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类型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200例HSPN患儿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同时测定免疫相关指标.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并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型103例(51.5%)最多,肾病综合征型40例(20%)次之,急性肾炎型24例(12%)、单纯性血尿型或蛋白尿型20例(10%),急进性肾炎型8例(4%),慢性肾炎型5例(2.5%);肾脏病理分级以Ⅱ、Ⅲ级最多.有7例临床分型轻而病理分级为Ⅲ、Ⅳ级,有6例临床分型重,而病理分级为Ⅰ、Ⅱ级;免疫病理分型以 IgA + IgM沉积型最多(36%),其次为IgA + IgG + IgM沉积型(33%).随访0.5 ~ 5年,平均2.8年.结论 儿童HSPN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的程度不完全一致,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存在不平行性;病理级别Ⅲ级以下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Ⅲ级以上,随着HSPN病理分级增高,临床治疗困难增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疗效肯定;经0.5 ~ 5年随访总体预后良好,有少部分患儿进入终末期肾病,尽快尽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95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分析,阐明其临床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对HSPN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及病理分级,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型(27.4%)、蛋白尿+血尿型(24.2%)多见,病理分级以Ⅲb(42.1%)最多见;②尿检正常者可见肾脏病理改变。尿检正常型、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型以及血尿和蛋白尿型病理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型以及血尿和蛋白尿型病例,病程越长病理分级也越重(P<0.05);④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G+IgM(58%)同时存在比例最高;病理分级越重,病程越短,IgA+IgG+IgM比例越高。结论:HSPN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型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临床症状与病理不一定平行,尿检正常者病理改变也很明显,病程越长,病理改变呈加重趋势。免疫复合物沉积为IgA+IgG+IgM的病理改变相对较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29-132]  相似文献   

3.
儿童紫癜性肾炎18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南京儿童医院行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过敏性紫瘕性肾炎病例180例,对其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的综合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41.67%)最多见,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型(23.33%);病理分级以Ⅲa级(43.33%)最多见.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类型分级重于其他临床类型(P<0.05).有白细胞尿型的病理分级重于无白细胞尿型(P<0.01).免疫病理分型以IgA+IgM沉积型最多(37.78%),其次为IgA+IgG+IgM沉积型(34.44%).不同免疫复合物沉积类型之间在病理类型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临床症状与病理不一定平行,24h尿蛋白定量正常的微量蛋白尿型病理改变也很明显;非感染性白细胞尿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而免疫复合物沉积类型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5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根据不同的条件分组进行网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中以血尿和蛋白尿最多,为22例(40.0%);肾病综合征型次之,16例(29.1%);单纯性蛋白尿或单纯性血尿型、急性肾炎型和急进性肾炎型占少数,分别为6例(10.9%)、4例(7.3%)和1例(1.8%).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上较无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易有肾病水平蛋白尿(P<0.05).伴肉眼血尿患儿比镜下血尿者易出现肾病综合征(P<0.05).根据ISKDC标准,HSPN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多,分别为27例(49.1%)和16例(29.1%).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IgG+IgM型为32例(58.2%),伴C3沉积41例(74.6%),病理分级主要在Ⅲ级以上.免疫沉积类型、C3沉积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型或单纯性蛋白尿型的HSPN病理损害较轻,7例(58.3%)为Ⅱ级;血尿和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多见,分别为12例(54.5%)和5例(22.7%);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分级多见Ⅲ级以上,为10例(62.5%).