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 《体育学刊》2007,14(6):56-58
毽球、珍珠球、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广东多所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广东高校已举办过多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单项赛事,并组队参加广东省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又可充实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借助高校平台,通过体育课教学、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和学生社团以及建立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研究协会等途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广东高校的开展将不断得以深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索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结论: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能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助于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资主体有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打独斗没有联合旅游产业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投入不足,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趋势是少数民族歌舞节日及文化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经济形态与生态经济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金融体系深度结合,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规格多样化多层次化策略、师资教材规范化策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务战略经济主题的策略、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型专业化主题性赛会的策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推广与普及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时,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普及应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体育上的需求得以满足,并且在其寻求发展和改革的同时,高校体育应将所处的地理优势发挥出来,多开设一些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课程,力争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高校体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然而,受西方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冲击,少数民族对其传统体育及其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有减弱的趋势.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逐步消失的背景下,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过程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探讨,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应具有的价值,探索充分发挥出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以其独特的地域性、传承性、时代性于一体,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却日渐颓靡,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因此,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逐渐衍生出较为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文化繁荣。但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述入手,深入进行分析,明确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阶段的改革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策略,以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民生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内涵出发,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生建设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田野作业、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民生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从学校体育教育系统和民间体育教育系统两个方面来讨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以求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众多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世界组织和我国政府近年来颁布了不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定,非物质遗产保护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机遇,侗族摔跤、苗族射弩等项目已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优先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内核的发掘;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和健身性之外,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当代学校体育值得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于高校体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处理的意义,指出其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解决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处理的原则,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特色和学校自身特点这三个原则。最后,讨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处理的方法,明确了要向着文化方向、规范方向、系统方向、趣味方向进行教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课间操使用双节棍可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能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文章经过对双节棍广播操试运行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节棍广播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两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射箭活动是当时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性武艺项目,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武文化"现象,至今影响深远。从民族精神与传统体育视角综合概括这一历史环境条件下的射箭文化发展历程和价值取向,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完善与充实中国体育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主渠道,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丰富高校体育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促进中华传统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活态性、原生态性、民俗性、包容性、群体性等特征,建设与发展工作应注重“文化自觉”意识养成,从营造“文化生境”、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管理和参与体制、产业综合化发展、“非遗”申报、教育引导等方面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是前人先辈在体育文化上智慧的结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形式。把民族传统体育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着诸多的价值,然而与亚洲日本、韩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研究相对滞后。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然后就把民族传统体育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优势等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在总结分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体育和文化交融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呈现式微的发展倾向。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在剖析民族体育文化的概念及经济社会中民族体育社会化延伸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学发展对民族体育文化和经济社会协同浸润逻辑进行论证。在面对民族体育文化内容开发程度低、文化系统建构易断层、防御能力低且产业转化程度低等问题时,要形成健康的经济社会引导,从而打造富有凝聚力内涵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不断完善文化体系构建并加强对民族体育人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