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Frost根据骨重建的概念创建了骨重建干预理论——序贯疗法,即在骨吸收抑制剂之后可给予刺激骨形成的药物。 目的:基于骨重建干预理论,序贯应用雌激素与辛伐他汀干预骨重建吸收期和形成期,观察其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势组与正常对照组。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正常对照组只进行下腹部皮肤单纯切开术。大鼠去势后1个月,将去势组随机分为3组:序贯组、雌激素组、去势对照组,并开始药物干预:序贯组,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 mg/kg,3 d给药1次,2周后,灌胃给予辛伐他汀5 mg/(kg•d)2周,停药5周,再应用辛伐他汀5 mg/(kg•d)灌胃2周;雌激素组,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 mg/kg,每3 d给药1次,连续用药11周;去势对照组,单纯的饲料喂养,无药物干预。11周后,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骨钙素水平。 结果与结论:各治疗组大鼠股骨骨密度、骨钙素水平高于去势对照组(P < 0.05),并且序贯组明显高于雌激素组(P < 0.05)。各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去势对照组(P < 0.05),并且序贯组低于雌激素组(P < 0.05)。说明雌激素和辛伐他汀序贯疗法可以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苏华  赵华  吴铁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1):8118-8125
背景:双参口服液由人参、丹参组成的复方,初次用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致导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 目的:通过糖皮质激素建立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观察双参口服液对大鼠骨质和骨量的干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6/09在广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及药理教研室完成。 材料:双参口服液高剂量制剂是用丹参3.6 kg,人参5 kg,加水水提2次,质量浓度为870 g/L;在此基础上稀释3倍,得到低剂量制剂,质量浓度为290 g/L。醋酸泼尼松原料药为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SPF级3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上午给予蒸馏水5 mL/(kg•d)灌胃,醋酸泼尼松组给予0.7 g/L醋酸泼尼松混悬液5 mL/(kg•d)灌胃。双参组先给予0.7 g/L醋酸泼尼松混悬液5 mL/(kg•d)灌胃后3 h,分别给双参口服液高、低剂量制剂按5 mL/(kg•d)灌胃。88 d后心脏抽血处死大鼠。 主要观察指标: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单位骨中骨矿及骨羟脯氨酸含量;检测各组大鼠左股骨骨密度;右股骨生物力学指标。 结果: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抑制大鼠体质量增长(P < 0.01),骨钙、骨羟脯氨酸含量和骨密度明显减少(P < 0.01或0.05),股骨的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和弯曲能量均减小(P < 0.01或0.05)。双参口服液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用药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 < 0.01或0.05)。 结论: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可致骨质丢失,骨密度降低,骨生物力学特性降低。双参口服液在所用剂量下具有预防醋酸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具有很好的抗排异、抗肿瘤作用。PG490-88是雷公藤甲素的提取物,能够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诱导免疫耐受。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PG490-88联合环孢素A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方法:改良法建立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40只Wistar大鼠做供体、40只SD大鼠做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雷公藤甲素组给予雷公藤甲素PG490-88 20 mg/(kg•d)灌胃。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15 mg/(kg•d)灌胃;联合治疗组:PG490-88 20 mg/(kg•d)+环孢素A 15 mg/(kg•d)灌胃。分别检测肾移植后各组1,3,5,7,14 d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和肾移植后大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2活性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3个治疗组的白细胞介素2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其中,联合治疗组低于雷公藤甲素组和环孢素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雷公藤甲素PG490-88通过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来达到免疫抑制作用,不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还能够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联合环孢素A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降低是骨丢失的早期标志。 目的:测定大鼠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活性,探讨丹参素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组和丹参素组,后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对照组和去卵巢组用蒸馏水灌胃,丹参素组用丹参素12.5 mg/(kg•d)灌胃。给药90 d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量、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性。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减少33.88%(P < 0.05),骨小梁分离度增加43.58%(P < 0.05),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变少、变弱(P < 0.05)。与去卵巢组相比,丹参素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了45.45%(P < 0.05),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增强(P < 0.05)。结果证实,丹参素能促进牙槽骨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性,防止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的丢失。  相似文献   

