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脑卒中的认知和情感障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认知和情感障碍在脑卒中后很常见 ,如脑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为 8.3 %~39 .2 % [1、2 ] ,抑郁发生率为 2 0 %~6 0 % [3、4 ] ,高出同龄一般人群数倍 ,是影响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系统了解脑卒中后认知和情感障碍 ,结合最近研究文献 ,围绕脑卒中后记忆、智能、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1 临床特征1 1 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对脑卒中者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病后 3个月认知损害的发生率为35 .2 % ,对照组仅为 3 .8% ,以记忆、定向力、语言及注意障碍突出 ,皮层损害和左侧大脑前、后动脉供血区损害者认知障碍更严重 ,这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抑郁症 (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占脑卒中患者的 2 0 %~ 5 0 % [1 ] 。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 6月~ 2年内最严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认知等各方面的恢复。国外学者曾经以“脑卒中后情感障碍”(e-motionalist)等描述 [2 ] ,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正式定义为脑卒中后抑郁 (post - stroke depression,PSD) [3] ,并作为一个治疗学单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1 定义及诊断标准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 ,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 ,前提条件病因必须是脑卒中 ,而非其他事件 ,而且 ,它必须符合抑…  相似文献   

3.
正抑郁是较常见的卒中后神经精神症状之一。在卒中发病后最初3个月内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累计患病率是27.3%[1],在最初1年内PSD的累计发生率为41.8%[2]。近半数PSD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康复,然而部分患者几个月后或2年内将成为重度抑郁患者,还有一部分患者抑郁症状变化不定[3]。与卒中后无抑郁症状的患者相比,有5个或以上抑郁症状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超过1.5倍,PSD患者在卒中后10年内死亡风险增加超  相似文献   

4.
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通常以一个或多个突出的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过分担心,并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些症状,最终导致显著的痛苦和社会功能丧失[1]。SSD患病率5%~7%,男女比例为1:10[2-3]。SSD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心理、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等[4-5]。抗抑郁药物对SSD有一定效果,其中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对其疼痛症状更有效[6-7]。而MECT可改善SSD的躯体疼痛症状,心血管、胃肠道症状,及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8-9]。以疼痛为突出表现的SSD共病重性抑郁障碍患者,SNRIs联合MECT是否有效,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盐酸文拉法辛联合MECT治疗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剑突下疼痛且共病重性抑郁障碍的SSD患者。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抑郁(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重度抑郁者占10%~25%,轻度抑郁者占10%~40%[1].症状在脑卒中后第3个月最为常见,且在随后1年中患病率无下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的愈后有密切关系,如不给予及时治疗,抑郁症状至少持续7~8月,给患者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目前,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为治疗学单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后抑郁 (PSD)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 ,约占 5 0 %~ 6 0 % [1 ] ,早期发现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 ,早期治疗 ,可以促进卒中的康复。从 1998年 6月起 ,我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PSD 36例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按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进行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卒中后抑郁 (PSD)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报道过 ,但当时仅将它归咎于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心理反应。近 10多年的研究证明 PSD与卒中有着直接关系 ,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1 患病率PSD的患病率在 30 %左右 [1 ,2 ] ,Eastwood等 [3 ] 调查一组卒中患者的 PSD患病率高达 5 0 % ,国内张庆臣等 [4]报告PSD患病率为 5 5 %。有文献报告老年期静止性脑梗死 (SCI)病人中 PSD的发生率则更高 ,老年期 SCI发生率约 30 %左右 ,而老年期严重抑郁或躁狂病人 SCI的发生率可…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发病率25%~63%[1]。患者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严重者可出现悲观厌世、幻觉妄想,甚至拒绝饮食与治疗。研究表明,20.8%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60%~70%有严重抑郁  相似文献   

