景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身体的深度学习;(3)参照身体互动方式建立对话式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身体的素养提升;(4)根据知识建构目标创建生成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体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2.
范红艳 《体育科技》2008,29(1):25-27
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证学校体育中融合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新思路,井且进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以"生命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创新,有利于学生生命发展,回归教育的本义.同时也证明生命化的学校体育实现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对新时代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价值、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策略,旨在为当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实施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能够完善教育理念的多元发展,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和顽强品性,推动学校体育的本质回归;挫折教育与学校体育具有教育同质性,挫折教育与学校体育具有教学统一性,挫折教育与学校体育具有成效一致性。建议:挫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坚守育人教育理念;运用挫折情景,进行抗挫心理训练;结合典型案例,树立榜样学习典范。  相似文献   

4.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对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思考,认为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教育的最终使命和落脚点是人的生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倡行混合式教学方式、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推动“家校社”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构思,建构了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模型,并从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对学校体育的价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视阈中我国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一种倡导关注生命的完整性(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自由性与独特性,促进学生主动积极 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构成的完整生命出发,阐释生命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对我国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进行检视,并简陈其回归途径。 认为,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以生命发展为逻辑主线,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生命完善为落 脚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国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侧重表现在学生自然生命的“去兽性化”、精神生命的“去个性化”和社会生命的“去责任化”。 为此,体育教学须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尊重和敬畏生命,以生命发展为逻辑主线,理解和感悟生命的真谛,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学生生命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体育教学的生命回归。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缺失与建构进行分析.认为学校体育伦理贯穿于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对学校体育活动的道德价值评判和理想,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平衡各方利益的"杠杆".学校体育伦理应关爱学生的生命价值,确保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权利,向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观回归;学校体育应倡导公平、正义的环境;学校体育应确保参与者能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20,(4):72-7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方位的学校体育进行阐释。结论:学校体育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学校体育改革,构建学校智慧体育势在必行。建议:坚持"以体树人、以体育人、以体化德、育体铸魂"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精准谋划学校智慧体育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夯实学生体育基础,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8.
丁勇 《精武》2012,(1):73-74,7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4个方面对学校体育教学出现的异化进行分析,即: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泛化、教学内容的重复化、教学方法的灌输化及教学评价达标化,并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思考我国现今学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的异化问题,提出:关注生命的体育课程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体育课程内容以及走向主体间性的师生观等措施,目的是使体育教学逐步走向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谭红 《体育学刊》2007,14(4):61-63
新课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通过人化的回归,在更高文化层次上发展,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应关注学生“多向度”的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生命教育的理念审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教育及学校体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对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剖析。研究指出:在学校体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生命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大学体育教学顺应了教育本质的回归,符合当前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国情。以人为本,树立以"现代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人"的发展的整体教育,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走出困境的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价值、挑战与优化策略。研究认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应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横向协同、学段纵向衔接、"知能行健导"内在统一、组织平台资源与体制机制外在联合的一体化课程思政体系。面临理念意识薄弱、管理体系缺位、目标内容缺失、评价体系模糊、支持系统稀少以及教师能力不足等挑战。为此,提出优化策略:一体化理念构筑、系统化管理完善、立体化目标设计与层进性内容衔接、全景式评价搭建、外在性系统支持、主体性教师发展等,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持续发展与高效建设。  相似文献   

12.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执教能力与科研水平,是新时代赋予的全新使命,是确保小学体育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小学体育教师"学研共同体"的内涵进行解析,对其相关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于为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新时代下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的素质指的是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人的素质大致由身体、智力、心理 (人格 )、道德和社会角色 5个层面构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人的素质的问题日益突出。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本质深化理解的结果 ,是教育从社会本位向人本位发展的必然结果。身体素质是人的基本生命条件 ,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教育在我国长期被忽视 ,并带来严重的恶果。“健康第一”作为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基于对学校本质功能的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是学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 ,获得“学会生存”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 ,对于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提升道德素质和社会角色素质 ,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方法,从五育并举、身心协同、身体素质发展三维视角切入分析与反思“全面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理念的意涵、价值与问题。研究认为:(1)基于“五育并举”参照的体育定位审视,不仅有助于明晰体育在“五育”体系下的功能定位,同时也为揭示学校体育助力“五育并举”的内生问题提供借鉴;(2)“身心协同发展”不仅作为学校体育基本观念持续影响大众认知,也在实践推展过程中与体育育人追求互为渗透形成融合共进关系,但也因身心发展步调不一而催生体育教学实践困境;(3)“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引入学校体育主要基于“身体素质”与增强体质的对应关系及课余运动训练与专业运动训练的一致追求,但由于存在教育学、训练学与社会学对接困境,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逐步暴露趋于理想化及难以落位问题;(4)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贯彻“全面发展”理念需要理清学校体育育人向度及与诸育的融合限度、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身心维度目标的协同并进与重新审视与合理定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体育供给,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不能轻视体育工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国家积极干预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更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自主评估和外部评价的质量标准和重要依据。基于2015-2017年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实施情况专项调研,从国家干预理论视角对标准的执行程度、落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高校落实《基本标准》总体达标度为64.57%,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还存在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如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开展、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应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采取精准有效措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应根据新世纪人才结构及高等体育功能特征,不断满足新时期社会开展的需求。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忽视考核中学生身心素质及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进步的幅度与努力的内容。高校体育中适当穿插一些与体育知识点有关的太极"阴阳观",这样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本文说明了太极"阴阳观"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阐述了太极"阴阳观"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7.
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运动技能教育"三维价值观,并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梁中山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13-113,115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焦点,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差异性,难以满足新时期体育教学需要,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已逐渐从传统教学方法向分层教学方法转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分析了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产生的意义和影响,进而针对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分析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任务及措施。存在问题:教育理念落后,教学体系有待完善;思政引领不足,元素挖掘和融入有待加强;场地设施薄弱,师资建设有待强化。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切实发挥体育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体育育人的独特价值;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深化体教融合。提出改革措施:贯彻新时代体育教育理念,完善体育教学体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发挥体育育人独特价值;聚焦"教、练、赛",深化体教融合;改善场地设施,加强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田太锋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49-249,251
构建小学体育教师“学研共同体”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为实现新时代下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广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学研共同体”的构建背景,并对相关的构建价值论证与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对构建小学体育教师“学研共同体”的重视程度,为确保“学研共同体”的构建效果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