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手术后脑梗死(附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1996~2001年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居多,颅脑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占本组病人的44.4%(8/18),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占本组病人的27.8%(5/18)和占本院同期行该手术病人的7.4%(5/68),髋关节置换术后脑梗死占本组病人的16.7%(3/18)和占同期该手术病人的3.1%(3/97)。结论 老年病人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髋关节置换术的是术后并发脑梗死的高危人群,术后要密切观察,发现意识改变、神经定位征,要及时行影像学检查,术后注意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2.
脑室放液及引流常用于阻塞性脑积水时作脑室测量、脑室造影及降低颅内压力。它是颅脑外科的基本操作。但有时也会产生并发症,如引起颅内压骤降致视力障碍、天幕上疝或颅内血肿等。本文总结脑室放液引流并发幕上硬膜外血肿7例,并对其发生机制、预防、诊断及处理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颅内肿瘤开颅术后血肿(Postcraniotomy hematoma,PCH)是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8%~4%之间,死亡率为12.8%~18%。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PCH现多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7年元月间共施行开颅肿瘤切除术874例次,其中形成PCH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15例,年龄16~60岁,其中16~45岁13例;46~60岁11例,PCH发生于幕上开颅术后17例,幕下开颅术后7例;出现于脑膜瘤术后12例,垂体瘤开颅术后5例,胶质瘤术后4例,听神经瘤术后3例。PCH发生于术区者20例,发生于术区远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性脑积水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8—08—2004—03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26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5%,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外伤性脑室内血肿,在颅内血肿中较少发生,但死残率很高。我院自1988年至2002年共收治12例,占我院同期颅内血肿的2.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58例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使用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8个月给予颅骨修补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11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病因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1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中硬膜外血肿76.06%(89例),其中跨幕上下者60.67%(54例),硬膜下血肿4.27%(5例),小脑脑内血肿19.66%(23例)。合并幕上对冲性脑损伤52例,合并原发脑干伤9例。本组95例行血肿清除术及综合治疗,22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8例小脑脑内血肿,3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和1例硬膜下血肿(出血量<10 mL)。伤后6个月行GOS评估,死亡12例,重残2例,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单纯后颅窝血肿应及时诊断并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合并幕上血肿,只要及时治疗,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10月至1997年12月,经手术治疗高血压并发脑室内出血36例,占同期高血压脑出血13.8%,采用直视下清除血肿 脑室外引流,并去骨瓣减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24例,女12例,男:女=2:1,年龄45~65岁,其中50~58岁32例,占88%。1.2 临床表现 呕吐28例。全组病例意识障碍GCS≤7分并伴偏瘫,一侧瞳孔散大28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忽大忽小4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1955~1972年4,234例脑瘤手术中,术后发生颅内血肿47例,约占1.1%。幕上颅内血肿27例;幕下20例,幕上肿瘤的术后血肿较幕下相对的少。从肿瘤性质上看:以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术后血肿最高,为3%,次为听神经瘤(2.4%);胶质瘤的术后血肿为1%;脑膜瘤为0.7%。胶质瘤中以室管膜瘤的术后血肿发生率最高(1.7%)。似乎可以认为肿瘤部  相似文献   

10.
