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贲门癌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999年-2002年间经手术病理和/或内窥镜活检证实的贲门癌69例,对其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部腔内肿块43例,浅表溃疡46例,侵及食道下段19例,周围组织受累13例,远处转移19例,淋巴结肿大42例。结论:CT可显示贲门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有无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对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贲门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35例贲门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分析VEGF和MVD的关系及其与贲门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VEGF及MVD与贲门癌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组织学分型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VEGF与贲门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其生长和浸润转移起促进作用 ,VEGF可作为贲门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肝门胆管癌及邻近结构侵犯的价值.方法 分析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分析肝门胆管癌的大体类型及邻近结构侵犯情况,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比较,评价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 ①病变表现为肿块型18例, 管壁浸润型9例, 结节型2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100%;②根据Bismuth-Corlette胆管受侵犯分型法,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9.3%;③肝门血管受侵犯诊断准确率为59%;④肝门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50%.结论 多层螺旋CT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方面,诊断价值较高;而显示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方面诊断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纵隔淋巴结结核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纵隔淋巴结结核及2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MSCT影像资料,记录病变分布、大小、密度、融合、强化方式、邻近组织受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比转移瘤更易累及4R、2R、7区淋巴结。前者病灶直径在1~4 cm之间、密度不均匀占比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方式前者以环形、分隔样强化为主,后者以均匀强化、厚薄不一环形强化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纵隔淋巴结结核可致支气管淋巴结瘘形成,瘘口处病灶无强化,纵隔淋巴结转移瘤可包绕邻近血管,邻近组织受累时见强化,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纵隔淋巴结结核与转移瘤有不同的优势解剖分布和影像学特征,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有助于二者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对贲门癌的诊断能力及价值。方法收集112例经胃镜活检或手术(65例)病理证实的贲门癌病例,分析螺旋CT表现。结果贲门癌CT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的腔内龛影。CT可同时发现贲门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CT对术前贲门癌的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CT检查结果、病理和临床资料,其中1例同时行MRI检查。观察肿块的分布范围、大小及强化方式,是否合并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无胆囊结石。结果 3例胆囊神经内分泌癌CT平扫时表现为胆囊壁的不规则弥漫性增厚或胆囊窝的团块,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2例合并有肝脏和淋巴结转移,1例合并有肝总管浸润。结论胆囊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为胆囊部位的弥漫性肿块,易侵犯邻近的肝脏组织,伴有胆管侵犯、肝门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的临床CT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贲门癌术前CT检查的价值。方法 分析5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的资料。结果 CT检查能明确贲门癌的大小、范围、外侵程度、周围淋巴结情况及腹腔其他脏器的转移等。结论 CT检查对估计贲门癌能否手术切除、临床制定手术的方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克宇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32-83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CT诊断并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术后复发病例 91例 ,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吻合口复发 5 4例 ,部分伴周围组织浸润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胸腔胃复发11例 ,单纯纵隔淋巴结转移复发 2 6例。结论 :CT能准确显示食管癌术后复发及 /或纵隔淋巴结转移 ,周围结构受侵 ,脏器转移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9.
彩超诊断贲门癌及周围浸润与X线及胃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彩超、X线钡餐透视、胃镜综合应用对贲门癌及周围浸润的诊断价值以及相互关系。方法59例贲门癌患者同时采用彩超、X线、胃镜检查,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种检查方法对贲门癌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符合率分别为88.0%,91.5%,98.3%。对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肝、胰转移情况,彩超诊断42例、X线检查15例,胃镜19例,敏感性分别为71.1%,25.4%,32.2%,彩超明显优于后二者(P<0.01),且后两者均不能提示胃外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情况。结论彩超检查贲门癌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对周围浸润转移情况具有X线、胃镜难以代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或临床生化证实的100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50例(以下简称甲亢),甲状腺腺瘤24例,多结节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癌6例,Graves病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全部病例CT平扫,除甲亢病人外,其余50例全部增强扫描。结果:全部病例均显示为低密度、CT术前诊断准确率85%。4例胸内甲状腺全部由CT检出,钙化以多结节性甲肿和甲状腺Ca多见。6例腺Ca中,3例侵犯气管,3例血管包绕不清,3例伴淋巴结转移。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疾病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明确甲状腺癌浸润周围或邻近组织的情况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为确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但对于不典型的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评价CT和MRI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证实的50例甲状腺癌:38例进行CT扫描,28例作MRI检查,其中16例兼作CT和MRI检查。结果:肿瘤内出血6例(12%)、相邻结构受侵11例(22%)、颈部淋巴结转移15例(30%)、甲状腺内囊变26例(52%)和钙化24例(48%),对甲状腺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CT对甲状腺癌内钙化的发现明显优于MRI,对肿瘤侵犯相邻结构的显示与MRI相仿。MRI对肿瘤内囊变,出血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现优于CT。结论:在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上,MRI优于CT,但若能将两者相结合,能更准确地作出甲状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影像技术对诊断食管癌、贲门癌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食管癌22例和贲门癌17例,全部病例均有X线钡餐及CT检查。结果:22例食管癌及17例贲门癌主要X线表现为粘膜破坏、中断、壁僵硬、充盈缺损及溃疡。主要CT表现为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及周围组织器官累及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X线钡餐是检查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首选方法,CT检查对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术前分期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地应用X线和CT检查有助于全面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3.
