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形态多样,以巨怪形多核巨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和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瘤细胞弥漫表达Vim、S-100及GFAP灶性阳性,Ki-67约为20%。结论 GCG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及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组织学上需与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胶质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1993年WHO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神经上皮组织的肿瘤 (一)星形细胞性肿瘤 1.星形细胞瘤分型:纤维型、原浆型、肥胖细胞型或混合型 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 3.胶质母细胞瘤 分型:巨细胞胶母细胞瘤、胶质肉瘤  相似文献   

3.
<正>血管母细胞瘤属于WHOⅠ级颅内肿瘤,富于血管,组织学起源不确定,可发生于小脑、脑干或脊髓,分为散发性和vonHippel-Lindau综合征相关性血管母细胞瘤。肿瘤由间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网组成,边界清楚,极少浸润周围神经组织(图1,2);常见周围囊壁发生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Rosenthal纤维形成;间质细胞是肿瘤组织的主要成分,胞核不典型,其大小和染色质深浅不一,多为中等大小、呈圆形或"肾"形,肿瘤组织内和边缘可见大的浓染的胞核。血管母细胞瘤最具特征性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定义一种罕见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以弥漫性软脑膜病变为特征,肿瘤细胞形态类似少突胶质细胞,部分病例可见神经元分化;存在BRAF基因融合及染色体1p缺失或1p/19q-共缺失,不存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组织由低至中等密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肿瘤,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好发于侧脑室室间孔区,大多数患者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13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伴呕吐;MRI显示左侧侧脑室室间孔区异常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组织学观察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大片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背景中可见成片的胖细胞样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呈毛玻璃样,以及少量节细胞样巨细胞和多核瘤巨细胞;肿瘤细胞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无明显血管内皮增生或坏死区域;肿瘤细胞弥漫表达波形蛋白,部分表达S-100蛋白、上皮膜抗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少量胖细胞样肿瘤细胞表达突触素,不表达神经微丝蛋白、神经元核抗原和细胞角蛋白,Ki-67抗原标记指数1%。结论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WHOⅠ级),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需注意与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回顾总结儿童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并探究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15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儿共7759例,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及其他类型胶质瘤,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的5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向前引入法Cox回归分析筛查上述4种组织学类型患儿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7759例患儿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85例(33.32%)、髓母细胞瘤2061例(26.56%)、室管膜瘤777例(10.01%)、胶质母细胞瘤443例(5.71%)、其他类型胶质瘤1893例(24.40%)。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性别(χ2=60.390,P=0.000)、年龄分布(χ2=600.318,P=0.000)、肿瘤大小(χ2=90.773,P=0.000)和原发部位(χ2=2117.948,P=0.000)、病理分级(χ2=1233.50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髓母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60.89%(1255/2061)和57.56%(255/443)];学龄期为高峰发病年龄[35.48%(2753/7759)];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以小肿瘤为主[31.30%(809/2585)和33.77%(696/2061)]且好发于小脑[42.24%(1092/2585)和59.58%(1228/2061)],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则较大[32.43%(252/777)和29.57%(131/443)]且多发生于幕上及脑室[36.81%(286/777)和65.91%(292/443)],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低级别为主[24.06%(622/2585)]。生存分析显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1%(2518/2585)、64.39%(1327/2061)、76.83%(597/777)和16.25%(72/443),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5.672,P=0.000)。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组织学类型胶质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不尽一致,主要包括确诊年龄、肿瘤大小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手术切除和放疗,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接受手术切除均对生存预后有积极意义;放疗可降低髓母细胞瘤患儿死亡风险,但可能增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比例最高,预后较好;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相对较低,预后较差。人口统计学信息、肿瘤特征和治疗方案均为儿童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因素,手术切除可降低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其他组织学类型胶质瘤患儿的死亡风险;放疗可降低髓母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但有可能增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属WHOⅣ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亚型包括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和胶质肉瘤,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2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5~65岁高发,30岁以下者鲜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额颞叶、顶叶和枕叶,小脑和基底节极为少见,可同时累及多个脑叶。肿瘤细胞分化差,常为多形性,密度高,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  相似文献   

8.