9.
<正>卒中(stroke)是突发性的脑部疾病,患者可因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甚至破裂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和一过性/永久性脑功能损伤[1]。卒中后情感障碍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焦虑和抑郁又是卒中后情感障碍最常见的类型。急性卒中常并发焦虑障碍,发生率为40%~50%[2],而有1/3卒中后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3],国外Paolucci等[4]对卒中患者长期追踪观察发现,PSD的发生率为36%,轻度抑郁占80%。目前,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2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于我院 2 0 0 2~ 2 0 0 3年间收治的 72 3例急性脑卒中中患者经采用抑郁量表GDS诊断为抑郁症的 2 2 8例进行百忧解治疗 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3 7例进步 ,99例好转 ,92例治愈 ,显效率 83 8% ,有效率 10 0 %。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 ,百解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情绪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伴发症状 ,积极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康复〔1〕。本文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来改善脑率中病人的抑郁症状 ,与常规护理的病人作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 0 1~ 2 0 0 1 12我院神经科 46例住院病人 ,年龄 45~ 81岁 ,平均 ( 5 2 .12± 18 76)岁 ,男 2 9例 ,女17例 ;入院时经头部CT或MRI证明定为脑梗死 3 7例 ,脑出血 9例 ,病程 2~ 10h ,平均 ( 3 12± 4 72 )h。1.2 方法1.2 1 入组标准 :46例病人经详细询问病史 ,排除曾经有过长期失眠、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 ;( 2 )入组时其精…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opressia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随着脑卒中发病率明显的升高,由此而产生的精神问题也日益增多,但脑卒中后抑郁的表现尚未能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为此,现将脑卒中后抑郁的现状综述如下。1 临床特征与诊断 由于脑卒中后抑郁没有特异的生物学指标,而脑卒中的急性期往往伴有意识障碍和失语,康复期又可能有智能障碍,故使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易被忽略,导致漏诊。 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群与原发性抑郁病人的临床特征极为相似。Starkstein等根据DSM-Ⅲ标准将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3.
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抑郁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抑郁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抑郁评估,以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重点观察急性组和慢性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者的发病率、抑郁程度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结果 (1)急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41.3%,慢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52.4%,慢性组高于急性组.(2)慢性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5±2.01),(19.36±1.52),t=1.981,P<0.05].(3)不同脑卒中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不同,单一类型中脑卒中发病部位为额叶、颞叶、基底节时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结论 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特点的差异,对急性期和慢性期卒中后抑郁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百忧解(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驻马店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和驻马店市精神病院神经内科2000-01~2003-01住院的脑卒中伴有抑郁症状患者共68例。1·2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1〕并经脑CT证实。抑郁症状符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1项总分≥18分〔2〕。1·3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者;(2)有精神障碍史;(3)严重心、肺、肝、肾病变者。1·4分组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百忧解组和阿米替林组,每…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08~2009-08我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13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指定的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和头颅检查证实;(2)抑郁障碍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进行评分:7分为正常,8~17分为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3)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简称NFA)[1]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和功能恢复的严重并发症,患病率约30%,多发生于脑卒中1年内,尤其是脑卒中3个月内。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脑卒中后病残、脑卒中前抑郁病史、脑卒中严重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焦虑症状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其中康复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改善预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机制、优化康复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后抑郁为临床常见情况,发生率占所有卒中患者的25%~60%,且漏诊率高达75%[1],诊断准确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卒中后抑郁缺少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及严格的诊断标准[2]。本次研究对脑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后无抑郁、健康人三类群体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探讨抑郁程度与血浆、脑脊液单胺类弟质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7—2014-08 75例脑卒中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2 5 %~ 79% [1] ,因而日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 5 -HT再摄取抑制剂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oststrokedepression) /PSD的治疗方面报道尚不多 ,作者对 2 6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 ,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 ,对其疗效及其副反应作了临床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2 6例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症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 188例脑卒中病人 ,发现有 5 1例并发抑郁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8例脑卒中病人均临床诊断与CT证实 ,符合 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第二次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其中出血性卒中 72例 ,缺血性卒中 113例 ,混合性卒中 3例。男 10 1例 ,女 87例 ,年龄 2 3~ 88岁 ,平均 6 5 5岁。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按汉密顿抑郁量表 (HRSD)测量。主要症状至少持续 2周以上 ,2 0~ 35分为轻中度抑郁 ,超过 35分为严重抑郁。失语、痴呆、意识障碍及病前有抑郁症者 5 1例 ,发病率为 2 7 1% ,其中重症抑郁 6例占 11 8% ,轻中度 …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及其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Kreaplin早就提出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近代的研究不断证实了这一临床事实 ,并认为它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1 ] 。精神分裂症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 2 0 %~ 70 % ,较多报道在60 %左右 ,国外高于国内 ,这些差异与研究者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看法不同有关[2 ] 。可见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就有关问题作扼要阐述。1 抑郁症状的性质及发生的可能因素1 1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性质  有关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性质至今尚没有一致的看法 ,MayerGross( 192 0 )首先提出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