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NBP低剂量预处理组(低剂量组)、NBP中剂量预处理组(中剂量组)和NBP高剂量预处理组(高剂量组),每组24只大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20 mg/kg、40 mg/kg、80 mg/kg NBP预处理。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免疫印迹法检测5-HT蛋白水平。结果 NBP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低剂量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中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BP低、中、高剂量组的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5-HT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缺血海马半暗带区5-HT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分子蛋白水平上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①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组(MCAO)、异丙酚低剂量组(Pro-D,50mg·kg~(-1))、异丙酚高剂量组(Pro-H, 100mg·kg~(-1)),每组12只;②Longa法制备大鼠中动脉阻塞血供2h,再灌注24h模型。异丙酚组于再灌注前1h注射异丙酚、Sham组与MCAO组注射生理盐水;③再灌注结束后测试行为学,取脑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检测大脑梗死面积,使用试剂盒与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因子及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导致大鼠脑部局部梗死;②异丙酚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并减少梗死面积;③异丙酚能够有效降低中动脉缺血造成的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活性氧水平升高;④分子蛋白水平上,MCAO造成与神经血管再生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降低CLESR1和VEGF蛋白表达,此外,MCAO造成与神经凋亡相关的TRPM7通道蛋白激活,增加Caspase-3蛋白剪切,降低Bcl-2/Bax表达比例;⑤异丙酚预处理有效升高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CLESR1蛋白和VEGF蛋白的表达,且显著降低了TRPM7蛋白激活,抑制了Caspase-3蛋白剪切。结论局灶性脑缺血使用异丙酚预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涉及升高CELSR1、VEGF蛋白表达以增加神经血管再生,抑制TRPM7蛋白激活以减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期间断低压缺氧预处理对MCAO手术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损伤侧皮质、海马CA1区H3R17me2的表达。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假手术组(SC组,12只)、单纯缺氧预处理组(HPC组,12只)、单纯梗死组(MCAO组,12只)、缺氧预处理后梗死组(HM组,12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病理模型;Z-Longa评分及尼氏染色观察神经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H3R17me2蛋白在梗死侧皮质及海马CA1区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3R17me2在梗死侧皮质的表达。结果在损伤侧皮质及海马CA1区,与MCAO组相比,HM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P0.05),神经元损伤较轻,残存神经元增多,H3R17me2表达下调(P0.05)。结论短期间断低压缺氧预处理可减少MCAO手术后局灶性缺血带来的神经损伤,H3R17me2蛋白可能参与了HPC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氧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组。连续吸入 8%O2 +92 %N2 3h作缺氧预处理 ,12h后再经插线左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 ,到相应时间点后观察缺氧预处理对MCAO大鼠的行为、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氧预处理组大鼠的行为明显改善 ,脑伊文思蓝 (EB)含量、脑含水量 (P <0 0 5 ) ,脑梗死体积缩小。结论 低氧预处理降低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 ,抑制脑水肿 ,缩小梗死体积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协同体(EGFC)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急性期的作用,为其临床转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低剂量EGFC组(2μg)、中剂量EGFC组(20μg)、高剂量EGFC组(200μg)。制备MCAO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3 h后腹腔给药,24 h后处死,采用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计算湿干比; ELISA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MCAO组相比,不同剂量EGFC组梗死体积均减小,当给予EGFC 200μ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MCAO组相比,不同剂量EGFC组脑组织含水量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LISA检测炎性因子,与Sham组相比,MCAO组和低剂量EGFC组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MCAO组相比,中、高剂量EGFC组3种炎症因子的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低剂量EGFC组相比,中、高剂量EGFC组3种炎症因子的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 EGFC对MCAO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保护作用也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3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XB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CAO组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24h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 <0.01);BIP组较MCAO组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XBP-1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P-选择素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GBE低剂量组和GBE高剂量组;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GBE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30min分别给予相应剂量GBE腹腔注射,缺血再灌注组相同时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h后大鼠脑组织P-选择素表达、MPO活性变化;并进行TTC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及GBE高、低剂量组P-选择素表达和MPO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GBE高、低剂量组P-选择素表达及MPO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GBE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减少更显著(P<0.05);(2)GBE高、低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09.2±9.34)mm3、(132.0±15.41)mm3和(191.6±10.92)mm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GBE高、低剂量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GBE高剂量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组。结论GBE通过减少P-选择素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缩小脑梗死体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并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给予丁苯酞80 mg/kg灌胃,1次/d;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灌胃7d后,采用Zea Longa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RT-PCR法测定脑组织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 mRNA、C/EBP同源蛋白(CHOP) mRNA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梗死灶;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结论 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10)、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n=60)、缺血预处理组(BIP组,n=60),MCAO组和BIP组又分别分为再灌注2 h、6 h、12h、24 h、48 h、72 h 6个亚组,每亚组10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IP组在缺血前24h给予10 min的预缺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IF-1α、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存活素的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SO组比较,MCAO组和BIP组各时间点亚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及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CAO组比较,BIP组各时间点亚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及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在MCAO组和BIP组中,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及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含量均在再灌注24 h时达到最高峰(均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HIF-1α、存活素表达上调,这或许与脑缺血耐受的产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对局灶性脑缺血(Focal Cerebral ischemic,FCI)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白芍总甙低、高两个剂量组,采用RT-PCR法检测缺血灶周围脑组织TLR4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理盐水组TLR4基因相对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白芍总甙中高剂量组TLR4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生理盐水组大鼠缺血灶周围脑组织TLR4基因高表达,白芍总甙对TLR4表达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丁苯酞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损伤过程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MCAO组、NBP组。