研究背景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为低级别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好发于小脑、第四脑室顶或颅后窝,故也称为第四脑室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以病灶中含神经细胞性"菊形团"和(或)围血管假"菊形团"结构,以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分为特点。目前文献共报道约50例,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及其邻近区域,仅少数发生于第四脑室外,本文报告1例临床罕见的发生于脑实质内的RGNT病例,根据组织学检测方法分析其诊断要点,以期提高临床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12岁。因反复肢体抽搐2年伴轻微间歇性头痛1周入院。MRI显示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未累及脑室和硬脑膜,T1WI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术中可见病灶位于脑实质内伴囊性变,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手术全切除。肿瘤细胞形成小Homer-Wright样"菊形团"和围血管假"菊形团"结构,并可见典型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区域;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肿瘤细胞突触素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阴性。结论相对于经典部位,脑实质内RGNT更为罕见,术前难以明确诊断。鉴于发病部位罕见、组织学构象复杂且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临床应提高对脑实质内RGNT的鉴别诊断能力,并注意与其他具有相似组织学构象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正>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属WHOⅣ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亚型包括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和胶质肉瘤,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2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5~65岁高发,30岁以下者鲜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额颞叶、顶叶和枕叶,小脑和基底节极为少见,可同时累及多个脑叶。肿瘤细胞分化差,常为多形性,密度高,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明显的假"栅栏"样坏死和"肾小球/花蕾"样微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建立脑干肿瘤裸鼠模型.方法 将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注射到裸鼠脑桥,2.5周后行MRI扫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和神经蛋白丝(NF)的表达.结果 MRI检查显示脑干部位出现肿瘤,为长T1、长T2信号,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信号明显增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肿瘤为神经母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围绕毛细血管排列成假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显示GFAP及NF呈阴性表达,Nestin呈阳性表达.结论 SHSY5Y神经母细胞瘤可用于建立脑干肿瘤动物模型,该模型具有稳定的重复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1.
胶质肉瘤(GS)是指包含胶质母细胞瘤与肉瘤两种混合成分的罕见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2].1895 年Strobe首先将胶质母细胞瘤与肉瘤混合性肿瘤命名为胶质肉瘤,但当时未得到认可.WHO1979 年正式把由胶质和肉瘤成分组成的混合性肿瘤命名为GS,在1990 年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中,将胶质肉瘤列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变型.但因为肉瘤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所以胶质肉瘤发生颅外转移的发生率较高[3].一般中年男性多发,男女发病率约为2∶ 1.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发展,关于GS 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但合并神经纤维瘤病的报道却很少[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例以胶质母细胞瘤为临床表现的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33岁,以无明显诱因的左侧肢体抽搐发病,头部MRI显示右侧额顶叶交界区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病灶呈"花环"样强化征象,行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中切开右侧顶叶皮质2.50 cm,其下即见肿瘤组织,呈椭圆形,大小约5 cm×4 cm×3 cm,质地柔软,紫红色,边界清晰,血供丰富,分块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胶质细胞异型性增生明显,部分区域呈梭形伴大量瘤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胞核弥漫性表达P53蛋白,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25%;网织纤维染色呈阴性;分子病理学检查未检测到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基因外显子4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启动子突变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荧光原位杂交未检测到染色体1p/19q共缺失。病理诊断为(右侧顶叶)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Ⅳ级)。患者共住院15 d,出院后随访至2016年,死亡。详细追问家族史得知患者家系有肿瘤病史:其姊罹患右侧乳腺癌,其父因胃癌死亡,祖母因乳腺癌死亡,叔父因肺癌死亡,伯父因造血系统肿瘤死亡。进一步对患者胶质母细胞瘤标本和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行TP53基因检测,均未检测到突变;对冻存的血液标本行全外显子测序,TP53基因存在c.1009CT(p.Arg337Cys)杂合致病性突变,为错义突变。最终诊断为Li-Fraumeni综合征,该家系诊断为Li-Fraumeni综合征家系。结论 Li-Fraumeni综合征是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乳腺癌、骨与软组织肉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肾上腺皮质肿瘤等高肿瘤发病风险为特征,TP53基因是最常见的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3.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urs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WHOⅠ级)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WHOⅡ级)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WHOⅠ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Diffuse astrocytoma(WHOⅡ级)纤维型Fibrillary(WHOⅡ级)肥胖细胞型Gemistocytic(WHOⅡ级)原浆型Protoplasmic(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WHOⅣ级)巨细胞型胶质母细  相似文献   

14.
