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奥运会的承办历史进行研究发现,奥运会的承办国在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同时都承载着本国的发展目的。但是,由于疏于掌控,一些国家也出现了本国目的的过度追求,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国际影响。为避免此类现象在第29届奥运会上发生,依据《奥林匹克宪章》和《主办城市合同》的规定,对北京承办奥运会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文化目的以及体育目的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奥运会对举办国竞技体育的夺金实力、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研究,论证奥运会对举办国竞技体育的积极推动作用,为我国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促进竞技体育发展,提升国际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承办奥运会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夏季奥运会是令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如果哪个城市有幸承办奥运会 ,对这个城市而言 ,不仅是一种荣耀 ,还是一次极佳的发展机遇。自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第 1届夏季奥运会起 ,至今已举行了 2 7届 ,其中因两次世界大战停办 3届 ,实际举办了 2 4届 ,共有 17个国家的 2 1个城市举办过奥运会。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 ,申办奥运会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社会政治稳定 ;体育场地设备齐全 ;;有经济保证 ;国际交通便利 ;有各种先进的通讯、信息设施 ;有安全保证 ;文化艺术发达 ;主办国有举办大型国际比赛的经验 ;具…  相似文献   

4.
现代奥运会已有26届(实际举办23届),100年历史。奥运会的承办出现了三种模式:国家政府型、企业型和国家与企业联办型,这对奥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平  童杰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6):4-6,19
中国在成功申请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面临着如何筹备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何面对各类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如何预测、预防、规避、控制、应对各类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环境上、建筑上、组织上、资源上的风险.文章对北京奥运会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只有设计尽量完美的应对策略才能保证奥运会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5,他引:2  
志愿者行动在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他大型体育比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哈尔滨2009大冬会应极其重视志愿者服务的作用,从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教育学、哲学等角度出发,对世界各国承办奥运会及历届大学生冬运会承办城市的志愿者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我省承办亚冬会的国际大赛的承办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冰雪特色,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体现志愿者服务规律,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并能营造健康美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冰雪体育事业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奥运会。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对我国承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综合国力、驾驭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极大考验。文章就"成功奥运"的多元评价、深层挑战及核心内涵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奖牌榜具有象征性、国家形象建构等价值意义,是诸国致力争取的文化高地。对世界发达国家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奖牌榜媒体政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北京奥运会媒体政治格局由两强对抗为主(美国和中国),奥运竞技第2集团进行激战,辅以与世无争的奥运竞技小国而形成的国际格局。在分析各自国家利益诉求的同时,比较之间的关系和差异,认为诸国在充分利用奥运会这个文化与体育平台,与区别与比较他国的竞技表现为基础,建构本国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北京奥运会中国收获了无尽的荣耀,但仍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丰富的经历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媒体政治遗产,为中国奥运事业的未来发展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8年奥运会我国参赛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国际体坛的发展趋势、主要对手备战情况、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有利环境和条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2008年奥运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0.
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原因,国内外各界人士基本公和国家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才能保证在人力资源匹配、相关信认是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和逐步攀升的国际影响。然而,北息资料共享的环境中实现研究的目标。国际奥委会相关官员的京奥运会最终能够为中国获得积极而持续的国际  相似文献   

11.
成功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展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是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国家利益是国家形象的本质归宿,主场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运用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中与国家形象相关的理论来考察和谈论冬奥会与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是科学严谨的。结论:在有利国际环境中,冬奥会的建设如违背既有国际规则,则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在不利国际环境中,仍遵守既有国际规则,则国家形象将得以改善。作为东道国,北京冬奥会应在“主场外交”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赛事形象、文化展示、体育实力展示、议程设置和政策解读以及涉赛人员形象等5个方面塑造与提升国家形象。为了切实提升冬奥会国家形象建设的实效性,应在制定战略部署、提升“主场外交”意识、树立中国自信、合理定位媒体角色功能、掌握文化展示技巧以及聚合多部门功能等6个方面加以重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2008北京奥运旅游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国外近几届奥运会的奥运旅游效应,探讨并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旅游效应,如大量增加入境客源,增加旅游业外汇收入,提高举办地国际知名度,举办地旅游形象塑造、提升,旅游支持系统的完善,增添生机与活力,创造巨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幅度发展,旅游环境改善,城市复兴和基础设施完善,静态吸引物和公共设施的激活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论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奥运经济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可使北京地区形成庞大而活跃的投资与消费市场,对外将扩大高新技术和资金的引进,对内将拉动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围绕奥运会所引起的国际媒体的关注,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腾飞。  相似文献   

