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附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4例(26处)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人采用经股动脉支架血管内成形术治疗。术前DSA示动脉直径狭窄率为60%~90%,平均(80.8±9.7)%。结果本组支架置放成功率96.2%。PTAS术后即刻复查DSA,示22处(88.0%)动脉狭窄的内腔直径扩大至正常的90%以上,3处(12.0%)超过60%;术后平均狭窄率4.4%。按NIHSS评分进行评估,术后明显改善15例,无变化7例,加重并死亡2例。随访1~30个月,行MRA复查2例,TCD复查14例(17次),DSA复查5例;1例术后1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且出现脑缺血发作,经再次PTAS治愈;1例术后1年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病人无症状,予以动态观察。结论PTAS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随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影像(CDFI)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具有脑缺血症状的中度颈内动脉狭窄且接受CAS治疗的患者35例,采用CDFI联合TCD方法测量CAS术前、术后颈内动脉狭窄局部管径、狭窄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及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术后原狭窄处管径明显增宽,原狭窄处血管内径由术前(1.82±0.75)mm增至术后(3.97±0.73)mm,P<0.001。颈内动脉狭窄处及患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恢复正常,94.3%侧支循环关闭。颈内动脉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由术前(186.49±63.85)cm.s-1降至术后(80.63±31.46)cm.s-1,P<0.001;患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由术前(59.23±23.64)cm.s-1升至术后(85.5±20.59)cm.s-1,P<0.001;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值由术前(0.58±0.29)升至术后(0.83±0.17),P<0.001。结论 CDFI及TCD检测提示CAS术后颈内动脉狭窄处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结构得到改善,CDFI联合TCD可以作为评价及随访CAS术后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及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用球囊加血管环扎法建立犬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模型,对其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月、2月、3月行高频超声动态观察,并与同期DSA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1)超声能准确确定动脉狭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2)PTAS治疗后,超声能观察支架位置形态,支架处管腔内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能观察支架内部及近远段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判断再狭窄的发生和狭窄程度。(3)PTAS术后,超声不清楚显支架内壁及腔内结构,支架内血流信号显示不丰满,结论:超声对颈动脉狭窄诊断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是临床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7 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 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检查,评估脑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管狭窄程度采用华法令-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WASID)诊断标准计算.所有病例随访1 个月.结果 37 例患者共放置34 枚支架,手术成功率91.89%.其中2 例由于血管过度迂曲,支架未能到达狭窄处,改行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3 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其中2 例合并部分性癫痫发作,经处理后手术顺利进行,1例因血管痉挛严重终止手术.术后1 例出现轻微神经功能变化.手术成功患者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 有统计学差异(1.05 ± 0.11,1.01 ± 0.08,t = -3.95,P = 0.000); 手术前后NIHSS 评分(6.74 ± 2.39,2.32 ± 1.17,P < 0.05)、狭窄率(85.40% ± 8.26%,7.60% ± 1.8%,P < 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串联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2例(26处)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病变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前DSA示动脉直径狭窄率为65~100%,平均84.62±8.24%。结果本组支架置放成功率92.6%,术后平均狭窄率为16.92±14.84%;术后用mR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7例0分,3例1分,2例3分。发生2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年卒中率为6.2%;随访期间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串联病变,在技术上可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支架术后血流动力学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因素。方法颈内动脉狭窄经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32例和35例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狭窄程度、球囊型号、支架的型号、病变靠近颈动脉球部及球囊扩张次数相关性。结果结果提示狭窄程度(B=0.536;P=0.024;OR=2.591)、高血压(B=-1.654;P=0.006;OR=0.131)、球囊型号(B=1.818;P=0.012:OR=0.133)和支架的型号(B=1.328;P=0.021;OR=2.29)、病变位于球部(B=1.613;P=0.014:OR=0.133)和球囊扩张的次数(B=1.328;P=0.022;OR=2.39)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继发的颈动脉窦反射引起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其血压、狭窄的程度、病变位于球部、球囊的型号、支架的型号及球囊扩张次数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CAS)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给3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在术前、术后第1 d、3个月及1年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比较手术前后颈动脉狭窄段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颈动脉的血管内径明显增大,PSV和EDV明显降低(均P0.01)。与术后第1 d比较,术后3个月的颈动脉CDFI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第1 d比较,术后1年的颈动脉血管内径缩小(P0.05),PSV和ED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S术后颈动脉狭窄得到缓解,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术后1年时部分患者出现支架处血管再狭窄,但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回顾性对比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 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的疗效。 方法 收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 ubtraction a ngiography,DSA)证实一侧MCA存在中-重度 狭窄的患者,包括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PTAS)联合药物治疗者10例及单纯药物治疗者1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显示的血流动力情况 进行研究。 结果 (1)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随访223.00 d后病变血管血流速度改变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而 PTAS联合药物治疗组平均随访496.10 d后支架治疗血管血流速度较治疗后1周显著增快(P =0.013); (2)最终随访时PTAS联合药物治疗组病变血管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 =0.042);(3) PTAS术后1个月病变血管血流速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12个月病变血管血流速度与前一 时间段比较显著增快(P =0.002,P =0.020)。 结论 (1)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阻止血管狭窄的进展;(2)尽管PTAS术后血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狭 窄,但最终其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TAS的血管重建作用远期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经颅多普勒成像(TCD)等影像学评估方案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型术(PTAS)的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于介入治疗前后接受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CTA、CDFI及TCD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CDFI及TCD检查在PTAS术前筛查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检查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共572条,DSA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外狭窄或闭塞血管131条(22.9%),正常血管441条(77.1%);其中CDFI、CTA及TCD三种检查方案对介入治疗前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评估情况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5.6%、97.1%、90.8%,94.8%、96.4%、89.3%和93.9%、95.9%、87.0%,均与DSA检出率有一致性(P0.05)。