56例肾细胞癌CT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术前 CT分期的方法 ,提高肾细胞癌 CT分期的准确率。方法 :5 6例肾细胞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用盲法根据 CT征象判断肾包膜、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区域淋巴结及邻近器官组织的侵犯情况 ,并按 Robson分期法进行 CT分期 ,将手术病理结果与 CT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判断肾包膜侵犯的敏感性为 82 % ,特异性为 85 % ;静脉侵犯的敏感性 80 % ,特异性 93% ;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 91% ,特异性 88% ;邻近器官组织侵犯敏感性 86 % ,特异性 97%。 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总体符合率为 91%。结论 :CT是肾细胞癌术前分期的有效方法。采用薄层、动态扫描、仔细观察 CT征象 ,结合 MRI及超声检查 ,能提高肾细胞癌术前 CT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表现,探讨 CT 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均匀度、有无坏死及临近组织侵袭,以及增强方式,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病理学分型中,低、中及高级黏液表皮样癌分别10、7、6例.CT 表现:各腺体部位:7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9例轮廓规则,14例轮廓不规则;5例密度均匀,18例密度不均匀;9例发生坏死,14例未发生坏死;9例邻近组织受侵,14例邻近组织未受侵;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行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结论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 CT 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CT表现,了解甲状腺术后复发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主后复发患者42例,包括乳头状癌25例,滤泡癌9例,髓样癌6例,透明细胞癌2例。结果 甲状腺床局部复发23例,其中侵犯颈动脉10例,气管、食管17例,喉及下咽2例,9例滤泡癌中8例局部复发,7例肿特明显强化。对侧甲状腺复发12例,病理类型与原发甲状腺癌一致。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乳头状癌颈剖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甲状腺未分化癌的 CT 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的 CT 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1例(91.7%),表现为低密度肿物伴条带状、絮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区。11例(91.7%)为轻~中度强化。8例(66.7%)可见粗大钙化灶,其中4例为不完整环状或蛋壳状钙化。11例(91.7%)侵犯周围结构:气管6例(50%),食管4例(33.3%),带状肌7例(58.3%),喉2例(16.7%),血管6例(50%)。5例(41.7%)出现颈内静脉瘤栓。10例(83.3%)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强化形式为3种类型:较均匀轻度强化4例(40%)、轻度强化伴内部小片状低密度区7例(70%)、轻度环形强化伴内部无强化低密度区7例(70%)。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 CT 特点包括低密度肿物,内部或边缘絮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区,粗大钙化灶,轻度强化。常见侵犯周围结构及淋巴结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性表现,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正确率,为外科手术方案和手术范围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共3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对其中141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1例患者中包括仅有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79例,CT诊断符合为60例;中央区及侧颈区(Ⅱ~Ⅴ区)均转移者62例, CT诊断符合51例。结果采用χ2检验。102例淋巴结密度、强化程度与甲状腺癌相似,其中23例伴有囊变坏死,14例伴有颗粒状钙化灶,7例并发喉返神经侵犯或气管、血管侵犯。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中央区;但侧颈区亦同样常常有转移,应高度重视。转移淋巴结的CT扫描特征:淋巴结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保持一致,可发生囊性变或坏死,以及出现颗粒状钙化灶,CT检查对临床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腮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以及MPR后处理图像对提高诊断率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我院于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原发恶性肿瘤2 2例,包括粘液表皮样癌9例,腺癌及鳞状细胞癌各4例,腺泡细胞癌3例,恶性混合瘤2例。结果:2 2例中肿物呈圆形及椭圆形8例,不规则形14例,边缘清楚9例(在MPR图像上总能发现边缘毛糙、周围脂肪受侵) ,边缘不清楚13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向周围组织浸润。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18例明显强化,薄环状强化伴中央大片低密度坏死5例,肿块呈不规则型强化1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1例。临床表现有面神经受累9例,其中6例横断位上下颌后静脉增强扫描显示不清;3例下颌后静脉较清晰可见,但在MPR图像上显示受压变形、移位。结论:面神经受累为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肿块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有明显强化、内部密度不均匀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原发腮腺恶性肿瘤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