10例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合并脑梗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脑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我科1998年至2002年共行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194例,其中10例术后出现脑梗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96d以内。结果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2%);无明显变化4例。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颅内感染2例。恢复良好18例(52.9%,18,34),中残8例(23.5%,8/34),重残或植物生存8例(23.5%,8,3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或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且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神经外科手术成年患者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麻醉恢复室( PACU)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成年患者5 078例,按肿瘤部位和手术种类分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5 07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恶心呕吐798例,发生率为15.7%.其中颅咽管瘤组占28.4%(25/88)、脑室肿瘤组26.7%(35/131)、后颅窝肿瘤组24.2%(157/650)、脑血管病组20.8% (87/418)、幕上肿瘤组19.3%(297/1535)、癫痫组15.8%(16/101)、经蝶窦垂体瘤组8.9% (88/991)、脊髓肿瘤组8.4%(52/619)及其他手术组7.5%(41/545).结论 神经外科不同部位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不同,需针对不同的病种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小脑出血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2002年我院收治的83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50-7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6.9%。小脑半球的出血69例,占83.1%,蚓部出血14例,占16.9%。Ⅰ组为出血未破入脑室型共30例,Ⅱ组为小脑出血仅破入第四脑室,且其他脑室不大共31例,Ⅲ组为并发幕上脑室系统(三脑室、侧脑室等)出现积血或扩张共22例。52例保守治疗,有效率为84%,死亡率为16%。33例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为75.8%,死亡率为15.2%。脑疝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根据小脑出血的出血量及脑室系统改变进行分组有利于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的评价,及时正确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及三脑室底造瘘在脑室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6-2017-06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脑室出血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钻孔组,观察对比2组术后8 h CT的Graeb评分、注射尿激酶次数、拔管时间、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率、术后6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状况(mRS),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及三脑室底造瘘在脑室出血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内镜组术后8 h Graeb评分(4.060 6±1.390 6)分,钻孔组(9.5±1.634 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注药次数(1.39±1.029)次,钻孔组(6.43±1.85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拔管时间(2.52±0.795)d,钻孔组(5.5±1.1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组发生颅内感染1例(3.03%),钻孔组5例(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出现脑积水1例(3.03%),钻孔组6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mRS评分优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血肿+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室出血能够快速清除脑室血肿,减少尿激酶脑室内注射次数、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术后颅内感染及脑积水的发生,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脑外伤病例34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3个月以内,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1例,颅内感染2例;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恢复良好18例(53%),中残8例(2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并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可明显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73例幕上脑膜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外科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及其关系。结果术后发生早期癫痫14例,占8.09%。其中全面性发作3例,局灶性发作11例。6例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8例发生于术后2~7天。10例肿瘤次全或大部切除、30例术中发生皮层或皮层血管损伤、25例术后瘤腔出血、69例脑水肿、56例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各组中发生术后早期癫痫例数分别为2例、4例、5例、8例和9例。结论幕上脑膜瘤的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与瘤体大小、手术操作技巧、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2001-01-2003-06收治的122例DTIH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TIH占颅脑损伤病人的8.97%,死亡率23.8%。占同期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因的35.7%。中老年患者占DTIH患者的45.9%。DTIH发生在24h内占82%,72h内占97.5%。结论 DTIH多发生在颅脑损伤后72h内,伤后24h内发生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患者。DTIH是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罕见。现就我们诊治的二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例1:女,12岁。因头痛、呕吐、行走不稳二年以“梗阻性脑积水”住外院。于1992年4月7日行左侧脑室—颈外静脉分流术,因疗效不佳于1992年10月12日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症状缓解一年余,因再次出现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及小便失禁15天于1994年3月8日收住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治疗。入院时查体:精神差,头围57厘米,视神经乳头水肿。于94年3月16日行脑室外流术。3月19日改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3月21日出现躁动、嗜睡。次日手术发现  相似文献   

19.
2002年8月31日,我院收治1例迟发性小脑幕上下骑跨硬膜外血肿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实属罕见。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车祸中左枕部着地受伤,昏迷约5分钟,醒后感觉头痛、头晕,伤后1h就诊。既往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有逆行性遗忘;左枕部头皮轻度肿胀,余无异常。就诊时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人字缝、左枕乳缝分离。伤后1dCT复查示,双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张,第四脑室高密度,左幕下硬膜外血肿。因临床表现无异常,而保守治疗。伤后48h患者头痛加重,呕吐2次,烦躁,呼唤后睁眼,问答错乱,不能按指令动作,GCS计分12分,呼吸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4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资料。19例进行颅骨成形术,脑积水未做处理;10例先行颅骨成形术、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同期行颅骨成形+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1、6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好转20例,稳定14例。只行颅骨成形术19例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稳定,无脑积水相关症状。结论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部分病人的脑积水不需进一步处理,部分病人可根据病情同期或分期行颅骨成形+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