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年轻冠心病患者 (<4 5岁 )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 1996年 7月至 2 0 0 2年 3月 ,6 5例年龄 <4 5岁的患者接受冠脉内支架术治疗 (年轻组 ) ,随机选取 6 5例同期年龄 >4 5岁行冠脉内支架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年轻组患者心肌梗死 (心梗 )较对照组多见 (分别为 6 8%和 35 % ,P <0 .0 5 ) ;单支冠脉病变患者明显较多 (83%和 5 7% ,P =0 .0 0 1) ,单支病变中以左前降支多见 (4 6 5 7和 2 4 37,P =0 .0 2 ) ;介入治疗后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者多 (95 %和 78% ,P =0 .0 0 4 )。平均随访 (6 7± 9)个月 ,年轻组患者再发胸痛及再次住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35 %和 17% ,P =0 .0 2 ,2 8%和 14 % ,P =0 .0 5 ) ,新生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4 %和 11% ,P =0 .0 2 )。年轻组随访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3%和 9% ,P =0 .0 3;35 %和 17% ,P =0 .0 2 )。结论 年轻患者冠脉支架术完全血运重建率高 ,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主要由新生冠脉病变引起。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可作为年轻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直接冠脉内支架术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轻(82 %± 6 %和 87%± 11% ,P <0 .0 5 ) ,支架植入术最终扩张压力明显增高 [(15± 5 )atm和 (12± 3)atm ,P<0 .0 5 ],5例 (4 % )支架植入后发生无血流 (常规支架组 6例 ,11% ,P =0 .14 )。随访期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亚组分析显示无血流组患者预后显著较正常血流者差 (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5 0 %和 8% ,P <0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直接支架或常规支架术对术后无血流现象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介入治疗后发生无血流现象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高龄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 2 39例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 ,≥ 70岁 88例 (高龄组 ) ,<70岁 15 1例 (对照组 )。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功率、心绞痛复发和远期心脏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支架术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相似。随访期间 ,高龄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为 2 3.9%和 7.3% (P <0 .0 0 1) ,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 5 .7%和 2 .7% (P <0 .0 0 1)。冠脉造影随访两组的再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成功率高 ,但其缓解临床心绞痛症状较年轻患者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7月共 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脉造影术 (SCA)或PTCA及支架术的患者围术期肾功能变化。共分成 3组 :A组 :行SCA、围术期无特殊治疗 ;B组 :行SCA、围术期给予多巴胺加水化疗法 ;C组 :行PTCA及支架术 ,围术期给予多巴胺加水化疗法 ;结果  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冠脉造影或PTCA及支架术 ,2 8例出现造影剂相关性急性肾功能不全 ,其中A组、B组及C组发生例数分别为 11例 (占 36 .7% )、5例 (占 16 .7% )、12例 (占 4 0 % ) ,A组 >B组 (P <0 .0 1)、C组 >B组 (P <0 .0 1) ,无一例需透析治疗 ,均药物治疗好转而出院 ;心衰较非心衰患者造影剂相关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例数明显增加 (P<0 .0 1) ;糖尿病较非糖尿病发生例数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围术期充分的治疗 ,可使其耐受SCA或PTCA及支架术治疗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理想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作用。方法  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 ,记录临床、介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冠脉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完全血运重建 12例。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为 (3 1± 17)min ,主动脉舒张压和平均压显著升高 ,分别由 (69± 11)mmHg升至 (13 1± 15 )mmHg和 (82± 13 )mmHg升至 (111± 7)mmHg ,(P <0 .0 0 1)。平均随访 2年 ,1例死于心力衰竭 ,其余 15例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 ,无严重心脏事件存活率为 75 %。结论 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时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可行 ,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特点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116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和 35 2例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CI治疗情况。结果显示 ,肾功能不全组饮酒、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病变支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冠脉病变分布、平均支架数相似 ,PCI并发症及再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较多 ,经围术期调整治疗可耐受PCI治疗 ,且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结合围手术期肾功能保护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0 4名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未预扩直接植入支架术 (Ⅰ组 ,n =5 2 )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 (Ⅱ组 ,n =5 2 )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小剂量多巴胺加水化疗法进行肾功能保护 ,观察两组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器材消耗和肾功能情况 ,肾功能恶化通过造影剂相关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例数来评价。