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及肾病综合征型为主,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常见,免疫沉积物类型与C3沉积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HSPN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消化道受累程度越重,出现蛋白尿的比例越高;肉眼血尿与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经本院肾脏病理室确诊为IgA肾病的9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61,发病年龄(10.6±2.9)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见(40.2%),其次为孤立性血尿(30.9%),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最多见(29.9%),组织分级以Ⅲ级改变为主(52.6%),免疫荧光分型以IgA+IgM型多见(45.4%)。将临床表现由轻到重分为孤立性血尿、血尿蛋白尿、肾病及肾炎综合征3组,病理改变分为Ⅰ~Ⅱ级、Ⅲ级、Ⅳ~Ⅴ级3个级别,行双向有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1,P=0.395);将免疫病理分为单纯IgA沉积型与复合沉积型2组,其临床表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1,P=0.015)。结论儿童IgA肾病以学龄期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与免疫病理分型相关,单纯IgA沉积者临床表现较轻。临床分型与组织分级间未发现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5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996~2005年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儿55例进行详尽的临床病理分析。本组男35例,女20例,发病年龄2~16岁,平均9岁,占同期肾活检的10.5%。结果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占30.9%、孤立性血尿占25.5%、血尿蛋白尿占23.6%、急性肾炎综合征占18.2%、慢性肾炎综合征占1.8%;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61.8%),其次为Ⅳ级(21.8%)和Ⅱ级(12.7%),Ⅰ级仅占3.6%;免疫病理分型IgA IgM IgG( C3)型占45.5%,IgA IgM( C3)型30.9%,IgA单独沉积21.8%,满堂亮者1.8%。双向有序χ2检验表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线性关联,伴蛋白尿者病理改变较重;且临床表现与免疫病理分型间也具有一定相关性,孤立性肉眼血尿患儿中,以IgA型较多见,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儿中,IgA IgM IgG( C3)型最多见。对其中24例平均随访39个月,除1例孤立性血尿尿检无改变,1例血尿蛋白尿蛋白尿好转血尿无改善外,其他患儿均明显好转,仅有轻微血尿或微量蛋白尿。结论儿童原发性IgAN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关联。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炎综合征者病理改变较重,以Ⅲ、Ⅳ级为主,而孤立性血尿者病变较前者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HSPN患儿8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多数HSPN发生于紫癜病程2个月内,89例患儿的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41.6%)、肾病综合征型(27.0%)、孤立性蛋白尿型(21.3%)多见,而三者的病理分级均以Ⅲ级多见,分别占67.6%、70.8%、73.7%。不同临床分型紫癜肾患儿病理分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88,P=0.000)。2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与68例无消化道出血患儿的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P=0.046),有消化道出血患儿的病理分级多为Ⅲ级和Ⅳ级,而无消化道出血患儿多为Ⅱ级和Ⅲ级。免疫复合物分型以Ig A+Ig M沉积最多(40.45%),不同免疫复合物分型的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N患儿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相关,病理分级以Ⅱ和Ⅲ级多见,合并消化道出血者病理分级较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303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特点及免疫分型。结果共纳入303例患儿,男196例(60.7%),女107例(35.3%),平均(10.2±2.4)岁,55.8%的患儿病前有诱因。临床分型中以孤立性血尿型占首位(199例),其次分别为血尿和蛋白尿型(31例)。临床分型中,病理改变总体以Ⅱ级为主;除慢性肾炎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M+IgG为主和急进性肾炎型以IgA+IgG、IgA+IgM+IgG为主外,其余各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均以IgA+IgG为主。病理分级中,Ⅰ级以IgA型最多,Ⅱ、Ⅲ级以IgA+IgG型最多,而Ⅳ、Ⅴ级以IgA+IgM+IgG型最多。牛津分类病理类型以M0E0S0T0C0最多见,1/3的患儿出现两种及以上病变。孤立性血尿型中M0E0S0T0C0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血尿蛋白尿型、急性肾炎型、孤立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中,非M0E0S0T0C0占大多数,肾病综合征型和急进性肾炎型中,所有病例均为非M0E0S0T0C0。Lee氏病理分级中Ⅰ级和Ⅱ级的病理改变均以M0E0S0T0C0为主,随着级别的增高,非M0E0S0T0C0所占的比例上升,Ⅳ级和Ⅴ级的所有患儿的病理改变均为非M0E0S0T0C0。结论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孤立性血尿型者居多,以病理类型Ⅱ级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与病理类型相关,级别高者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M+IgG型多见,Lee氏病理分级与牛津分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IgA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病理改变对指导治疗与控制其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9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79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107例,38.4%),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型(69例,24.7%),孤立性蛋白尿型(40例,14.3%),孤立性血尿型(29例,10.4%),急性肾炎型(21例,9.3%),急进性肾炎型(8例,2.9%),慢性肾炎型(5例,1.8%)。