5.
背景:他克莫司应用于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免疫耐受已多见报道。 目的:探索他克莫司在异体肢体移植时的最佳应用剂量。 方法: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大鼠模型,移植造模后设立给予不同他克莫司剂量的0.5,1,2 mg/(kg•d)组及对照组,对大鼠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时间分别是对照组(3.43±0.79) d、0.5 mg/(kg•d)组(5.68±0.97) d、1 mg/(kg•d)组(9.13±1.17) d、2 mg/(kg•d) 组(9.61±2.38) d,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4组分别为(2.61±0.38),(1.57±0.43),(0.85±0.24),(0.71±0.19)级。移植后各给药组CD4+、CD8+检测值均明显下降,CD4/CD8比值轻度增加或在正常值范围内;对照组CD4+、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明显增加。提示,他克莫司的应用剂量在1 mg/(kg•d)时就能达到理想的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用量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背景: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仅能减轻雌激素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增强疗效,越来越引起关注。 目的:验证雌孕激素联合对去卵巢雌性SD大鼠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作用。 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仅行开关术;其余各组大鼠双侧卵巢切除。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术后给予17β–雌二醇10 μg/(kg•d) 灌饲,左炔诺孕酮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术后给予18-甲左炔诺孕酮60 μg/(kg•d)灌饲,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饲。实验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全身骨密度,截取第4腰椎进行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的测量,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 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组和左炔诺孕酮组全身骨密度、股骨质量低于假手术组、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 (P < 0.05),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和雌二醇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和左炔诺孕酮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下降(P < 0.05),骨小梁分离度增加(P < 0.05),骨矿化沉积率、骨表面积骨形成率、骨体积骨形成率和骨组织体积骨形成率增加(P < 0.05)。与卵巢切除组相比,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上升(P < 0.05),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 < 0.05),骨表面积骨形成率和骨体积骨形成率降低(P < 0.05)。雌二醇+左炔诺孕酮组和雌二醇组上述指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果证实,17β-雌二醇和左炔诺孕酮联合应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率,且无明显抑制骨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司坦唑醇能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目前还没有报道显示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如何,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也未见报道。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复方司坦唑醇组。除正常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两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正常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灌胃给予溶剂对照,复方司坦唑醇组灌胃给予司坦唑醇0.54 mg/(kg•d)+吡拉西坦432 mg/(kg•d),连续14周。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 结果与结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显示,复方司坦唑醇可有效预防D-半乳糖对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显微结构的破坏,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骨量丢失的作用不大,可抑制D-半乳糖大鼠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早期的影响尚存争议,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 方法:将50只雌性12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骨折组、去卵巢组、去卵巢+骨折组及治疗组,后3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备去卵巢模型,骨折模型于去卵巢后4周制备,为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治疗组在去卵巢及骨折基础上灌胃给予仙灵骨葆250 mg/(kg•d)。给药3周,取去卵巢+骨折组、骨折组和治疗组大鼠骨折侧标本行X射线摄像仪摄片后,测量其骨密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计数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痂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去卵巢处理后大鼠的骨密度、计算机X射线摄像仪摄片评分显著降低(P < 0.05),仙灵骨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去卵巢后骨折大鼠的骨密度及X射线摄像仪摄片评分,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仙灵骨葆可提高去卵巢后骨折大鼠骨痂组织的血管数量(P < 0.05),但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无影响。提示,去卵巢后大鼠骨折早期愈合过程延迟,仙灵骨葆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早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背景:临床上常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文献报道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会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但其究竟如何影响肝肾组织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肝肾组织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8-0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8月龄雌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300~32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双氯芬酸钠先骨折后药物组和双氯芬酸钠先药物后骨折组,每组8只。 方法:大鼠卵巢去势后饲养3个月,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组。生理盐水组和先骨折后药物组先进行双侧股骨中段骨折造模,再分别灌注生理盐水10 mL/(kg•d)和双氯芬酸钠5 mg/(kg•d)。1次/d,共3周;先药物后骨折组先灌注双氯芬酸钠5 mg/(kg•d)3周,再进行骨折造模。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骨折后2,3,4,6周摘取肝脏和双侧肾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学观察。 结果:双氯芬酸钠先骨折后药物组肾小球炎症反应;肾小管管腔扩张,上皮细胞水肿,细胞核消失,小管变性坏死,管腔内出现白细胞及细胞碎片和药物结晶;肾间质充血,炎症细胞浸润。双氯芬酸钠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部分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症反应;中央静脉和肝窦隙淤血。双氯芬酸钠先药物后骨折组同样造成肝肾组织损害,持续3周左右。 结论:双氯芬酸钠对骨质疏松性大鼠的肝肾组织有一定损害,尤其是肾脏组织。长时间应用双氯芬酸钠造成的肝肾组织损害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初步得到临床认证。 目的:观察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特异性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与固本颗粒胶囊干预的影响。 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以烟熏及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的方式建立COPD模型。造模 29 d,泼尼松组、固本颗粒胶囊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醋酸泼尼松 1.04 mg/(kg•d),固本颗粒胶囊0.47,0.94 g/(kg•d),1次/d,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显著增强(P < 0.05)。药物干预后,COPD大鼠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有所降低;其中,醋酸泼尼松的作用最为显著,固本颗粒高剂量次之,低剂量最弱。说明固本颗粒胶囊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缓解COPD大鼠的临床表现,改善气道重塑,纠正COPD大鼠体内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骨脆性的决定因素,因此骨超微结构的改变可以更直接反映骨质疏松情况。 目的:观察阿伦磷酸钠对糖皮质激素作用下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选取3.5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给予皮下注射甲泼尼龙3.5 mg/(kg•d),诱导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干预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阿伦磷酸钠 1.2 mg/kg灌胃。实验期9周后,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骨小梁数目较其他各组减少且骨小梁变细、易断裂,微损伤增多,立体网状结构破坏;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吸收面减少,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排列规律紧凑、走向清晰。提示阿伦磷酸钠能有效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具有对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骨超微结构;扫描电镜;阿伦磷酸钠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bone loss between the lumbar spine and the femur after ovariectomy in rats.