结果 Ⅰ组和Ⅱ组手术成功率均为 10 0 %。Ⅰ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 [分别是 (9.5± 4 .96 )min、(2 0 .1± 5 .0 )min、(90 .2± 10 .8)ml]均低于Ⅱ组 [分别是 (15 .4±2 .4 5 )min、(4 0 .5± 11.2 )min、(130 .1± 15 .2 )ml],3项数据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P <0 .0 5、P <0 .0 1、P <0 .0 1) ;造影剂相关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者Ⅰ组 (8例 )明显低于Ⅱ组 (19例 ) ,P <0 .0 1。结论 直接支架植入术和预扩后植入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成功率均较高 ,但前者节省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器材消耗 ,且术后肾功能恶化发生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 ,即不经球囊扩张直接放置支架在老年患者 (≥ 6 5岁 )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76例行冠脉直接支架术患者 (非复杂病变 ,无严重钙化 ,血管直径≥ 3.0mm ,每位患者均放置 1枚支架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6 2例 )和标准组 (114例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TIMI分级结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造影剂剂量和 12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支架放置成功率老年组与标准组无显著性差异 (96 .8%和 97.4 % )。手术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和造影剂剂量老年支架术组于标准支架术组无显著性差异 [(19.2± 9.7)min和 (18.7± 12 .3)min ,P >0 .0 5 ;(8.3± 1.1)min和(8.2± 3.4 )min ,P >0 .0 5 ;(113± 36 )ml和 (10 9± 4 5 )ml,P >0 .0 5 ],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死亡发生。 12个月随访两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在老年患者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病例中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显像 (TTI)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室壁运动和左室功能变化。方法 :冠心病组 35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在组织位移曲线图状态下测定左室各节段及二尖瓣收缩期最大位移。左室射血分数 (LVEF)采用心尖四腔观单平面改良Simpon方法。冠心病组每位受检者上述测量均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3个月分别进行一次。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运动异常节段心肌位移值明显减小 (P <0 .0 1) ,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P <0 .0 5 ) ,收缩期 6个位置二尖瓣环运动位移平均值呈有意义的减少 (P <0 .0 5 )。与术前相比 ,术后 1周运动异常节段位移值以及LVEF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术后 3个月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线性相关分析表明二尖瓣环位移值与LVEF的相关性较好 (r =0 .83,P <0 .0 1)。结论 :TTI技术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后局部血运改善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的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及血管内支架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包括 5 4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和同期性别匹配的 5 7例肾动脉正常者 ,记录两组的临床特征、冠心病易患因素和血清肌酐浓度。以标准方法行冠脉和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术。结果 肾动脉狭窄组平均年龄和血清肌酐显著增高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显著增多 ,但两组的吸烟和糖尿病情况相似。肾动脉狭窄患者更易发生冠脉病变 (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 )。 5 4例肾动脉狭窄 (单侧 5 0例 ,双侧 4例 )患者中 ,4 6例接受经皮肾动脉支架术治疗 ,各例手术成功。术后 2周 ,2 6例肾功能改善 ,2 4例高血压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与年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相关 ,血管内支架术对保护肾功能和控制高血压具重要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电子束CT(EBCT)测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 ,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术前全组 2 2例患者均行EBCT测定心功能指标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每搏输出量 (LVSV)、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输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 ,评价心室室壁运动记分。术后 1~ 6个月内复查EBCT测定上述指标。为了更好地作手术前后的比较 ,将全组患者根据有无心肌梗死史和室壁运动情况分为 2组 :无心肌梗死史、心室造影证实室壁运动正常或仅中度以下减低为Ⅰ组 (14例 ) ,有心肌梗死史、室壁运动严重减低或更甚者为Ⅱ组 (8例 )。结果 Ⅰ组病例术后LVEDV、LVESV比术前明显减少 (P <0 .0 0 1) ,LVEF、CO、CI明显增加 (P <0 .0 1~ 0 .0 0 1)。Ⅱ组病例各项指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术前室壁运动中度下降的有 33个节段 ,术后有 2 8个节段 (84 .8% )恢复正常 ;严重下降有 15个节段 ,术后有 5个节段 (33.3% )有改善 ;无运动 10个节段 ,术后仅有 1个节段有改善 (10 % )。结论 EBCT能有效评价CABG效果 ,适用于冠心病患者术前检查及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 6 7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SES组 ) ,34例接受普通金属支架 (BMS组 )。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和支架术 ,以及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 10 0 % ,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 1年中 ,SES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MS组 (7.5 %比 32 .4 % ,P =0 .0 0 1)。结论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中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安全有效 ;与普通支架相比 ,药物洗脱支架能显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方法:33例有慢性冠心病和左室功能不全(射血分数为40%±12%)的患者,在两周内均做过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4.
