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时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治疗时程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于伤后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共7~14d,乙组于伤后立即开始亚低温治疗,共48h,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组68例患者恢复良好率66.18%(45/68),死亡率17.65%(12/68);乙组68例患者,恢复良好率39.7%(27/68),死亡率38.24%(26/68),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病例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本结果提示,长时程(7~14d)亚低温治疗较短时程(48h)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按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18例,中残1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24例;死亡率为31.6%。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积极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标准,伤后半年进行评定,死亡19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5例,中残5例,良好8例,病死率47.5%结论正确认识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给予积极有效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2年来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分析早期再手术原因。结果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发生率8.5%。重、中残2例,恢复良好18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手术区域妥善的脑组织保护、有效的止血,术中、术后对颅脑其它部位的损伤引起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判断并及时复查凹,从而抓住再手术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39.6%),中残8例(16.7%),重残6例(12.5%),植物状态3例(6.2%),死亡12例(25.0%)。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6例,慢性全身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方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0-01~2005-12收治的256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患者中,174例患者GCS评分6~8分,8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评3~5分),恢复良好148例(57.8%),中残57例(22.3%),重残以及植物状态13例(5.1%),死亡38例(14.9%)。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应加强院前急救处理.早期明确诊断,手术中应充分减压以减轻对脑干的压迫,早期行气管切开、亚低温治疗和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昏迷时间较长者行高压氧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颅内压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俞率、改善预后和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条件,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迟发性血肿、手术处理不当、急性脑肿胀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手术处理、缓慢的降低颅内压、控制性低血压、过度换气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应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额颞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6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58例,常规骨瓣开颅减压48例.结果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组58例中恢复良好29例,中残9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48例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4例.分析比较2组恢复良好率和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以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一种有效手术方式.能明显改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术中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9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CT特征,总结脑膨出形成原因。结果按GOS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定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3例,中残15例,重残8例,死亡23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低血压、脑缺氧、长时间脑疝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判断脑膨出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术中对策是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再次手术方式,改进重型颅脑损伤再次手术策略。方法我们对2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再次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于再次手术前依CT扫描结果,确定血肿部位,不拆除全部缝线,仅拆除靠近血肿部位的手术切口缝线清除血肿。结果采用拆除部分缝线的再次开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相对减少。结论开颅术后血肿复发或再发时,如血肿靠近切口附近,不必拆除全部切口缝线,暴露原手术区域,只拆除血肿部位部分缝线,达到显露血肿即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建立符合急救时效性原则的重型颅脑外伤"绿色通道"急救流程.方法 回顾2009 年执行"绿色通道"急救流程收治31 例重型颅脑损伤与2008 年未执行"绿色通道"流程收治的34 例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执行"绿色通道"急救流程明显缩短病人急诊时间段,28 d 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制定和执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绿色通道"救治急救流程有其优越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70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135例,不需开颅手术17例,呼吸循环衰竭无法耐受手术治疗18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定:存活120例,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40例,中残20例,重残10例;死亡50例,其中术后死亡17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综合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可乐定、美多心安、二氢麦角碱三药合用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以评估其疗效。方法应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重型颅脑损伤模型,随后将重型颅脑损伤的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生理盐水组,甘露醇组,可乐定、美多心安、二氢麦角碱联合用药组。在伤后4h、6h、12h、24h、72h及7d,用化学定量法观测3组之间血脑屏障通透率的变化,并采用镧示踪法观察三组大鼠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血脑屏障通透率在伤后7d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其余时段中,生理盐水组和甘露醇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三药联用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则明显低于前两组(P<0.05)。大鼠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与伤区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率变化一致。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联合应用可乐定、美多心安、二氢麦角碱能降低血脑屏障通透率,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 从107例颅脑外伤的患者中筛选出68例重型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34例患者均入院24 h内行颅内压监测,依据监测结果 控制颅内压,适时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对照组未进行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3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死亡27例,病死率79.41%.试验组中,死亡12例,病死率3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12个相关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及总结。结果18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为67.58%,相关死亡原因中受伤原因、入院时GC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情况、损伤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的变化、基底池评分、手术情况、血氧水平、血糖水平、合并伤、并发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复杂,死亡率高,死亡因素与院前急救不及时、脑疝晚期、脑损伤程度、低血氧、高血糖、合并伤、并发症等有关;主要死亡原因是脑疝和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2006-01~2010-12收治的24例GCS评分3~8 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17例,不需手术2例,呼吸循环衰竭无法耐受手术治疗5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定:存活13例(54.1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低温(MH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HT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MHT组术后1~3 h行MH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7 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颅内压(ICP)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3~7 d,MHT组血清MMP-9、IC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7 d,MHT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搏动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HT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MMP-9、ICP及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1日~2015年8月1日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根据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监测方法分为TEG组(n=39)和经验治疗组(n=39)。TEG组测量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值)和凝固角(α值)等项参数,根据测量结果输注血液制品。经验治疗组则根据出血量及血气分析结果,按照经验疗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TEG组的出血量以及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量均较经验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术后6、24 h引流量,teg组较经验治疗组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二次开颅手术率和30 d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EG可监测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减少血液制品输注量,减少术后颅内出血发生几率,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动态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与颅内压(ICP)的变化情况,分析TRX1水平与IC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2濮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完成治疗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颅脑损伤后12 h、24 h、48 h血清TRX1水平与ICP水平,检验血清TRX1水平与ICP的相关性,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后不同时点血清TRX1对患者ICP的影响。结果入院后12 h、24 h,2组患者ICP、TRX1水平呈升高趋势发展,但在入院后48 h 2组患者ICP、TRX1水平均有回降,各时点观察组ICP、TRX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不同时点颅脑损伤患者的ICP水平与TRX1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RX1水平过表达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P显著升高,可能与患者血清TRX1的过表达有关,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动态监测血清TRX1水平判断其ICP升高情况或风险,以期为重症颅脑损伤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判断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行有创颅内压监护,对照组根据传统方法评估颅内压。比较2组患者GCS评分和GO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预后组间颅内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检测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