1993年Kleihues等确定的WHO脑肿瘤组织学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神经上皮组织肿瘤1-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1)星形细胞瘤变异型:①纤维性星形细胞瘤;②原浆性星形细胞瘤;③肥胖性星形细胞瘤(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3)胶质母细胞瘤变异型:①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②胶质肉瘤(4)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5)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6)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常伴结节性硬化)2-少突胶质细胞来源肿瘤(1)少突胶质细胞瘤(2)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3-室管膜细胞来源肿瘤(1)室管膜瘤变异型: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3)粘液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1例男性间变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男性患儿,11岁,头痛伴左上肢无力15 d。头部CT和MRI显示右侧颞叶和基底节区巨大占位性病变,提示胶质瘤。遂行右侧颞叶和基底节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呈灰黄色,质地柔软,血供丰富,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术中冰冻病理学提示低级别胶质瘤,遂分块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细胞呈多形性,由梭形和圆形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多核瘤巨细胞组成,核分裂象罕见;局部可见较成熟的神经元或节细胞分化成分,伴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间变特征,细胞密度增加,异型性明显,以圆形和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象5个/10高倍视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局灶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低级别肿瘤细胞胞质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BRAF V600E、胞质和胞核表达S-100蛋白、胞膜表达CD34,少数肿瘤细胞胞质表达突触素和非磷酸化神经丝重链SMI-32,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3%;低级别和高级别肿瘤细胞胞核均表达P53;高级别肿瘤细胞胞质表达GFAP和BRAF V600E,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30%。网织纤维染色可见肿瘤细胞周围包绕基底膜样物质。基因检测显示,低级别和高级别肿瘤均存在BRAF V600E杂合突变。结论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间变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定义为核分裂象5个/10高倍视野,属WHOⅢ级,预后较WHOⅡ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差。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胶质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尽管上述肿瘤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突变有重叠,但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各异。  相似文献   

16.
颅内含有肌肉成分的原发性肿瘤非常罕见,本文报告右桥脑小脑角模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及松果体区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各1例,含有肌肉成分的混合性肿瘤——第四脑室髓母肌母细胞瘤(Medullomyoblastoma)及左额顶叶胶质肌肉瘤(Gliomyosarcoma)各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在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蛋门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96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的手术标本,WHO分类:Ⅰ级26例,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22例;组织学分类: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瘤2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8例,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20例,多形胶质母细胞瘤10例,髓母细胞瘤12例和10例颅脑损伤内减压脑组织标本中Olig-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瘤阳性表达牢为23.08%(6/26),少突胶质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82.14%(23/28),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40.00%(8/20),多形胶质母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30.00%(3/10),髓母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75.00%(9/12)和正常脑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0.00%(6/10);Olig-2阳性率在良性(Ⅰ+Ⅱ)和恶性(Ⅲ+Ⅳ)中分别为53.70%(29/54)和47.62%(20/42),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2阳性率82.14%(23/28)和其它病理类型肿瘤阳性率38.24%(26/68)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瘤中Olig-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胶质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Olig-2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明显高表达,但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Olig-2可以作为人脑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其它类型胶质细胞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纹理分析肿瘤瘤周水肿鉴别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脑淋巴瘤(PBL)的价值。方法搜集22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胶质母细胞瘤组)和21例PBL病人(PBL组)。所有病人术前行MRI平扫、增强扫描。T1WI增强图像上,使用FireVoxel软件手动勾画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层面上的感兴趣区(ROI),测量两组纹理参数(特征向量、异质性、偏度、峰度、熵值)并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纹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组的异质性、熵值、峰度纹理参数与PB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参数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中,熵值AUC (0.903)优于峰度AUC (0.859)及异质性AUC (0.729),当熵值参数Cut-off点取3.883时,鉴别胶质母细胞瘤和PBL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86.4%、86.0%。结论纹理分析肿瘤瘤周水肿可以为胶质母细胞瘤和PBL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4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头晕、运动障碍如行走不稳等症状。MRI显示第四脑室扩张,其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病灶内少许强化。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菱形窝上方肿瘤,术中可见肿瘤分界清楚,分块切除,显微镜下未见肿瘤残留。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分别由神经元成分("菊形团"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中心呈均质淡染伴微囊形成)和神经胶质成分(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样结构)构成,"菊形团"中心和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表达突触素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样区域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二者散在表达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1.50%~2.00%。结论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为临床罕见的良性肿瘤,影像学呈边界清晰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具有两种特征性组织学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种成分均表达突触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20.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脑部恶性肿瘤,预后不良。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胶质母细胞瘤有其特殊的肿瘤免疫学特性,因此靶向免疫检查点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尚未明确。对于胶质母细胞瘤这样的免疫"冷肿瘤"而言,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其免疫原性,通过从放射治疗影响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自然杀伤T细胞免疫状态、免疫细胞激活过程这三方面探寻放射治疗支持免疫治疗的证据,以及探讨如何调整放射治疗方案,以达到与免疫治疗配合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