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并可控制释放的依他硝唑纳米粒,探讨其对乏氧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的依他硝唑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纳米粒的载药率、包封率和模拟体外释药,透射电镜研究纳米粒的形态,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的粒径分布。经乏氧处理的MCF-7和HeLa细胞与依他硝唑纳米粒和药物单体共培养,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验其辐射增敏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依他硝唑纳米粒,呈光滑球形,粒径分布在90~190 nm之间,载药率为1.66%,包封率为18.02%,模拟体外释药曲线呈双相,即在爆发释放之后为缓慢释放。同依他硝唑纳米粒和药物单体共培养的乏氧MCF-7和HeLa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照射后明显降低,依他硝唑纳米粒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具有生物活性的依他硝唑从纳米粒中以可控的方式被释放,有效地增加了乏氧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为辐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并可控制释放的紫杉醇纳米粒,探讨其对乏氧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 采用单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D,L- lactide-co-glycolide),PLGA]包裹的紫杉醇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纳米粒的载药率、包封率和模拟体外释药,扫描电镜研究纳米粒的形态。经乏氧处理的MCF-7细胞与紫杉醇纳米粒共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变化来分析从纳米粒中释放出来的紫杉醇的生物活性,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验其辐射增敏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出的紫杉醇纳米粒呈光滑球形,粒径分布为200~800 nm,载药率为4.5%,包封率为85.5%,模拟体外释药曲线呈双相,即在暴发释放之后为缓慢释放。同紫杉醇纳米粒共培养的乏氧MCF-7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极性增加,呈梭形,并且G2期细胞比例升高,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本研究证实具有生物活性的紫杉醇从纳米粒中以可控的方式被释放,有效地增加了乏氧MCF-7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为辐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madecassic aci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MA-SLN)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 (1)采用溶剂乳化挥发-高压均质法制备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制备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工艺及处方,并通过包封率、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对其质量进行评价。(2)配制羟基积雪草酸溶液为对照考察两种剂型中羟基积雪草酸的体外释放及透皮行为。结果 (1)优化处方为羟基积雪草酸230.87 mg,山嵛酸甘油酯300 mg,P188与T-80用量比为1∶1。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透射电镜下呈球状或类球状,平均粒径为(226.8±11.2) nm,PDI为(0.19±0.08),Zeta电位为(-25.11±3.24) mV。呈淡蓝色乳光,包封率84.1%,载药量21.5%。(2)两种剂型中羟基积雪草酸的体外累积释放24 h是75.63%,而溶液剂在4 h时已达97.36%;经皮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0.9754和0.6185 μg·cm-2·h-1,皮内滞留量分别为(5.73±0.32)和(2.73±0.56) μg/cm2。结论 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使难溶性的羟基积雪草酸体外释药显缓释特征,且皮肤渗透及皮内滞留量较溶液剂有显著提高,为下一步研制纳米凝胶剂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望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压匀质法和熔融乳化-超声法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以单因素考察影响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和工艺因素,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最优处方。结果所得纳米粒为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106.5±40.3)、(152.3±52.5)nm,包封率为98.6%、98.3%。结论采用高压匀质法和熔融乳化-超声法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贾立  计岩 《西南军医》2015,(3):269-273
目的 应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壳聚糖(PEDF/CS)纳米粒,考察其体外性质及其在兔角膜碱烧伤中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PEDF/CS纳米粒,考察纳米粒粒径、包封率、zeta电位及体外释放量,建立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右眼作为实验眼。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PEDF滴眼液组(B组)、PEDF/CS纳米粒组(C组),每组20只。用药后7、14、21、28d大体观察及HE染色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并使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PEDF/CS纳米粒大部分呈规则的球型,粒径为(354±1.6)nm,zeta电位为(22.5±0.7)m V,包封率为(76.15±2.80)%,体系较为稳定,具有缓释功能。明显下调兔创伤角膜中的VEGF的表达促进角膜修复,各时间点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壳聚糖纳米粒滴眼液通过下调兔创伤角膜中的VEGF的表达,可以减少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比较不同方法所得微球的形态、载药量和体外释药特点。方法采用相分离法和溶剂挥发法制备卡铂-PLGA微球,显微镜下测定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微球含药量,计算包封率,考察微球体外释药行为。结果两种方法所得微球球形较好,相分离法制得的卡铂-PLGA微球,平均粒径为22~31μm,含药量为42~61μg·mg-1、包封率21%~31%;体外释放试验中药物于24h完全溶出。溶剂挥发法所得微球平均粒径为38~54μm,含药量为7.2μg·mg-1、包封率约为20%;体外药物突释率约为39%,缓释期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PLGA75/25、η=0.19和PLGA50/50、η=0.18的微球药物释放速度常数分别为2.40h-1/2和0.85h-1/2;体外14d累计释药分别达到71%和54%。结论相分离法制备卡铂-PLGA微球含药量高,但体外释药快,没有缓释作用;溶剂挥发法所得微球药物突释率较低,体外能控制药物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7.
