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脱位(DDH)手术治疗后再脱位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DDH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1例经过手术治疗后发生再脱位DDH患儿的术式、X线片资料和翻修手术中的发现进行回顾性总结,X线片资料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再脱位的术式:Salter骨盆截骨术12例,Pemberton骨盆截骨术26例,骨盆联合截骨术3例,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31例.术后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行功能训练开始时间:术后两周6例(2~2.5岁)、术后3~4周11例(大于3岁).翻修手术前髋臼指数25°~27°15例、28°~32°26例,股骨颈前倾角55°~75°41例,颈干角大于150°16例,髋臼缺损11例.翻修手术中发现髋臼前缘缺损6例,后缘缺损6例,髋臼浅短21例,髋臼后外缘缺损8例.股骨头嵌于外侧5例,髂胫束紧张35例,髂腰肌腱紧张25例,髋关节囊在假臼后上部19例,关节囊后缘向内腔突出15例,髋臼横韧带紧张15例,髋臼内有瘢痕组织充填41例.翻修手术行髂胫束松解35例,髂腰肌腱松解25例,髋臼横韧带切断15例,髋臼内瘢痕组织刮除41例,髋关节囊假臼部剥离19例.骨盆联合截骨术35例,Pem-berton骨盆截骨术6例.髋臼后缘植骨6例,髋臼后外缘植骨8例,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纠正前倾角41例.翻修手术后髋臼指数小于20°~25°37例、26°~28°4例,股骨颈前倾角15°~25°38例、30°~35°3例.经6个月至7年的随访,发生再脱位后缘缺损1例,股骨颈前倾角35°1例),髋关节功能活动小于90°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表现9例,双下肢不等长4例(后期行患肢胫骨延长2例,股骨延长2例).结论 DDH手术治疗后再脱位可能原因:①髋臼缘缺损和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过大使髋关节不稳定,病理性组织阻碍复位;②术后髋关节固定不当及过早活动髋关节.再脱位预防措施:①根据患儿年龄、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复测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和注重手术细节,修补髋臼缘缺陷和纠正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充分处理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继发病变;②骨盆联合截骨髋臼旋转和植骨修补髋臼缘缺损增加对股骨头的复盖,以及术后正确和适当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2.
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对儿童DDH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骨盆截骨即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操作技术,并初步评价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 Dyspl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盆截骨线起自髂前上、下棘中点,与髋臼后上缘平行,并向髋臼后下方延长,止于距离坐骨切迹骨皮质3~5mm处,撑开截骨间隙时产生坐骨切迹皮质不完全性骨折,获得髋臼向前外方向的旋转,再用自体或异体楔形骨块嵌入截骨间隙,从而实现改变髋臼方向和增加对股骨头覆盖的目标。结果我院自2002年以来创用该术式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64例(76髋)。对随访时间大于2年的12例14髋,按照McKay髋关节评定标准和Severin放射学分类评价标准评价其疗效,优12髋,良2髋。结论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兼有Salter和Pemberton骨盆截骨的优点,但手术操作更为安全简便,适应征也比较宽泛。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研究发现,股骨截骨术并非低龄DDH患儿手术治疗所必须的,而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于18个月至3岁DDH患儿是否要行股骨截骨术。FSODDH项目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研究设计拟招募200名单侧低龄DDH患儿,随机分成股骨截骨组(n=100)和股骨不截骨组(n=100)。股骨截骨组患儿全部采取髋关节开放复位术、骨盆截骨术及股骨截骨术治疗;股骨不截骨组患儿全部采取髋关节开放复位术及骨盆截骨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至少2年。收集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髋关节正位X线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髋臼指数、股骨头坏死率、再脱位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将能为低龄DDH患儿是否需行股骨截骨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单一切口内进行髋臼周围三联截骨,在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后残余覆盖不良等髋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例(22髋)患儿,平均手术年龄9岁2个月(6~12岁)。术中将Bikini切口向下部分延伸,在单一切口内,进行髋臼周围三联截骨(髂骨、耻骨上支及坐骨支截骨)。术中通过C型臂透视定位,辅助确定截骨位置及截骨方向,使髋臼围绕股骨头骺向前、外侧旋转并向内移,在没有增加股骨头压力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头臼覆盖;使用多枚克氏针或螺钉经髂骨截骨面支撑固定,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结果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X线片上的髋臼指数(或Sharp角)、中心边缘角(CEA)、髋臼与股骨头覆盖率均有明显改善。少数患儿出现坐骨支截骨不愈合,但不影响负重行走。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髋臼周围三联截骨,相对于其它髋臼周围三联截骨方式(如Tsnnis、Steel、LeCoeur等),具有经单一切口操作、髋臼旋转充分、截骨后内固定方便等特点,适合于Y型软骨尚未闭合,并需大角度改善头臼包容情况的患儿。  相似文献   