术后第24个月复诊,DSA检查结果显示,狭窄或闭塞38条(6.6%),正常血管534条(93.4%);其中CDFI、CTA及TCD三种检查方案对随访期内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评估情况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2%、90.0%、92.1%,94.9%、89.2%、86.8%和94.2%、88.8%、81.6%,均与DSA检出率有一致性(P0.05)。结论 CDFI、TCD及CT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前后的颅内外血管狭窄及闭塞评估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临床可作为辅助诊断PTAS介入治疗前血管闭塞情况及评估患者术后狭窄、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的有效手段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支架成形术后短期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分析术后狭窄段异常动力学改变的可能原因。方法对于抗栓治疗期间仍有症状发作的MCA中重度狭窄患者,完成MCA支架成形术。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系统评价术前及术后3d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改变分析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可能机制。结果29例患者(31条MCA中)完成了支架成形术,27条动脉支架术后3d内狭窄段的TCD频谱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4例患者(4条动脉)3d在狭窄段又出现了狭窄样频谱,2例CT显示颅内出血。可能的原因:3例考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MCA下干狭窄加重。结论对于MCA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开通良好但TCD提示仍然存在或再次出现狭窄样频谱的患者,过度灌注综合征及其它部位的狭窄可能是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性开通治疗颅外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3例颅外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2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至岩骨段闭塞,1例为左椎动脉起始部至近椎间孔段末端闭塞)给予血管内机械性开通术治疗;术前、术后3 d时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支架植入后复查DSA观察闭塞血管开通状况。结果 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DSA检查示闭塞血管均完全开通;术后患者的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术后NHISS评分(4分,1分)比术前(7分,3分)明显下降。结论血管内机械性开通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颅外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探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76例经DSA或CTA证实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并符合支架植入指征的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在术前、术后和术后6个月的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行Malek评分。结果76例患者椎动脉开口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2.3±14.2%下降至术后的11.5±9.8%,除3例出现穿刺点皮下血肿,未发生其它围手术期并发症。在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69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发生再狭窄,Malek评分显著改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前瞻性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高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关系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80例高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mRS评分分为病情转归良好组(52例,mRS评分0~3分)、不良组(28例,mRS评分4~6分),比较2组基线资料、术前和术后3个月mRS,NIHSS评分、围手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围手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mRS,NIHSS评分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围手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预测患者病情转归的价值。结果 病情转归不良组术后3个月mRS评分、NIHSS评分高于病情转归良好组(P<0.05); 病情转归不良组术后第7、14 d血清IL-6,IL-17,IL-23水平高于病情转归良好组(P<0.05); 术后第7、14 d血清IL-6,IL-17,IL-23水平与mRS,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均≥0.659,P<0.05); 术后第14 d血清IL-6,IL-17,IL-23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28、0.808、0.841)高于术后第7 d(0.814、0.712、0.766),术后第7、14 d血清IL-6,IL-17联合IL-23水平的AUC分别为0.909、0.947。结论 血清IL-6,IL-17,IL-23水平与高龄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情转归有关,联合检测能为临床预测病情转归提供参考,从而对临床治疗决策作出指导,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痉挛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DFI诊断结果,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DFI检出率颅内动脉瘤为84.5%(82/97)、脑动静脉畸形为91.7%(88/96)、烟雾病为96.8%(61/63)、脑血管痉挛86.2%(75/87),CDFI假阴性2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动态、无创地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筛选诊断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入院查颈动脉彩超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74±15岁。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73±16岁,予阿托伐他汀(20mg.d-1);第二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76±18岁,予阿托伐他汀(20mg.d-1)、普罗布考(500mg.d-1)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6M)、12个月(12M)、24个月(24M)进行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临床预后,mRS 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并记录脑梗死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情况:第一组治疗后6M、12M、24M的NIHSS评分分别为5.83±3.25、4.96±2.61、5.02±3.11,较治疗前9.42±3.38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2M时下降较明显(P<0.01);第二组治疗后6M、12M、24M的NIHSS评分分别为6.01±3.74、3.24±2.08、3.17±2.52,治疗后6M较治疗前NIHSS评分(9.89±3.67)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12M、24M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0.01),且治疗后12M、24M的NIHSS评分也低于治疗后6M(P<0.05);两组相比,治疗后24M第二组较第一组NIHS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2)两组各时间点mRS情况:第二组治疗后24M预后良好率为90.7%,较该组治疗后6M的72.2%有所提高,且高于第一组治疗后同时间点的预后良好率(76.8%),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mRS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24M脑梗死复发率分别为28.6%、22.2%,两组比较,各时间点脑梗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斑块是治疗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而长远的策略,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从多方位、多靶点的抗AS作用,从而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其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完善随访,以获得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对15例ACI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行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DSA检查;治疗前、治疗后2 h、48 h、15 d及30 d分别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溶栓后12例闭塞侧大脑中动脉完全再通.溶栓后各时间点ESS、NIHSS和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0.01);基本痊愈8例,显效5例,显效率86.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是治疗AC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血NSE、SOD、NO、E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ET(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 3例,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 0例,常规治疗组2 3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第7天、第14天、第30天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第30天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第7天、第14天检测NSE的浓度,SOD的活力,NO、ET的含量。结果 两组NIHSS评分第14天、30天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5 )。Barthel指数比较第30天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 ;治疗组NSE浓度下降,SOD活力升高,NO、含量降低(P<0 .0 5 )。治疗组第14天ET含量降低(P<0 .0 5 )。两组治疗后呼吸、脉搏、血钾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 5 )。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促进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