根据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标准,279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多,分别为133例(47.7%)和109例(39.1%),血尿和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以Ⅱ级(61例,57.0%)和Ⅲ级(35例,32.7%)多见,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41例,59.4%)。免疫病理分型以IgA+IgM沉积型多见(108例,38.7%),IgA+IgM+IgG沉积型次之(86例,30.8%)。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改变相对较重(X^2=35.989,P〈0.05),免疫病理分型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及肾病综合征型为主,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常见,但临床症状与病理损伤的程度不完全一致,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改变相对较重。应根据临床类型和病理分级制定治疗计划,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病理与预后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收住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SPN患儿40例,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病理分级中I级14例(35.0%)、Ⅱ级13例(32.5%)、Ⅲa级6例(15.0%)、Ⅲb级3例(7.5%)、Ⅴ级1例(2.5%)、Ⅵ级3例(7.5%)。其中临床分型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为25例(62.5%),临床分型越重,病理分级亦越重(P0.05)。皮疹出现次数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χ2=5.1673,P0.05)。单纯Ig A沉积型22例(55.0%)、Ig A+Ig G型8例(20.0%)、Ig A+Ig M型5例(12.50%),Ig A+Ig G+Ig M型5例(12.50%)。HSPN肾小管间质病变(+)级32例,(++)级4例,(+++)级3例,(++++)级1例,肾小管间质病变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r=0.50119,P0.05)。随访临床治愈30例(75.0%)、轻微尿异常8例(20.0%)、活动性肾脏病2例(5.0%),无肾功能不全患儿。免疫复合物沉积类型与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25,P0.05)。HSPN患儿病理分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和预后均为正相关(r=0.55826、0.56697,P0.05)。结论儿童HSPN皮疹反复发作多次,应警惕肾脏损伤。病理分级、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预后正相关,尽早肾活检对了解肾脏病变情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病理分级、免疫荧光分型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 1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HSPN的住院病例72例,对其进行病理分级和免疫荧光分型,并在电镜下观察足细胞损伤情况;分析足细胞损伤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病理分级集中在Ⅱ级和Ⅲ级,其中病理分级为Ⅱ级的患儿34例(占47.2%),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儿38例(占52.8%).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情况:足突广泛融合21例,足突节段融合35例和无足突融合11例.5例电镜下未见肾小球.足突广泛融合患儿病理分级为Ⅲ级者较足突节段融合、无足突融合者多.足突广泛融合患儿中免疫荧光分型以IgA+ IgM+ IgG型最多;足突节段融合患儿中免疫荧光分型以IgA+ IgG型较多,无足突融合患儿中免疫荧光分型以单纯IgA型最多.结论 儿童HSPN的肾小球病理改变除系膜细胞的增生外,还存在足细胞损伤的情况,足细胞损伤情况越重病理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对本院2005年5月-2011年8月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N的7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特点及免疫分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1岁5个月~17岁[(8.99±2.94)岁];入院时病程2 d~9 a(平均12.86个月)。临床以血尿起病者58例(包括38例肉眼血尿及5例伴水肿者),以单纯水肿起病者12例,以蛋白尿起病者2例。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型28例(38.89%)、孤立性血尿型19例(26.39%)、血尿和蛋白尿型13例(18.05%)、急性肾炎型10例(13.89%)、孤立性蛋白尿型2例(2.78%)。病理改变: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40例,局灶增生型肾炎25例、毛细血管内增生型肾炎6例、新月体型肾炎1例。其中伴新月体形成者17例(占23.61%)。免疫组织化学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沉积。沉积类型为满堂亮型1例、IgA+IgG+C32例、IgA型8例、IgA+IgM+IgG+C3型17例、IgA+IgM+C3型44例。结论 IgAN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其病情轻重与起病形式无关。