Methods

Twenty-four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underwent a sham operation (the sham group) or bilateral ovariectomy (the ovariectomized group). Four and eight weeks after operation, six rats from eac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uthanized. Serum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including osteocalc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which are sensitive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formation, and the telopeptide fragment of type I collagen C-terminus (CTX), which is a sensitive biochemical marker of bone resorption, were analyzed. Bone histo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4th lumbar vertebrae and femur were determined b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Results

Ovariectomized rats were found to have higher osteocalcin, ALP and CTX levels than sham controls. Additionally, 8 weeks after ovariectomy in the OVX group, serum levels of osteocalcin, ALP and CT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4 weeks after ovariectomy. Bone loss after ovariectomy was more extensive in the 4th lumbar spine compared to the femur. Bone loss in the 4th lumbar spine was mainly caused by trabecular thinning, but in the femur, it was mainly caused by trabecular eliminatio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different patterns of bone loss between the 4th lumbar spine and the femur in ovariectomized rats. Therefore, when considering animal models of osteoporosis, it is important that bone sit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3.
背景: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一直备受争议,其对幼年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影响的文献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氟化钠对幼年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SPF级的2月龄SD大鼠共90只,雌雄各半,被随机分成9组:对照组(幼年组、成年组、长期组)和用药组(幼年高氟组、幼年低氟组、成年高氟组、成年低氟组、幼年长期高氟组、幼年长期低氟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用药组分别按相应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氟化钠灌胃。实验结束后,大鼠被异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心脏取血处死大鼠。取大鼠左侧股骨进行三点弯曲力学试验,观察氟化物对幼年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和刚度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与幼年对照组相比,幼年高氟组股骨的最大载荷和刚度分别下降13.18%和13.61%(P < 0.05),幼年低氟组的两项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长期高氟组相比,幼年高氟组的最大载荷和刚度分别下降17.22%和17.17%(P < 0.05);长期低氟组的最大载荷和刚度分别增加了18.33%和19.15%(P < 0.05);成年高氟组和成年低氟组的最大载荷和刚度也有明显增加(P < 0.05)。提示幼年大鼠对高剂量的氟化物更为敏感,高剂量的氟化物可降低大鼠的骨质量,随着氟化钠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表现出对生长期大鼠骨质量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阿仑膦酸钠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模型组及阿仑膦酸钠组于卵巢切除后4周进行右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克氏针固定。阿仑膦酸钠组建模后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 结果与结论:骨折造模后3及6周,阿仑膦酸钠组右股骨整体骨密度和远段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 < 0.01),与模型组相比,阿仑膦酸钠组骨折端骨痂体积大、骨痂数量多,软骨性骨痂向骨性骨痂转换过程延迟,骨折愈合过程减慢,破骨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 < 0.05)。结果证实,阿仑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仑膦酸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使骨痂钙化过程减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忻  郭征  李靖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3):6439-6442
