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刺五加(AS)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ICH)病理变化、血浆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干湿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放免法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AS注射液可明显减轻ICH后脑水肿,阻断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降低血浆ET-1水平。血浆ET-1水平与其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AS注射液能明显减轻ICH后脑水肿并阻断脑细胞凋亡。ET-1通过促进ICH后脑水肿的形成而参与了ICH后的损伤机制,AS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而发挥抗损伤作用是其治疗IC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苍白球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冰块降温及白炽灯照射加温的方法调节体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表达,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病灶侧脑含水量、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01);各个时间点亚低温组大鼠病灶侧脑含水量以及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AQP4表达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7,P<0.001)。结论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及AQP4的表达,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大鼠脑出血TNF-α、脑含水量的变化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加肝素所致的大鼠脑出血模型,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含水量、Na+、K+变化,并观察二甲基亚砜与甘露醇的疗效.结果TNF-α在脑出血动物的血浆及脑匀浆中明显增高,脑含水量及Na+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明显降低.二甲基亚砜与甘露醇可明显降低血浆TNF-α及脑含水量.结论TNF-α在继发性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甲基亚砜与甘露醇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活性或降低其生成使脑水肿减轻或消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实验性脑损伤后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研究其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组,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NOS活性,及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行还原型辅酶Ⅱ依赖性黄递酶(NADPⅡ-d)组化染色检测皮层及脑底NOS阳性细胞.结果 (1)TBI后血浆内NO含量、NOS活力即有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脑组织含水量在外伤后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血浆中NO含量、NOS活力变化趋势一致.(3) NADPⅡ-d组化染色显示TBI皮层NOS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伤灶脑底也出现了染色块及浓染的细胞群与阳性纤维束.结论 大鼠TBI后NO含量、NOS活性的升高,与脑水肿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A、B、C 3组,B、C 2组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脑外伤模型,C组r-Epo预处理,48 h后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B组比较,C组外伤侧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r-Epo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减少水肿区神经细胞凋亡,对急性损伤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Wistar大鼠制作四血管结扎脑缺血模型。发现缺血早期即有脑含水量增加,再灌流可使脑水肿加重,并伴有Na~ 含量增加及K~ /Na~ 比值下降;脑组织的游离脂肪酸(FFA)在缺血30分钟开始迅速上升,再灌流后逐渐恢复至正常。而血浆FFA再通后先上升,然后下降;脑组织及血浆的TXB_2和6—keto—PGF_(1a)在缺血30分钟开始上升,再通30分钟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雪莲黄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用雪莲黄酮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不同时间取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进行含水量和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一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脑创伤后6h、24h及3d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明显减少(P<0.01),但雪莲黄酮能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雪莲黄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热应激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大鼠进行热休克预处理后,采用百日咳苏液所致的感染性脑水肿模型,观察脑均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 感染性脑水肿的脑组织含水量、脑匀浆TNFα含量及NO浓度均增高,热休克预处理可降低脑组织含水量、TNFα含量及NO浓度;脑组织含水量与TNFα含量及NO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8和0.7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调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建立脑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对照(pcDNA3-PARls)组、下调PAR-1(PcDNA3-PARlas)组各9只,表达载体构建,评估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脑水肿体积、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HE染色,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炎症因子及PAR-1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对照组、下调PAR-1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MMP-9,TNF-α,IL-1β,PAR-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0.05); 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体积、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MMP-9,TNF-α,IL-1β,PAR-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SOD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 下调PAR-1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体积、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MMP-9,TNF-α,IL-1β,PAR-1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下调PAR-1对脑出血模型大鼠干预效果显著,能减轻大鼠脑水肿,可能通过下调PAR-1表达来降低MMP-9,TNF-α,IL-1β水平和调控氧自由基代谢,从而对脑出血后的脑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出血(ICH)血肿周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制模后1h、3h、6h、12h、24h、36h、48h、72h、7d共9个时间点分别用干湿重法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的TIMP-1的表达;分析三者间的关系,并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CH后各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0.01),均于ICH48h达到高峰,且二者呈正相关(r=0.940,P<0.01);TIMP-1在ICH12~36h表达明显减低,ICH1~24h TIMP-1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以及EB含量呈负相关(r=-0.922,-0.950,均P<0.05)。结论大鼠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TIMP-1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ICH早期的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实验性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以大鼠自体血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干湿法测脑组织水份,同时病理镜检观察脑出血组和西比灵组脑组织变化.