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海地区294例健康儿童平板运动试验的生理指标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o Y  Zhou AQ  Gao W  Li F  Li Y  Yang JP  Zhu M  Zhang HY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38-343
目的 研究儿童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的运动耐量,以及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规律,以期建立我国儿童平板运动试验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运用活动平板运动机按照Bruce方案对294名5~14岁健康儿童进行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运动耐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男孩从12.2代谢当量(METs)(5~6岁)到15.2METs(13~14岁);女孩从11.7METs(5—6岁)到12.6METs(13—14岁),除5~6岁年龄组外,其余各组运动耐量男孩均比女孩高。运动耐量与身高/体重比无明显相关性。极量心率为187—235次/min,无明显性别和年龄差异。收缩压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运动停止后6min血压恢复静息水平。舒张压可升高、下降或不变。运动试验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7%。结论 运动耐量有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以MET为基本单位来表示运动耐量,有利于将不同运动方案的极量与亚极量运动负荷标准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极量运动后恢复期早期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不能界定为病理性期前收缩,可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平板运动试验在儿童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住儿童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快速级数递增法(RIS法),对237例心律失常患儿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8例室性早搏中,运动后早搏增加44例;17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中1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运动后均无变化;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运动后均未能达到预定心率,其中5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或部分二联律;10例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史,运动均未诱发;34例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后7例未达到预定心率。受试患儿中无昏厥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小心心律失常诊断方法;RIS法可适用于3岁以上小儿。  相似文献   

3.
健康学龄儿童平板运动时心率、血压变化及耐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测6.0~11.5岁健康儿童活动平板试验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及活动耐量.方法运用活动平板机按照改良Bruce方案对276名健康学龄儿童进行极量活动平板试验.结果极量心率为静息时的2.2~2.3倍,增加120/min,其间有2个高峰,分别为开始运动后的前3min(增加40/min)及从走动转而开始跑动时(增加30/min),恢复期心率以停止运动后第1min减慢明显(减慢60/min),但只有25.6%的儿童在停止运动10min后完全恢复.运动时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增高为主,极量时收缩压升高约3.5kPa,舒张压增高1.1kPa,停止运动4min基本恢复正常.8.0~11.5岁组男性较女性运动时间长;6.0~11.5岁男性儿童运动耐受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而女性儿童则增高不明显.运动耐受时间与锻炼状态相关.结论运动时极量心率、血压与运动耐受时间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变化,运动耐受时间(运动耐量)受年龄、性别、体重、锻炼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凯  苏肇伉  郭颖  朱敏 《临床儿科杂志》2007,25(8):708-710,720
目的研究功能性单心室行全腔肺吻合术后的运动功能,探讨影响运动功能的可能因素。方法15例功能性单心室患儿行全腔肺吻合术后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8.6±3.9)岁;平均随访时间(29.5±20.8)个月。同期选取1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患儿运动耐量、最大心率和最高收缩压均较正常儿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SpO2)显著低于正常;代谢当量与目前年龄、术时年龄、随访时间和静息SpO2等因素无关;无运动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功能性单心室行全腔肺吻合术后运动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影响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心内持续性右向左分流、心率变时性和心肌收缩力减弱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超重/肥胖儿童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 通过研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减速力(DC)指标,平板运动试验的运动当量、达峰值心率(HRmax)的运动时间、运动终止后第一分钟心率恢复(HRR1)、恢复至静息心率时间、静息期收缩压、运动峰值收缩压及运动恢复期第三分钟收缩压指标来评估肥胖儿童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 肥胖组儿童31例,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10.4±2.6)岁;超重组69例,男35例、女34例,平均年龄(10.9±2.7)岁;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10.2±2.7)岁。超重、肥胖与对照组三组儿童之间正常RR间期标准(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 min均值标准差(SDANN)、NN50占所有NN间期个数的百分数(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心率减速力(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与对照组三组儿童之间达HRmax运动时间、运动当量、HRR1/...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判肥胖儿童的心血管功能状态。方法选择30例肥胖儿童以及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进行运动平板测试,比较两组间运动耐量、运动过程达亚极量心率的运动时间,以及持续T波电交替(TWA)的发生率。结果与正常体质量儿童相比,肥胖儿童运动耐量明显降低,且其达亚极量心率的运动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肥胖儿童持续TWA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儿童常伴发心血管功能障碍,提示在儿童时期就应关注肥胖可能导致的心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7.
肥胖儿童的运动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儿童有氧能力发育规律和肥胖儿童实测值,设计运动处方。强度为最大氧消耗的50%(现场控制心率为最大心率65%)。每天一小时,每周6天,共12周。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配合饮食指导和行为矫正。本方案安全、效果稳定,儿童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极量踏车运动负荷试验对心脏病患儿心脏贮备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电图极量踏车运动负荷试验评价儿童心血管病患者心脏贮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运动试验 ,对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3年 2月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2 6例心脏病患儿和 6 4例健康儿童进行心电图极量踏车运动负荷试验。结果  (1)心脏病组静息心率、极量心率与心率贮备分别为 (84± 18) /min、(14 9±17) /min和 (6 9± 2 4 ) /min ;对照组静息心率、极量心率与心率贮备分别为 (83± 13) /min、(176± 18) /min和 (92± 2 0 ) /min。两组静息心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极量心率与心率贮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2 )两组运动血压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3)心脏病组运动耐量 (METs)小于对照组 (P <0 0 0 1) ;(4)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脏病组为 6 / 2 6例 (占 2 3 1% ) ,对照组为 2 / 6 4例 (占 3 1%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5 )运动试验阳性率心脏病组为 13/ 2 6例 (占 5 0 % ) ,对照组为 4 / 6 4例 (占 6 2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心脏病患儿心力贮备低于正常健康儿童 ;心力贮备主要受心率贮备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活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评价儿童房性心律失常的运动风险。 方法  对 5 6例经常规心电图证实的房性早搏 (Atrialectopy ,AE)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极量活动平板试验 (TMT)检查 ,并比较分析TMT、DCG结果。 结果  房早 5 6例 ,DCG检查 98 2 %检出房早 ,TMT检查 85 7%检出房早 ,较GCG低 ,TMT阳性率 41 7%。部分儿童运动中、后出现多形性、成对早搏、ST段下斜压低。运动中未见明显副作用。房性早搏的频率、性质与TMT阳性率无关 ,早搏发生高峰时间与TMT阳性率有关 ,日间多发型TMT阳性率高于夜间多发型 ;严重的房性心律失常运动时不一定出现严重后果 ,单纯早搏TMT中部分也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结论  房性早搏儿童具有运动风险 ,应进行TMT检查  相似文献   

10.
运动试验义称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后增加心排血量,引起心肌耗氧量及心率增加,使原来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产生心肌缺血,出现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心律失常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运动试验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最初仅单纯用于判断心肌缺血以诊断冠心病,以后逐步发展到分析病情、评价疗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