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摘要:德国兼具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双重身份,其单列体育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理念与我国颇为类似。为进一步拓宽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选取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体育学科评估排名前10名高校为研究对象,坚持一手资料收集,运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学院定位与学位设置、招生制度与研究方向设置、授课方式与考试形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等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各高校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征。结合我国当前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从4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的启示:1)打造学校自身特色,追求差异化培养方向;2)构建能力本位下的课程体系;3)注重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的契合;4)丰富授课与考试形式,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之解读及其应对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入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培养单位对"实践性"内涵认识不够深刻,未能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殊属性,因此,提高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性"内涵的认识,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性",从学科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未来努力方向,且对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日、英、俄、德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化模式和路径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培训体系,但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化面临着完善导师监督机制、提升导师职业素养、完善导师教育发展体系以及强化体育学科“产学研”三方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如研究方向的趋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学科设置的混乱以及配套师资不足、研究生培养不规范等问题。对当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两者存在社会背景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提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路径选择: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等,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大批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一些培养单位存在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认识不足、培养过程缺乏实践训练,招考办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导师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以体育专业学位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关文献,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人才培养体系与体育行业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对应性不足;培养理念仍然滞后于规模增加的速度;培养单位急需制定新的学位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思路,提出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建议:应正确定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积极转变传统教育发展理念,突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设置新的培养领域,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应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体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为的培养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和教师教学四个层面,基于江苏省在制定《学校体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所做的现状调研数据,应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就当前体育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因素进行讨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切实把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机遇,促动体育学科提质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以ARWU、Q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一流学科和国际知名体育大学的学科为参照和对象,围绕着“什么是世界一流体育学科,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的线索,对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指具有一流体育科学研究和一流体育人才培养的学科。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建设主要包括适应性的学科方向、相宜性的学科组织、卓异性的学科生源、适宜性的学科制度建设4个方面。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应以组建国家顶级学术团队为抓手,学科升级和细化,加强体育学科方向的顶层引领和基层实践细化;实施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加强学术人才培养;以大学基层体育学术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学术组织的学术产出能力;以“四学”为主题主线,加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法、调查与特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日、英、俄、德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招生制度、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管理体制进行结构化的和个案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初步形成体系,但整齐划一的招生制度不利于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研究生课程设置专注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阐发,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研究能力重视不够;在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学术自主权没有真正落实,应明确中央、地方和政府、学校之间的职能分工,逐步推进社会第三方评估力量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起始于1997年,它是在原来的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起步较晚,但在10多年的摸索发展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对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及人才队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展现其成绩的同时,不少缺憾、弱点也清晰地暴露出来。为此,从"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理论制高点及学科特色""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注意博士生的励志教育及培养博士生的兴趣能力"3个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管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体育管理学研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在学科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和科研立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分析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体育管理学研究将呈现以下趋势:"大学科、大战略"的整体性观念,学科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改革创新力度加大等。  相似文献   

12.
邓碾管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4):F0002-F0002,F0003
体育学科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还拥有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等学科方向。“十一五”期间,根据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体育学科立足学院实际,发展迅速,在科学研究、梯队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凸现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效地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扩招后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体上处于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在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培养投入与高层次人才需求、培养方式与实践能力、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促进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研究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加应聘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体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及其特点,探讨了该学科的薄弱之处,通过学科在国际上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我国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体育人类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定位进行思考。研究认为,体育人类学具有综合性、跨学科和反思性研究的学科特色,当前中国体育人类学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理顺与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构建学科方法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着眼于学以致用的应用趋向,为体育学在社会实践的融合应用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学科生态系统是由多学科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组成的"知识—社会"活性复杂实践系统。对学科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对学科生态位进行研究。在体育学科发展和建设中,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的测度模型可使体育学科生态位保持适度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体育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学科群.体育学科已经具备了学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许多新兴体育学科大量涌现.体育学科在这样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学科文化是指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学科文化是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体育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而产生的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并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最终积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包括多种因素,主要有:体育学科价值、体育学科方法论、体育学科语言、体育学科的学术风格.体育学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复杂的结构和因素.体育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文化特点.体育学科文化多元的价值体系、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直观形象的语言风格、直接实效的行为方式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学科建设中理性认识体育文化的结构、要素和功能;认识体育学科文化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促进体育学科文化与体育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是推动体育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依据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体育学学科特征和教育规律,从体育院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方面提出了适合体育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部生态环境的营造,旨在推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警察体育自身发展规律,研究警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服务公安工作,推动公安教育训练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进而提升警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少数民族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民族体育事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深远意义。通过对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必要性与可行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其体系结构的初步构建,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相关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0.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体育学类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制定体育学科基准的背景、体育学科基准体系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英国体育学科基准的受众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利益相关者;内容体系比较全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水准;指标体系的表述详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切合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学习结果为评判依据,体现了标准的指导性。针对我国体育学类专业评估实践,提出了诸如构建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丰富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的维度,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保障意识,鼓励特色化体育专业建设等教育质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