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及问卷统计数据结果,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人才和信息化发展政策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总体发展不平衡,研究与应用开发建设的投入不能满足需要,体育政府部门公务员的整体信息化素质不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社会学和文献研究方法,描述、解释了国内外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现状:结果显示:无论是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还是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服务,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并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实现现代化的“瓶颈”之一。如果采取恰当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的发展状况是:上网率比较低;上网形式、网页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对网页的更新、维护和建设不够;网站缺乏交互性;点击率较低。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转变观念,重视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建设;重视对编辑人员运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建立体育学术期刊自己的网站;丰富网页的内容,完善各种服务功能;使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站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数字鸿沟的原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与社会学方法,了解当前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介绍数字鸿沟的概念,对我国地区之间和城乡间体育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其主要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地,并呈现扩大的趋势。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时期我国职工体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旧的职工体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发生严重冲突,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正在经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出现了运行机制非指令化,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形式小型化和经常化,组织体系网络化以及经费来源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向旧有的职工体育模式提出了全面挑战,同时,也为提高体育人口的质量、构建网络化的体育新格局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手段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研究始于2000年,曾出现过2007-2008和2011-2013两个研究高峰;研究者主要为体育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成果也主要刊载于体育学术期刊.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网络化和数字化出版总论、期刊网站建设、编辑工作、网络资源整合、网络化推动国际化、媒介融合和其他7个主题.当前的研究还存在网络化出版内涵把握不准、体育学术期刊特点不明显、研究持续性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分析归纳法对体育信息资源在网络传播中的价值定位进行研究,主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体育信息资源的含义与传播特征、体育信息的网络传播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对体育信息的网络传播价值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网络传播对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背景、发展现状与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重点对网络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进行了研究。认为互联网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展,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但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网络化传播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内容资源的不足等问题。指出,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数字化工作,构建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网络信息平台。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网络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我国体育信息产品的质量,促进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本采用献资料和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管理混乱,产品质量良莠难分;几种常见的体育信息产品中,电视的质量评价最高,其次是报纸、广播、音像制品。  相似文献   

10.
精准化供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的内涵、困境及实现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 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需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的内涵:供给靶向的人民性、规划决策的适配性、供给方式的网络化和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性。面对民众公共体育服务需求日益复杂的挑战,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主要存在如下困境:靶心模糊,需求识别不充分;靶向偏移,顶层设计不适配;动能不足,协同机制不完善;痛而不通,评估体系不健全等。新时期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 需以“数字化”改革,强化需求牵引;以“系统化”观念,加强全局谋划;以“网络化”协同,提升有效生产; 以“动态化”反馈,增强评估优化。  相似文献   

11.
军队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对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军队体育事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分析,本文从社会学、体育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探讨和论证了军队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吉林省体校运动员文化课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对策,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制定运动员文化课教学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改革计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管理体育公共事务的过程。体育治理应以善治为价值导向,实现体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善治导向下的体育治理含义进行探讨。认为:作为善治的体育治理就是形成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体育秩序新格局;高效,即提供有效、便捷的公共体育服务;公平,即体现政府、组织和个人等相关者的体育利益平衡;自由,即形成包容、互动、和谐的体育治理环境;有序,即法治,建立规范、健全的体育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挪威与瑞典体育管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瑞典和挪威体育组织管理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政府与民办组织合作 ,共同管理 ;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供经费和制定方针 ,而民办组织负责体育事务的全面管理 ;俱乐部构成了体育组织的基石 ,活跃在俱乐部中的志愿工作者和他们所做的大量义务工作支撑着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5.
2018年朝鲜成功开展一次体育外交行动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向韩国政府表达出善意的政策倾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因此得到缓解,体育外交的政治收益又一次得到验证。以新时期体育外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新时期开展体育外交活动的政治诉求,如何推动中国的外交事务和体育行业的发展。研究认为:体育外交能够以相抵柔和的方式表达政治意见或者政治态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适合根据国际文化变化做出调整,更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国家领导人或者体育明星在体育外交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不容小觑;积极培养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人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物能够缓解中国在体育界话语权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电子政务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在文章中介绍了一次性口令技术对电子政务的身份认证方案,详细的对一次性口令技术的认证原理和认证机制等进行了说明,着重介绍了一次性口令技术的S/KEY认证系统,并且把S/KEY系统中存在的两个安全缺陷做了改进。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军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体育与军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保持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在现代已经形成了一个既是体育组成部分,又可纳入军事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军事体育系统,并在体育及军事活动中,发挥独特的、双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素质教育观点处理成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成人的信息素质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大型体育设施供给不足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改善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借助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从政府与社会投资者两个利益主体行为入手,构建了一个非对称信息下委托代理模型对我国大型体育设施的委托代理运营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政府围绕最优体育基础设施供给量设计激励机制可降低场馆的委托代理风险;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博弈的结果使二者在提高努力水平和降低成本方面目标较为一致,在风险规避程度上有所不同,政府应注意维护自身信誉以寻求长期利益;提高社会投资者努力水平系数、降低成本系数和绝对风险规避程度是理顺体育场馆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增加体育设施有效供给的关键因素。结合这些结论,提出了包括建立投资者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政府监管、鼓励企业创新性经营和约束政府行为在内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