5.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儿,往往需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联合股骨短缩截骨可有效增加髋臼包容,降低头臼之间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2002年11月~2006年2月应  相似文献   

6.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简称DDH)是儿童骨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DDH的非手术治疗是通过Pavlik挽具或髋关节外展支具来获得髋关节复位[1].DDH的外科治疗是指对非手术治疗失败的DDH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麻醉下的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股骨截骨或骨盆截骨等.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包括:脱位的髋关节获得稳定的中心性复位;最大限度的减小并发症的发生,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髋关节僵硬等,以及减少远期随访时的再次手术率[2].  相似文献   

7.
Perthes病即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目前Perthes病治疗理念是“包容治疗”,包容治疗的术式较多,常用的包括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骨盆Salter截骨术及骨盆三联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术具有不影响股骨头颈干角及下肢力线、不增加髋关节压力、不改变髋臼形状等特点。各种三联截骨术入路及截骨方式不同、手术术式多,并且三联截骨术存在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等缺点。三联截骨术在治疗Perthes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其入路、截骨位置(坐骨、耻骨、髂骨)及截骨方式的选择均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就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骨是否截骨对1 8个月~3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无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国内8家单位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18个月~3岁的67例DDH患儿中,股骨截骨组(41例)与股骨不截骨组(26例)的近期疗效有无差异,评估术后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变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率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有无差异.结果 股骨截骨组41例,平均年龄(2.27±0.46)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 5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3例.股骨不截骨组26例,平均年龄(1.99±0.38)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 3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1例.其他并发症有医源性骨折1例,为截骨组患儿;髋关节僵硬1例,为股骨不截骨组患儿;跛行6例,股骨截骨组3例、不截骨组3例.两组间术前AI、年龄、性别构成及脱位程度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截骨组开放复位术后复查AI平均(20.57±6.89)度,股骨不截骨组为(24.21±7.20)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年及2年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顾性研究提示18个月~3岁DDH患儿行开放复位手术时股骨是否截骨对于术后AI的改善情况、近期AVN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18个月~3岁DDH儿童行开放复位手术时推荐不常规应用股骨截骨术以减少手术创伤,但应综合术中复位难易情况考虑.  相似文献   

9.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the hip,DDH)包含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全脱位,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致残率高.DDH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共识.国外从198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检查和B超的方法在新生儿期实施DDH的筛查.受患儿的年龄和检查者的经验影响并非所有的DDH经临床检查常用的Ortolani 和Barlow试验得到确诊[1].B超筛查明显降低了延迟就诊率,但也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可用于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术。方法本组9人10髋,平均手术年龄8岁7个月(6岁5个月~12岁11个月)。手术由股骨近端的短缩、内翻或/和旋转截骨与骨盆三联截骨两个部分组成。骨盆截骨经二个切口完成:内收肌入路截断耻骨上下支,髋前外侧入路截开髂骨;将耻骨上下支向后、内推移并使断端重叠,将截开的髂骨远端向下翻压、向前旋转;自体股骨干骨块或异体骨块嵌入髂骨截面作支撑,2~3枚克氏钢针固定;术后髋人字形模具固定6~8周。结果7人有保守复位史,3人有手术复位史。手术后及短期随访的X线片上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或Sharp角,Wiberg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髋臼股骨头指数(acetabular-head-index,AHI)均有明显改善,闭孔的形态大小可基本恢复对称。结论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术操作简单,风险小,能使股骨头获得良好的覆盖,适合于大龄儿童的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  相似文献   

1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髋关节发育不良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全脱位等病理类型.导致该病发病的常见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性别、臀位生产、不正确的襁褓方式和母体激素水平等.但是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本文从DDH的发病率、DDH的危险因素、激素对DDH的影响、DDH的易感基因4个方面综述了DDH的研究现状,从而进一步探讨DDH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先天畸形之一,它是一类髋关节异常情况的总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全脱位等病理类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DDH的预后至关重要.近40年来,尽管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展了新生儿筛查,仍有许多患儿不能被早期诊断[1].因此,克隆DDH的易感基因,对该病的早期发现,甚至开展有效的产前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DDH作为一种常见的危害出生人口健康的疾病,其病因不清.  相似文献   