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工艺 ,并对纳米粒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酶基因纳米粒 ,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 ,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和形态 ;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 ;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的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条件是 :壳聚糖浓度 30 0 μg·ml-1,丁酰胆碱酯酶基因质粒浓度 10 0 μg·ml-1,硫酸钠浓度 8mmol·L-1,pH值 5 .5 ,涡旋混合时间 30s。所制备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 ,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 10 0nm以下 ,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 :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 5 0~ 10 0nm范围 ,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 ;平均Zeta电位为 15 .9± 6 .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 :纳米粒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 ,并表达目标蛋白—丁酰胆碱酯酶。结论 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丁酰胆碱酯酶基因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 ,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方法以生物降解型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干法制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L-GA纳米粒。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大小和粒径分布。以PLGA的用量及形成复乳时PVA含量为考察因素,体外释放为评价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体外释放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各指标的三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较好。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分别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形态和粒径。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灌胃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形态为球形或近球形,粒径为236.4±19.3nm,胰岛素包封率为78.5%±6.1%,载药量为22.6%±4.4%。降血糖试验表明,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灌胃(26U/kg)后7h,血糖含量开始下降,这种降血糖作用可维持12h,其中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的时间可达6h(血糖值≤7.0mmol/L)。结论海藻酸钠胰岛素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灌胃给药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OD-SLN混悬液,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其稳定性。用POD-SLN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于6、12、24、48h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验设POD-SLN组、鬼臼毒素普通脂质体组、鬼臼毒素(POD)组、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制备的POD-SLN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稳定性好,粒径为87.2±10.3nm,电位25.3±0.8mV,包封率为83.2%±2.5%。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OD-SLN、POD普通脂质体及POD作用48h对人表皮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1.05%、77.02h.46%,IC50分别为2.11、16.65、101.42μg/L。空白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所制备的POD-SL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表皮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POD及普通POD脂质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评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微米颗粒(micron particle,MP)与纳米颗粒(nanoparticle,NP)的表面特征、载药能力、药物缓释能力及细胞吞噬能力等方面来比较阐述PLGA纳米与微米颗粒在细胞预处理与修饰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别制备PLGA纳米颗粒与微米颗粒,并进行表征;随后,比较其载药能力,并对药物的释放特征进行测定;最后,在不同时间点通过荧光强度评价两种颗粒与细胞结合或进入细胞的能力。结果 所制备的纳米粒与微米颗粒粒径分别分布在200~300 nm和2~4 μm;两种颗粒载药量相当,分别为14.3%和14.1%;在药物缓释方面,纳米颗粒存在显著的早期突释现象;微米颗粒释放缓慢,持续缓释可达一周左右;粒径相对小的纳米粒更容易进入或与细胞结合,共孵育12 h即达到最大值,微米颗粒相对较慢,最大值出现在共孵育24 h后。结论 PLGA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更适合于急性组织或细胞保护,微米颗粒更适合于慢性持续性保护。

  相似文献   

12.
常用的蛋白质保护剂对NGF-PLGA微球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常用的蛋白质保护剂对微球性质的影响特点。方法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NGF-PLGA微球,分别添加葡萄糖,聚乙二醇,卵清蛋白作保护剂,观察微球的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点,研究保护剂的作用特点。结果保护剂对微球的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影响不明显,粒径集中分布在10-40μm,载药量0.0007%-0.0011%,包封率7%~11%。保护剂主要影响微球的形态和体外释放。添加不同的保护剂,微球表面的光滑度和孔隙差别较大;体外释放的突释较小,存在明显的缓慢释放期,进入快速释放期的起始时间和释药速度受保护剂影响显著,一个月内的累积释放药量达到80%以上。结论保护剂的分子量可能是微球形态和释放不同的原因,添加分子量大的保护剂形成的微球的表面比添加分子量小的保护剂时致密光滑,体外的缓慢释放期长。  相似文献   

13.
