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近代以来在西方体育思维映照下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文化学层面的思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断裂,导致武术西方体育进程的开始;西方体育思维的确立使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传统,直接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氩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强势传播的冲击下,当代中国武术在一定程度上有逐步迷失发展方向的趋势。本文以中国传统人性文化为视角,结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指出重新审视中国武术走向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旨在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奥运后中国武术在市场中的发展进程和中国武术迈向全球化为研究方向,从而使中国武术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激发出人们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让中国武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局内人”的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对韩国局内人,大韩武术功夫协会的专家、武术道馆负责人、韩国武术运动员的调查,探求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武术形象及在韩国的发展状态,因为他们既有着中国武术的体认,也承载着韩国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他们对中国武术的认知影响着该国局外人的态度。韩国局内人眼中的中国武术形象是华丽丰富、礼仪简单、不够规范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中韩两国虽共有很多相似文化,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韩国对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对于中国武术在韩国的发展,他们认为并没有那么“热闹”;在竞赛方面,女子项目尚未全面推进,然而武术竞赛赛事较全面、规范,对引导武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会聘请中国教练员,但更注重保护本土教练员的发展;项目发展中,散打和太极拳表现出较好前景。如果说韩国对中国武术的认知是一面镜子,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国武术的认知则是个多棱镜。对多棱镜中中国武术认知的虚与实、异与同的透析与组合,如何在其他国家对中国武术认知关系的建构中找到中国武术的自我认知,这是武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为了实现中国“强国之梦”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文章重温武术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探索传承武术的“新路”,认为武术套路的原形是克敌制胜的技术,在斗力又斗智的活动中不断创新发展而形成套路形式;中国武术传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积累而不断创新发展形成,创新与传统并行不悖;重德轻利与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与崇尚实践、宽容中和与博览众长构成了武术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当前要保持中国武术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要坚持不断创新符合社会发展大潮的需要,不断探索多领域多层次的多元化形式发展的新路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文章通过评述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和相应时期的嬗变与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根本动力,探讨了在弘扬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过程中,维系传统和超越传统二者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精髓、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武术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应自强的理念。研究认为:实现中国武术自强须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和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其中文化传统是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文化个性是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参照系统下,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一种离异,呈现出向西方近代文化靠近的趋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我们民族文化呈现出不断的流失.以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在文化学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文化先锋"这一文化学概念进行论述;其次围绕中国武术所具备文化先锋特质展开研究,分析中国武术文化的独创性、区域特性以及动态性的文化特征;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质,因此,中国武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有着文化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商业浪潮已席卷中国体育界,而中国武术的发展也避免不了商业浪潮的影响.中国武术内在的传统文化核心在商业气氛浓厚的环境下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对中国武术的发展道路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只有认清中国武术发展的目的,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消费社会为背景,对中国武术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武术正快速融入消费社会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要符合消费社会的消费逻辑,中国武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消费价值之间产生;中国武术产品的丰盛与产业发展的虚假繁荣之间产生文化悖论。消费社会导致中国武术人文精神缺失、文化身份迷失的危机,并影响了中国武术的核心价值、文化精神及文化形象。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解决其产业化过程中的文化悖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传统武术发展的多个方面总结了传统武术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于武术新概念的引入,提高了对武术的认识层面并拓宽了研究视域;传统武术的发展应不同于西方体育的特色,走中国文化特色之路;要更好地发展中国传统武术,就要培养指定传承人,保护他们成为传统武术文化的燃眉之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应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武术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武术发展的“尚抑”之律进行梳理阐析,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权变动的历史进程中总是隐现出对“武”的“尚抑”之律,即政权建立初期对“武”抑制,随着政权的稳固逐渐尚武,从而又推动政权更替的历史规律。而民国时期却对这一规律进行了完全的颠覆,在建立初期就呈现出强烈的尚武之风,表现在:武术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武术社团组织掀起尚武高潮;在杀敌救国的战场上成为抗敌利器和强心之剂;对国术理性科学的研究成为一时之尚。这给当代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关注“武”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学校教育、服务军队建设等最关键、最根本的价值和作用——以武健文,上升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武术力量;以武育人,汲取历史经验助力体教融合,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民族基因;以武铸魂,弘扬新时代尚武精神,顺势应时铸造强军之魂。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学校武术的现状,阐述了传统武术应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原因,并提出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认为传统武术走学校体育之路,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些传统的道德礼仪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礼仪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从而导致人们思想道德出现混乱并产生危机。文章对武术教学过程中的礼仪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思想,道德教化的作用和价值始终贯穿于中国武术的产生和修炼的全部过程,也成为中国武术延续、传承的核心价值;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应重视礼仪教育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良好品德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武术文化空间所处的境遇进行研究能使中国传统武术更好的融入世界。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当代传统武术所处的文化空间正受到传播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措施对传统武术保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盲区。我们当前还面临着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流失,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出现的断层等诸多问题。因此学者有必要对当前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以重视,通过恢复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和重新建造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强调对传统武术经济开发和文化空间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当前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把中国传统武术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林风》栏目在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权衡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散打)的比重,才能让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文章以武德的概念,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来分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注重对武德思想的关注,及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传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传者包括组织与个人,其组织具体而言就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而个人传者主要是民间武术传播者和"意见领袖",不同的传者在武术的传播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研究认为,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应全力打造武术传播者:加强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工作,促进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国的平衡、协调发展;加强武术在国内的开展力度,促使武术真正成为我国的"国粹";加强民间武术传播者的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培育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意见领袖(舆论领袖)",利用他们的独特影响进行广泛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蔡宝忠 《体育科学》2004,24(1):73-7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考查等方法,全程记述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80年代开始对外推广武术,90年代正式提出入奥设想,新世纪初争取实现入奥既定目标。今后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三条线:进奥运并不是竞技武术的惟一目标;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走科学化之路;武术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回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由武术学拓展而成,武术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项目到课程,从课程到专业,以课程和专业为支撑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过程。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使命,应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指南,系统梳理该学科领域的文化资源;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基石,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以建设教育强国为方向,全面规划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育人工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者而言,应高屋建瓴,具有文化自信,以学科问题为导向,立足本体,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