背景:脊髓损伤及制动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目的:建立胸髓横断大鼠动物模型,建立大鼠失用性萎缩模型,观察及比较大鼠胸髓损伤大鼠和失用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改变。 设计、时间及地点: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8/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48只4月龄雌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制动组、脊髓损伤组。 方法:脊髓损伤组及对照组大鼠麻醉后行T10椎板切除,脊髓损伤组用锐刀横切脊髓,对照组则仅进行椎板切除术而不干预脊髓,制动组大鼠左下肢用小夹板固定后绷带悬吊,室温下分笼饲养,标准大鼠饲料,自由饮水、摄食。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6周检测大鼠腰4椎体、肱骨近端、股骨远端、骨盆 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周,脊髓损伤组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显著下降(P < 0.05);术后6 周,股骨远端、骨盆骨密度显著下降(P < 0.01,P < 0.05),两组肱骨近端、腰椎骨密度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周,制动组大鼠股骨远端、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6 周,股骨远端、腰椎骨密度降低(P < 0.05)。制动组与对照组肱骨近端、骨盆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6周,脊髓损伤组骨盆、股骨远端骨密度低于制动组 (P < 0.05),腰椎骨密度高于制动组 (P < 0.05)。术后3周,脊髓损伤组及制动组大鼠腰椎、肱骨近端及骨盆最大载荷、结构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6周,脊髓损伤组股骨远端最大载荷、结构刚度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P < 0.01),肱骨近端及腰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脊髓损伤及制动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变化不同,即两种骨质疏松所发生的部位不同,即使同一部位发生骨质疏松,发生的程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is study describes a method for inducing osteopenia using bilateral ovariectomy (OVX), which caus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rats.

Methods

Twenty-five 10-week-old fe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used. Five rats were euthanized after two weeks, and BMD was measured in their femora. The other 20 rats were assigned to one of two groups : a sham group (n = 10), which underwent a sham operation, and an OVX group (n = 10), which underwent bilateral OVX at 12 weeks of age. After six weeks, five rats from each group were euthanized, and BMD was measured in their femora. The same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in the remaining rats form each group eight weeks later.

Results

The femur BM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ix-week OVX group than in the six-week sham group, and in the eight-week OVX group than in the eight-week sham group.

Conclusion

Bilateral OVX is a safe method for creating an osteopenic rat model.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MD appears six weeks after bilateral OVX.  相似文献   

17.
背景:现已发现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有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且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目的:拟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去神经大鼠失用性骨质疏松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05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动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2月龄SD雄性大鼠50只,体质量(180.2±10.2)g,用于建立失神经失用性骨质疏松模型。 方法:50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不切除坐骨神经和股神经,每天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均切除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去神经组每天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被动运动组每天用自行设计的被动训练仪按设定的节奏和运动量对其患肢进行被动运动;神经生长因子组注射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2 U/(kg?d);被动运动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组被动运动方式和注射方式分别同被动运动组和神经生长因子组。 主要观察指标:30 d 后取材,剥离右侧股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包括最大载荷、破断载荷、结构刚度、能量吸收,弹性模量、极限强度、最大应变。 结果:5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假手术组相比,去神经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 < 0.01);被动运动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下降(P < 0.05);被动运动组、神经生长因子组最大载荷、结构刚度、弹性模量均降低(P < 0.05)。与去神经组相比,被动运动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组除能量吸收和极限强度指标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均明显偏高(P < 0.01)。 结论:去神经后骨失去肌肉应力作用,股骨力学性能下降,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