薛耀辉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290-1292
目的研究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的制备。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制备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应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PCS)对其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测定,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包封率。结果 IFVs脂质体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为(69.0±5.4)%,远高于其他类型脂质体,并且性质稳定。结论 IFVs是一种大单层脂质体,其特点是粒径均匀(100 nm),包封容积大,可达20~25μl/μmol脂质,可以携带足够量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l65)基因转染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聚乙烯醇(PVA)包载VEGFl65基因质粒,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检测其载药量、体外释放情况及粒径;培养心肌细胞,应用RT-PCR及ELISA方法观察纳米级粒子混合物为真核细胞传递基因的可行性;将纳米粒子悬浮液注射至活体家兔心肌组织内,96h后电镜观察其向心肌组织内传递基因的可行性。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子载药量为1.87%,粒径为25~300nm;RT-PCR和ELISA结果提示纳米粒子可将目的基因转移至心肌细胞中;体内实验显示心肌细胞胞质内及胞核内可见大量被吞噬的纳米粒子。结论 纳米粒子可作为向心肌组织转运VEGF基因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治疗糖尿病大鼠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缓释微球,并对其形貌、释药行为和在体外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进行评价;同时比较rhEGF缓释微球与rhEGF原液对糖尿病大鼠溃疡促愈作用的差异. 方法 (1)用改进的复乳法制备rhEGF缓释微球.透射电镜检测rhEGF微粒形貌表征,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仪分析微球粒径分布,ELISA法测定rhEGF微球释药行为.(2)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为对象,采用MTT法鉴定rhEGF缓释微球的生物学活性.(3)制备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rhEGF缓释微球组(A组)、rhEGF原液组(B组)、空白微球组(C组)、PBS溶媒对照组(D组),每天给药1次.分别于给药后3,7,14,21 d对溃疡创面照相计算创面愈合率.创缘皮肤取材,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检测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并测量其阳性染色面积比. 结果 (1)rhEGF缓释微球平均粒径为193.5nm,粒径分布均匀,微球之间元粘连,分散性好.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释放动力学模型,释放时间长达24 h.(2)不同浓度rhEGF缓释微球均有促进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以10μg/L浓度促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3)从治疗第7天开始,愈合率以A组最快,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阳性染色面积比A组均高于B组. 结论 用改进的复乳法制备的rhEGF缓释微球,粒径大小分布均一,释放时间长达24 h.rhEGF缓释微球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速度较rhEGF原液更快,溃疡创面愈合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bifunctional iron oxide (IO) nanoparticle probe for PET and MRI scans of tumor integrin alphavbeta3 expression. METHODS: Polyaspartic acid (PASP)-coated IO (PASP-IO)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particle siz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A phantom stud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PASP-IO as a T2-weighted MRI contrast agent. PASP-IO nanoparticles with surface amino groups were coupled to cyclic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RGD) peptides for integrin alphavbeta3 targeting and macrocyclic 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N',N',N',-tetraacetic acid (DOTA) chelators for PET after labeling with 64Cu. IO nanoparticle conjugates were further tes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to determine receptor targeting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for dual PET/MRI. RESULTS: PASP-IO nanoparticles made by single-step reaction have a core size of 5 nm with a hydrodynamic diameter of 45 +/- 10 nm.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PASP-IO nanoparticles is about 117 emu/g of iron, and the measured r2 and r2* are 105.5 and 165.5 (s.mM)(-1), respectively. A displacement competitive binding assay indicates that DOTA-IO-RGD conjugates bound specifically to integrin alphavbeta3 in vitro. Both small-animal PET and T2-weighted MRI show integrin-specific delivery of conjugated RGD-PASP-IO nanoparticles and prominent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uptake. CONCLUSION: We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 IO-based nanoprobe for simultaneous dual PET and MRI of tumor integrin expression. The success of this bifunctional imaging approach may allow for earlier tumor detection with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and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ancer.  相似文献   

17.
18.
188Re标记免疫靶向磁性纳米微粒及其生物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88Re标记具有HER-2/neu癌基因靶向特异性的Herceptin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利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化学修饰的磁性纳米微粒进行连接,构建免疫磁性纳米微粒。采用直接标记法将^188Re标记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上。采用羰基铼标记法,以fac-[^188Re(CO)3(H2O)3]^+作为放射性标记前体,对表面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进行标记。分别测定所制备^188Re标记物的标记率和体外稳定性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并观察^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经扫描电镜证实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单个粒径大小平均为60nm,而表面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的粒径平均为30nm。^188Re对Herceptin、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及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均〉90%,在小牛血清中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并且磁性纳米微粒上连接的单克隆抗体仍保持较高的免疫活性。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且血循环时间较长,同时两者在肝内均有较多的摄取。结论^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体外及动物体内较稳定,无明显的^188Re脱落。可用于下一步荷瘤裸鼠体内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