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S 41例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急性脑梗死40例为B组、单纯OSAS 43例为C组、健康体检者36例为D组。入组后3、14 d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预后情况。结果 入组后3、14 d,A组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均低于B、C和、D组(P<0.05),B、C组又明显低于D组(P<0.05),B、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入组后3、14 d NIHSS评分及90 d mR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随着脑梗死严重程度增加,A、B两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入组后3、14 d NIHSS评分和90 d mRS评分均与血清IGF-1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OSAS血清IGF-1水平可用于预测病情轻重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27(IL-27)、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D-二聚体(D-D)水平与脑出血患者脑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于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GCS评分、NIHSS评分及预后患者的IL-12、IL-27、CTRP-3、D-D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脑出血组IL-12、IL-27、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TRP-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CS评分降低,脑出血患者的IL-12、IL-27、D-D水平不断升高,CTRP-3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12分患者的IL-12、IL-27、D-D水平显著高于NIHSS≤12分患者,CTRP-3显著低于NIHSS≤12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患者IL-12、IL-27、D-D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CTRP-3显著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出血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与IL-12、IL-27、D-D均呈正相关,与CTRP-3呈负相关(P<0.05)。 结论脑出血患者IL-12、IL-27、CTRP-3、D-D水平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可提示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卒中组发病后系列时间点血浆hs-CRP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按照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15)和重型组(n=32),比较两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发病3h时血浆hs-CRP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h、12 h、24 h、48 h、3 d及7 d血浆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1)。卒中组各时间点血浆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重型组血浆hs-CRP水平在12 h、24 h、48 h、3 d及7 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46,0.012,0.030,0.007,0.041);重型组血浆I L-6水平在12 h、24 h、48 h、3 d及7 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02,0.001,0.006,0.026,0.043)。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浆hs-CRP和IL-6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升高,且与临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开颅手术治疗的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发病≤7 h手术32例(超早期组),发病7~24 h手术43例(早期组),发病≥24 h手术19例(延期组)。结果 超早期组再出血率(28.13%,9/32)明显高于早期组(6.98%,3/43;P<0.05)和延期组(5.26%,1/19;P<0.05),而早期组和延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延期组术后4、6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超早期组及早期组(P<0.05),而超早期组及早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延期组(57.89%,11/19)明显高于超早期组(21.87%,7/32;P<0.05)和早期组(23.26%,10/43;P<0.05),而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7~24 h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前、护理4、8周采用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估神经功能,并根据NIHSS评分改善情况评估康复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有效、无效;有效率=(基本治愈+有效)/总例数]。结果 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4、8周,两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34/45;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病人,进行前瞻性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反应蛋白(hs-CRP)、IL-6、IL-8和ET-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和ET-1水平以及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1周后血清 hs-CRP、IL-6、IL-8、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并与神经功能恢复有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IL-8、ET-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均接受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观察康复前、治疗6个月,采用Brunnstrom分期标准评估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6个月,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5),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MMSE评分和SIS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钻孔引流术后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显著病人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GCS评分、hs-CRP、NSE、IL-6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69.39%)(P0.05);2组NIHSS评分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GCS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GCS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hs-CRP、NSE、IL-6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NSE、IL-6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术治疗,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情况,随访半年记录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再次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治疗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与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发生组26例与未发生组64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同时分析NIHSS评分与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IHSS评分对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90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中26例(28.9%)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12例(13.3%),有症状的心律失常4例(4.4%),心脏骤停1例(1.1%),急性心力衰竭8例(8.9%),死亡1例(1.1%);64例(71.1%)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未发生组)。2组年龄、出血部位、脑出血量、BNP、CK、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NIHSS评分高、脑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脑出血量多、CK水平高是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后2组NIHSS评分均逐渐升高,入院后48 h达最高峰,发生组持续至入院后72 h,入院后7 d NIHSS评分降低(P<0.05);未发生组入院后72 h明显降低(P<0.05)。从入院时到入院后7 d,发生组NIHSS评分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入院后48 h NIHSS评分的AUC面积>0.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6%、84.2%,高于各项指标其他时间段(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心脏事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随NIHSS评分增高发生风险越大,临床上对入院后48 h NIHSS评分>15.67分的患者需引起重视,其心脏事件发生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被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无斑块10例, 稳定斑块22例,不稳定斑块28例。