结果脑血肿形成后,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而西比灵组小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西比灵能减轻实验性脑血肿继发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单氨类递质在脑出血大鼠血肿周边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血浆和血肿周边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为手术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35只,每组按出血前、出血后0.5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分为7组,每小组5只。采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注入尾状核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出血前、出血后0.5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各个时相点测定血浆及血肿周边NE的含量、脑含水量。结果:脑出血后0.5小时血浆及血肿周边脑组织NE的含量开始升高,并于24小时达峰值,48小时开始回落。与此同时,血肿周边脑组织含水量于出血后6小时开始同步升高。结论:脑出血过程中,血浆及血肿周边脑组织NE含量升高可能是血肿周边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的表达,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U0126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斯蓝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QP4的表达。测定预先经侧脑室给予U0126后MAPKs信号通路关键蛋白ERK1/2和ELK1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U0126对脑水肿和AQP4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组AQP4表达较低[蛋白(吸光度值,下同):123·1±1·0,mRNA(吸光度比值,下同):0·173±0·017],在缺血损伤后表达升高(蛋白:153·6±0·8,mRNA:0·400±0·015),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斯蓝含量增加,给予U0126后AQP4的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蛋白:149·0±1·1,mRNA:0·328±0·010,P<0·01),同时ERK1/2和ELK1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缺血性损伤后AQP4表达上升,脑水肿明显,预先给予U0126可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脑水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5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p38抑制剂组(SB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vans Blue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周边区脑组织磷酸化p38(p-p38)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与I/R组相比,SB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含水量明显增加(均P0.05);与I/R组相比,SB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含水量降低(均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缺血周边区脑组织p-p38、MMP-9的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与I/R组相比,SB组大鼠缺血周边区脑组织p-p38、MMP-9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 p38 MAPK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可能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激活p38MAPK使缺血周边区脑组织MMP-9的表达上调,破坏血-脑屏障通透性,导致脑水肿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应激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进行热休克预处理后,采用百日咳菌液所致的感染性脑水肿模型,观察脑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感染性脑水肿的脑组织含水量、脑匀浆TNFα含量及NO浓度均增高,热休克预处理可降低脑组织含水量、TNFα含量及NO浓度;脑组织含水量与TNFα含量及NO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8和0.762。结论热应激反应能减轻感染性脑水肿的发生,其机理可能与HSP70表达增加,抑制NO及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Nimodipine对冷冻伤性脑水肿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冷冻伤性脑水肿不同时间大鼠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的变化,脑含水量与EB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对冷冻伤性脑水肿脑含水量和E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伤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升高,应用Nim治疗后,脑组织水分含量和EB含量明显降低,脑水肿减轻。这为临床颅脑损伤应用Nim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建立Wistar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应用具有强力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作用的中药Ju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脑梗塞,通过局部脑血流量,脑组织含水量,血浆粘度及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等指标观察,发现山醇能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CBF,减轻脑水肿,降低血浆粘度,减轻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的肿胀,减少核的坏死溶解,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YVAD-FMK(Caspase-1抑制剂)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量脑组织中IL—1β含量、脑含水量及血清NSE含量的变化以及YVAD-FMK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YVAD-FMK能够减少脑组织IL-1β的含量,减轻脑水肿及能显著降低血清NSE升高的幅度。结论:YV4D-FMK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bFG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CAM-1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FGF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缺血再灌注组(n=16)和bFGF组(n=16)。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再灌注损伤24h,bFGF组伤后即刻一次性经腹腔注射bFGF(10g/kg),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evansblue,EB)法检测脑毛细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ICAM-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含水量、脑皮质EB含量及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bFGF组脑含水量、脑皮质EB含量及ICAM-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ICMA-1表达增加是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形成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ICAM-1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推测是bFGF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表达及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干湿法测定模型的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氏蓝含量;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Blot)技术分析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脑内AQP4的表达情况,以及AQP4与脑含水量和伊文氏蓝水平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氏蓝水平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AQP4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并随着缺血再灌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亦逐渐增加,在再灌后24~48h达到高峰。缺血再灌注后AQP4脑内的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氏蓝水平呈正相关(r=0.38、r=0.45,均P<0.05)。结论AQP4的高表达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的血脑屏障的开放和脑水肿的发生,是脑水肿产生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