病理表现以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为主,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复合型为主。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及血尿和蛋白尿型者病理较重,应尽早行肾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儿童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29例伴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依受新月体累及的肾小球比例分组比较,≥50%(A组),9例;<50%(B组),20例.结果 (1)临床方面29例均有血尿+蛋白尿,尿蛋白≥1 g/24 h 者22例(76%)和肉眼血尿86%,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者均不及半数.A组以肾病综合征和急进性肾炎为主,持续性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均较B组明显(P<0.05).B组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者65% .(2)病理方面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5%~85%, A组为52%~85%(其中新月体型IgA 肾病10%),B组5%~40%,以细胞性为主.均有系膜增生和小管-间质病变,球囊粘连易见. 两组比较A组系膜增生严重、小球硬化和小管灶状萎缩明显(P<0.05),B组球囊粘连多见(P<0.05).(3)免疫荧光均有IgA+IgM+C3沉积,合并IgG沉积者18例(62%),其中5例(17%)为"满堂亮"(A组占4例).未见一例单纯IgA沉积.结论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临床均有血尿合并蛋白尿,以持续性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为主;以弥漫性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易见球囊粘连和小管-间质病变;沉积物以IgA+IgM型或IgA+IgM+IgG型多见,部分呈"满堂亮";较一般型IgA肾病临床、病理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科住院、有肾活检病理报告、年龄<18周岁的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1例HSPN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23例、女148例,中位年龄10(2~18)岁。①85.4%患儿于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出现尿检异常。紫癜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者占37.5%,紫癜伴关节、肌肉症状者占21.6%,紫癜伴消化道症状者占20.2%。②临床分型:血尿加蛋白尿型占78.4%,肾病综合征(NS)型占15.1%,单纯性蛋白尿型和单纯性血尿型各占3.2%。NS型(12.5%,7/56)较血尿加蛋白尿型(3.8%,11/291)中肉眼血尿比例较高(χ2=28.4,P<0.01)。有消化道症状者(45.8%,98/214)较无消化道症状者大量蛋白尿的比例高(40.1%,63/157)(χ2=15.6,P<0.001)。③光学显微镜分级以Ⅲ级最多(74.9%),其中Ⅲa和Ⅲb型各占46.6%和28.3%,其次为Ⅱ型(21.3%)。免疫荧光分型以IgA型最多(83.3%)。④临床分型与光学显微镜分级(r=0.264,P<0.001)和肾小管病理分级(r=0.246,P<0.001)、光学显微镜分级与肾小管病理分级(r=0.366,P<0.001)、新月体的比例与24 h尿蛋白量(F=3.980,P=0.001)均有相关性。结论儿童HSPN临床以血尿加蛋白尿型最常见,病理以Ⅱ级和Ⅲ级多见。临床与病理、消化道症状与大量蛋白尿、NS型和肉眼血尿、肾小管病变程度与病理分型、新月体含量与24 h尿蛋白水平等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科住院、有肾活检病理报告、年龄<18周岁的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1例HSPN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23例、女148例,中位年龄10(2~18)岁。①85.4%患儿于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出现尿检异常。紫癜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者占37.5%,紫癜伴关节、肌肉症状者占21.6%,紫癜伴消化道症状者占20.2%。②临床分型:血尿加蛋白尿型占78.4%,肾病综合征(NS)型占15.1%,单纯性蛋白尿型和单纯性血尿型各占3.2%。NS型(12.5%,7/56)较血尿加蛋白尿型(3.8%,11/291)中肉眼血尿比例较高(χ2=28.4,P<0.01)。有消化道症状者(45.8%,98/214)较无消化道症状者大量蛋白尿的比例高(40.1%,63/157)(χ2=15.6,P<0.001)。③光学显微镜分级以Ⅲ级最多(74.9%),其中Ⅲa和Ⅲb型各占46.6%和28.3%,其次为Ⅱ型(21.3%)。免疫荧光分型以IgA型最多(83.3%)。④临床分型与光学显微镜分级(r=0.264,P<0.001)和肾小管病理分级(r=0.246,P<0.001)、光学显微镜分级与肾小管病理分级(r=0.366,P<0.001)、新月体的比例与24 h尿蛋白量(F=3.980,P=0.001)均有相关性。结论儿童HSPN临床以血尿加蛋白尿型最常见,病理以Ⅱ级和Ⅲ级多见。临床与病理、消化道症状与大量蛋白尿、NS型和肉眼血尿、肾小管病变程度与病理分型、新月体含量与24 h尿蛋白水平等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儿童IgA肾病(IgAN)和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国内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初治的诊断明确的IgAN和HSPN患儿,临床和病理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标准。截取患儿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最终诊断临床和病理分型。结果 共纳入IgAN患儿255例,HSPN患儿212例。