通过改良经典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缺血1.5 h,1 h后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或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再灌注24 h后,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处死取脑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COX6A2、NNT、UCP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MCAO组(5.60±0.51)相比,NBP组(10.60±0.81)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P 0.05)。与MCAO组梗死体积百分比(27.92±1.31)相比,NBP组(21.72±1.10)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 0.05)。与MCAO组相比,NBP组的COX6A2和UCP3蛋白的表达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 0.05),而NBP组的NNT蛋白在线粒体内表达明显增高(P 0.05)。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体积。丁苯酞注射液抑制COX6A2和UCP3,促进NNT的表达,从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对侧皮层GABAA受体α1和γ2亚基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分为MCAO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7、30d和6月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中梗死对侧皮层GABAA受体α1和γ2亚基的表达水平。结果 MCAO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在缺血再灌注7d时GABAA受体α1和γ2亚基在梗死对侧皮层各个脑区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30d和6个月时α1、γ2亚基在梗死对侧皮层各个脑区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MCAO再灌注后梗死对侧皮层GABAA受体α1和γ2亚基发生了泛发而长效的变化,这种变化提示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远期GABAA受体可能出现了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从而为进一步阐释脑缺血和GABAA受体间的关系,理解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的相关病理生理学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lα)及其靶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4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40只)、预缺血+再缺血组(IP+MCAO,40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预缺血10 min),分别在预缺血后1 d、3 d、7 d、14 d、21 d进行再次缺血2 h再灌注22 h,然后取脑组织进行脑梗死体积测量和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lα与EPO蛋白的表达。结果 ⑴IP+MCAO组中1 d、3 d、7 d亚组的梗死体积与SS+MCAO各对应亚组相比明显减小;⑵IP+MCAO组1 d、3 d、7 d亚组中HIF-lα蛋白表达与SS+MCAO各对应亚组相比明显增高;IP+MCAO组3 d、7 d亚组中EPO蛋白表达与SS+MCAO各对应亚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 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内源性HIF-lα及EPO蛋白表达增加参与脑缺血耐受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联合秋水仙碱对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及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预缺血及假手术 3个组 ,分别在 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前 3天给予 10分钟的预处理、药物加预处理或假手术 ,MCAO后 2 4小时处死 ,比较各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及HSP70的表达。结果 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和梗死体积缩小较预缺血组更为明显 ,HSP70表达亦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秋水仙碱可增强预缺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 ,上调HSP70表达 ,二者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和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预缺血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 ,前两组分别在 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 (MCAO)前 3天给予10分钟的预缺血或假手术 ,MCAO后 2 4小时处死 ,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 3天的假手术 ,比较各组梗死体积及HSP70的表达。结果 预缺血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少 5 2 5 4 % (P <0 0 1) ,HSP70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 (P <0 0 1)。结论  10分钟大脑中动脉预缺血可有效诱导缺血耐受 ,增加HSP70表达。HSP70表达上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激活转录因子4 (ATF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3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l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CAO组12hATF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较MCAO组ATF4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ATF4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以及IgG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厄贝沙坦灌胃预处理SD大鼠,连续21d后用改良Longa法建立CIR模型,分别于缺血90 min再灌注2 h和48 h后测定其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应时间点IgG及AQP4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及CIR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中,CIR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最高,其次是厄贝沙坦低剂量组,然后是厄贝沙坦高剂量组,假手术组最低(P<0.05~0.01).再灌注2 h时,各组大鼠脑组织Ig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48 h时,CIR对照组大鼠脑组织IgG表达最高,其次是厄贝沙坦低剂量组,然后是厄贝沙坦高剂量组,假手术组最低(P<0.05~0.01).再灌注2 h时,各组中厄贝沙坦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最多,然后是厄贝沙坦低剂最组与CIR对照组,假手术组最少(均P<0.01);再灌注48 h时,各组中厄贝沙坦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最多,其次是CIR对照组,假手术组最少(均P<0.01).结论 厄贝沙坦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CIR大鼠脑组织AQP4的表达以减少其脑组织含水量和IgG表达,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ZO-1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ZO-1 mRNA表达。结果 EPO预处理能够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P<0.01),并显著上调缺血脑组织中Z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EPO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ZO-1的表达,降低BBB通透性,这可能是EPO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组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NBP低剂量组(NBPⅠ组)、NBP中剂量组(NBPⅡ组)、NBP高剂量组(NBPⅢ组),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反映脑水肿程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反映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MP-9及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NBP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可明显降低脑含水量及EB含量,MMP-9表达显著减少,TIMP-1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NBPⅡ、Ⅲ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BP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MMP-9/TIMP-1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