13.
骨盆三部截骨术是一种新的髋关节移位截骨术。其机理与髋臼周围截骨所形成的髋关节移位成形术相同,目的在于改变儿童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髋臼解剖位置,使髋臼理想地覆盖于股骨头上,重建一个稳定的髋关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Ganz手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2001年10月至2006年4月10例13髋髋臼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介绍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手术技术和应用要点.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31个月.术后3个月截骨全部骨性愈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同手术前水平.臼顶倾斜角平均改善25°,髋臼角平均改善27°,中心边缘角平均改善32°,臼头指数平均增加41%.结论 此术式显露充分,直视下截骨安全准确,矫正效果可靠.适用于髋臼Y形软骨闭合的年长儿童的髋臼发育不良.手术创伤大,术中、术后管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短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优缺点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患儿15例16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阻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采用改良McKay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应用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臼头指数(acetabular head index,AH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Severin方法分级等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23 min,出血平均4.8ml.妨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有:髋臼窝内增生的软组织、粗大的圆韧带,髋臼横韧带和内翻关节盂唇.所有患儿均获得成功复位.术后患儿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6~59个月).近期随访的6例患儿临床功能结果,优3髋,良1髋,可1髋,差1髋.近4岁以上的8髋,其中4髋(50%)为Severin分级为优良.16髋中有7髋(43.8%)出现AVN迹象,Kalamchi-MacEwenⅠ型6髋,Ⅱ型1髋.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手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能够成功获得髋关节复位.但术后AVN可能与改良蛙式膏固定有关,关节液压力可能对股骨头血运产生影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可能与未进行髋臼截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年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经手术治疗大年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11例(11个髋).平均手术年龄8(6~13)岁.均采用再次切开复位手术,其中实施Dega骨盆截骨术7例,Staheli髋臼延伸术3例,Chiari截骨术1例.8例实施股骨近端缩短、旋转截骨.结果 髋关节功能根据MeKay的临床评定标准,6个髋关节为优,3个髋关节为良,2个髋关节为可.x线片结果采用Severin的评定标准,5个髋关节为优,4个髋关节为良,2个髋关节为可.结论 大年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治疗应根据髋关节的病理变化,选择切开复位、个性化髋臼手术和股骨近端缩短、旋转截骨,以实现髋关节中心性复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髋臼周围不全旋转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髋脱位8例9髋关节,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关节位置同心圆复位良好,无脱位及半脱位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髋臼周围不全旋转截骨术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切开复位术后髋关节功能不满意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76髋) DDH患者临床资料,平均手术年龄(48.8±26.3)个月。按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切开复位组、骨盆Salter/Pemberton截骨组以及骨盆三联截骨组。通过X线片评估患髋术前的骨性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Tnnis分级、术后AI、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epiphysis,AVN)和Severin影像学评级。根据患髋的功能评估结果确定髋关节是否存在关节功能不满意,并分析年龄、性别、侧别、术前AI、Tnnis分级、治疗方式(骨盆截骨方式和股骨截骨)、AVN与DDH术后髋关节功能不满意之间的关系。结果末次随访时,22髋(28.9%)出现关节功能不满意。关节功能不满意组的年龄[(53.9±23.0)]个月显著大于功能满意组[(42.4±23.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单纯切开复位组的关节功能不满意发生率(0%)显著低于骨盆Salter/Pemberton截骨组(34.8%)和骨盆三联截骨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有股骨截骨的患者髋关节功能不满意发生率(38.5%)显著高于无股骨截骨者(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8髋(23.7%)出现AVN,有AVN的患者关节功能不满意发生率(64.7%)显著高于无AVN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AI、性别、侧别、Tnnis脱位程度分级与关节功能不满意的发生率无关。结论骨盆截骨、股骨截骨、AVN是导致DDH切开复位术后髋关节功能不满意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髋臼成形术并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48例,男12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岁(2.6岁-8.5岁)。采用S-P切口,切开关节囊,清理真臼内软组织,复位股骨头;股骨近端旋转截骨,纠正前倾角;髋臼缘上方沿关节囊附着点行弧形截骨,髂骨块植入截骨处,增加股骨头的包容。结果48例患儿经1.6 ̄5.6年的随访,疗效评定为优32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手术优良率为86.8%。结论髋臼成形术并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8例(31髋)DDH患儿,采用Salter截骨选择性联合应用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3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功能评定根据Mckay临床评定标准,其中优10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Severin X线评定标准:优11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8%。结论改良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小儿DDH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是治疗DDH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