选择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 选老年健康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于发病1周、2周时行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于90 d时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1周、2周时IGF-1水平均低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而脑梗死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90 dMRS评分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1,P=0.006,r=-0.672,P=0.000); 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6,P=0.016,r=-0.445,P=0.009)。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IGF-1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发病48h内(第1次)、7d~8d(第2次)和12d~14d(第3次)采集血液标本,采用固相酶联化学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脑卒中患者于发病后48h内(急诊首诊时)及发病后12d~14d进行两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1和CSS2),通过两次评分的差值(CSS1-CSS2)判断预后。结果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第1、2次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713,2.032;P<0.05或P<0.01)。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组之间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变化显示,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最低,与中、小梗死面积组相应时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预后组之间,以病情加重组患者第1次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水平最低,与其他各组(明显改善、改善、无变化及对照组)相同时限测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与3次不同时限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能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治疗方法。(2)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有一定价值,特别是根据发病48h内其水平变化的情况能够及早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段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B组患者在发病36 h内、C组发病36~72 h、D组发病72 h后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IMT及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后发现A组TG、TC、LDL-C水平低于其他3组,HDL-C水平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均不明显(P>0.05),A组hs-CRP、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并且与C组和D组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发现A组IMT值、斑块面积、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其他3组,但是4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 4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使用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急性脑梗死联合抗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病例227例,发病48 h内;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48例为阿司匹林组; 早期使用阿加曲班的患者72例为阿加曲班组; 早期联合使用阿加曲班和阿司匹林的患者107例为联合组; 3组均采用他汀类药物调脂、血压血糖控制等治疗; 阿加曲班注射液使用方法为首日和次日以60 mg剂量+生理盐水500 mL于24 h内滴完,自第3 d起用药剂量调整为10 mg+生理盐水250 mL分早晚2次滴注,每次于3 h内滴完,连续5 d; 使用NIHSS评分和mRS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疾病高峰时、14 d、6月进行评定,比较3组疗效。结果 阿司匹林组、阿加曲班组和联合组入院基线资料比较,性别构成、年龄、入院血压、入院血糖、LDL-C、入院初始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14 d时NIHSS评分较峰值NIH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3组NIHSS评分改善度有显著差异,联合组显著大于其余2组,而阿司匹林组和阿加曲班组比较无明显差异(F=15.379,P<0.05); 3组患者病程6月时mRS比较联合组要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其余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F=2.376,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加曲班抗凝治疗有效,联合抗栓治疗显示具有更好的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8(LI-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3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对照组血清和CSF中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CSF中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和CSF中IL-8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分别P<0.01和P<0.05),血清和CSF中IL-8水平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明显相关(分别r=0.39和r=0.44,均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CSF中IL-8水平的测定,对判断病情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2019-02濮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予以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临床症状出现3 d及以内),对照组予以延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临床症状出现3 d以后)。对比2组栓塞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以及血清MMP-9、MBP水平。结果研究组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2组NIHS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较大,2组NIHSS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及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2组BI评分呈增高趋势,且研究组BI评分增高幅度较大,2组BI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及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2组血清MMP-9、MBP水平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血清MMP-9、MBP水平降低幅度较大,2组血清MMP-9、MBP水平组间、不同时间点及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与对照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病3 d内)行介入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清MMP-9、MB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成形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术后3~6个月行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43例(对照组),术后5~8周行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57例(观察组)。术前、术后48 h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检测缺损侧顶叶皮质和缺损处皮质血流量。术后12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术后48 h,两组顶叶皮质和缺损处皮质血流量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5.96%,49/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28/43;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早期颅骨成形术有利于改善脑血流动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王星  隗麟懿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4):424-426+460
目的 探究外侧裂-岛叶入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颞叶皮层手术入路,观察组85例患者采用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血肿清除率; 治疗3、7和14 d后用NIHSS评分和GCS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治疗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6及IL-8水平; 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90 d后随访,比较2组的长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发病90 d后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侧裂-岛叶入路可改善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有效改善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出血量、病情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56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根据血肿体积分为小血肿亚组(<15 ml,23例)、中血肿亚组(15~30 ml,18例)和大血肿亚组(>30 ml,15例);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亚组(≤7分,19例)、中度亚组(8~14分,21例)和重度亚组(≥15分,16例);检测患者发病后第1、3、7 d及3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结果脑出血组发病后1、3、7 d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并且在小、中、大血肿亚组间及病情轻、中、重亚组间依次显著升高(P<0.05~0.001);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越明显,提示患者脑出血量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并可能发生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