IgAN肾病综合征型45.5%、血尿和蛋白尿型41.2%、急性肾炎型11.0%、急进性肾炎型2.4%,无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HSPN血尿和蛋白型42.0%、肾病综合征型39.2%、急性肾炎型12.3%、孤立性血尿型5.7%、急进性肾炎型0.9%,无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除了孤立性血尿型(因IgA肾活检标准未包括外),其余临床分型IgAN和HS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均以Ⅲ型(分别为52.4%~53.6%和51.8%~53.9%)和Ⅱ型(分别为35.3%~36.2%和34.6%~36.3%)最为常见,不同临床分型间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9.1%~100%和97.6%~100%,不同临床分型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依据和标准有待商榷,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242例HSPN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HSPN临床分型最常见为血尿和蛋白尿型(135例,55.79%);病理分型主要集中在Ⅱ和Ⅲ型。不同临床分型HSPN患儿的病理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0.46,P0.001);尿检正常型的病理分型最轻,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型的病理分型以Ⅱ型较多,血尿和蛋白尿型以Ⅲa型较多,而肾病综合征型以Ⅲb型较多。肾穿时病程长短在不同临床(H=0.02,P0.05)及病理分型(H=2.08,P0.05)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不同病理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Ig A、补体C3水平以及血小板计数在不同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间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PN患儿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儿童IgA肾病(IgAN)和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国内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初治的诊断明确的IgAN和HSPN患儿,临床和病理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标准。截取患儿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最终诊断临床和病理分型。结果 共纳入IgAN患儿255例,HSPN患儿212例。IgAN肾病综合征型45.5%、血尿和蛋白尿型41.2%、急性肾炎型11.0%、急进性肾炎型2.4%,无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HSPN血尿和蛋白型42.0%、肾病综合征型39.2%、急性肾炎型12.3%、孤立性血尿型5.7%、急进性肾炎型0.9%,无孤立性蛋白尿型和慢性肾炎型。除了孤立性血尿型(因IgA肾活检标准未包括外),其余临床分型IgAN和HS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均以Ⅲ型(分别为52.4%~53.6%和51.8%~53.9%)和Ⅱ型(分别为35.3%~36.2%和34.6%~36.3%)最为常见,不同临床分型间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N和HSPN不同临床分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9.1%~100%和97.6%~100%,不同临床分型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儿童IgAN和HSPN的临床和病理分型依据和标准有待商榷,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方法 对2004 - 2007年收治的133例HSPN患儿进行随访,其中成功随访71例,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检查、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最为常见,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出现明显蛋白尿的概率较不伴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4例患儿行肾组织活检,病理分级以Ⅱ、Ⅲ级最多见,占90.9%.免疫荧光显示所有病例均有IgA阳性,补体C3阳性者31例(70.5%).依据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3例患儿预后为B级,余67例均为A级,尿检恢复正常时间为1个月~ 3年,与无明显蛋白尿的HSPN患儿相比较,有明显蛋白尿者尿检恢复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2).结论 儿童HSPN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各不相同,治疗应注重个体化,可按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方案.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病初伴有明显蛋白尿的患儿尿检恢复正常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尿酸水平与临床指标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2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儿分为血尿酸增高组(43例)和血尿酸正常组(39例),分析血尿酸水平与临床指标、病理表现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临床分型HSPN患儿的血尿酸情况。结果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血尿酸增高组的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水平、血胆固醇水平较高,而血白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增高组病理分级为I~II级的比例低,新月体形成≥25%的比例高,肾小管萎缩评分为1和2分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血尿和蛋白尿型患儿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肾病水平蛋白尿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血尿酸增高的HSPN患儿,尿蛋白增多、肾功能下降以及肾脏病理改变更严重;而肾病水平蛋白尿型患儿的血尿酸水平也较高。血尿酸可能是评估HSPN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