14.
聚焦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入境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已为历届奥运会所证明,特别是近两届夏季奥运会,在完善的商业运作下,入境游不但带给了主办国巨大的经济社会效应,而且还为主办国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奥运会在即,北京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如何发挥奥运会入境游的辐射价值,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比较近几届奥运会入境游方面的成功经验,从游客、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3个角度探讨北京奥运会入境游的一些热点问题,旨在能对2008年奥运会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South Korea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a successful host nation after the 1988 Seoul Olympic Games and their apparent positive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legacies.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offer an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as a consequence of earlier Olympic Games and to extrapolate to the 2012 London Olympic Games and beyond to the forthcoming 2018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It is the intention of this essay to examine previous studies, economic indices of world banks and reports of each Organising Committee of the Olympic Games (OCOG). The hypothesis is that the Olympic Games have not positively influenced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host nations. The essay explores this conclusion with reference to London 2012. The essay will reveal past negative influences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ask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What is the IOC's responsibility to the host city after the Games?’ Finally, the essay will propose and recommend an economic tool to the IOC to ensure sustainable outcomes after the Games.  相似文献   

16.
翁锡全 《体育科学》2004,24(2):1-3,47
采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对申奥城市的环保要求,比较分析第27~29届奥运会候选城市的环保条件以及其在获取奥运会举办权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认为,悉尼获得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得益于结合当时世界环保浪潮而在申奥史上首次提出“环保”口号;制定具体的“环保”措施,则是雅典取得第28届奥运会主办权的制胜法宝;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则与首次将环保列入申办纲领和提倡环境教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东西方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逐渐成长起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文化的一部分。它以追求和平为价值取向,尊崇和平主义。民族主义是20世纪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潮流和基本背景,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理想的追求,是历史责任的崇高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时俱进的一次思想变革。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对各种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能力。奥林匹克运动又是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标志,各个国家与民族都在努力汇入这一世界体育文化的潮流。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不对称的文化关系。中国体育文化可以站出来为保留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做出尝试和努力。中国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努力将使奥林匹克运动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mergence the sporting angle to Anglo-German rivalry from 1908 to 1920, with the focus upon the Olympic Games. Since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port has been awash with rivalries between nations that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eir superiority upon the sports field. Although certainly no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porting rivalry, but perhaps the first which was emblematic of military tensions. Here, the focus will be upon the British perspective to rivalry. The majority of the primary material comes from the British press chosen because of the wide variety of opinions upon German participation and athletes that reveal aspects of British identity revealed via comment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The rivalry and tensions between Britain and Germany illustrated here spilled over into war in July 1914. In the period before the outbreak of war, British interest in German Olympic participation grew, as did fears of their abilities. While in the period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hostilities in November 1918 illustrated the regard by which Germany was held in after the war.  相似文献   

19.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home advant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 has found initial evidence that host nations have won more medals than non-host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se findings are a myth of sports history, providing poor estimates of the home advantage in the Olympics. We argue that selection bias accounts for the findings in previous work, which uses an empirical strategy of comparing host nations to all non-hosts and to historical performances of host countries with much smaller delegations. When we correct for this bias the evidence in favour of a hosting advantage disappears. Additionally, we argue tha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largely neglected the rules about athlete qualification for host countries. To the extent that a small home advantage does exist, it is almost entirely driven by increased particip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20.
国际体育大赛与国际化大城市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国际体育大赛,特别是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F1赛车赛与国际化大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国际体育大赛对主办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市民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