急诊PCI冠脉造影无复流左室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症经皮冠脉介入 (PCI)冠脉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4 97例急诊PC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急诊PCI即刻 ,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动脉瘤、痉挛情况下 ,冠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 2级为无复流 ,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冠脉无复流患者 5 8例 ,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 ,由其余 4 39例急诊PCI冠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6 0例 ,为正常血流组。结果 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WMS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血流患者术后 2周WMS改善 ,LVEF ,CI,SVI增加 (P <0 .0 5 )。正常血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 2周LVEF ,CI,SVI增加 (P<0 .0 5 ) ,LVEDV、LVESV (P <0 .0 1)减少 ;而无复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LVEDV、LVESV增加 (P<0 .0 1)。结论 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 ,梗死或濒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广泛 ;室壁运动恢复较慢和局部心肌功能不良 ;左室舒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延迟PTCA及支架术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5 2例初次AMI患者分为PTCA组 (n =2 7)和非PTCA组 (n =2 5 ) ,PTCA组于发病后平均 12d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TCA及支架术。随访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心脏事件。结果 PTCA组患者术后LVEDV及LVESV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非PTCA组患者随访后LVEDV及LVESV与随访前比较显著增加 (P <0 .0 5 )。LVEF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TCA组在心力衰竭 (4 %和 44 % ,P <0 .0 1)和复合终点事件 (33%和 72 % ,P <0 .0 5 )方面较非PTCA组明显下降 ,在死亡、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AMI后延迟PTCA及支架术可抑制左室扩大 ,延缓慢性期左室重构 ,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PCI)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对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接受急诊PCI的患者 72例 ,动态观察PCI术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 ,以PCI术后 1hST段下降大于 5 0 %为ST段下降组 ,相反为ST段抬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梗后早期 (2~ 3周 )和晚期 (5~ 6个月 )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的变化 ,并随访其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ST段下降组 5 3例 (74 % ) ,ST段抬高组 19例(2 6 % )。心梗后早期两组间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无明显差异 ;晚期ST段抬高组LVEF明显低于ST段下降组 (P <0 .0 5 ) ,而LVEDVI、LVESVI和VWMA积分均明显高于ST段下降组 (P <0 .0 5 ,P <0 .0 1)。随访期间ST段抬高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略高于ST段下降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段下降组梗死前心绞痛和直接支架术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成功直接PCI后ST段持续性抬高者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较差。有梗死前心绞痛和直接支架术者PCI术后ST段持续性抬高的发生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心病患者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多见 ,且病变常有严重钙化 ,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高 ,本研究通过比较≥ 70岁老年患者与 5 0~ 6 0岁中年患者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手术成功率及围手术并发症 ,旨在评估老年患者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近期成功率与安全性。方法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本心脏介入中心植入冠脉内支架的患者 ,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抵克力得或氯吡格雷 ,术中及术后2 4h静脉用肝素 ,随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3d。手术成功指安全植入冠脉内支架 ,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穿刺局部血管的并发症 (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膜后出血、动脉夹层 )及因手术大量出血需输血。结果 ≥ 70岁患者 2 6例 ,平均年龄 (74± 5 )岁 (70~ 84岁 ) ,女性患者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6 2 % ) ,陈旧性心肌梗死 5例 (19% ) ;5 0~ 6 0岁患者 14 2例 ,平均年龄 (5 5± 4 )岁 ,女性患者 2 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5 8例 (4 1%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 1例。≥ 70岁组多支病变 2 0例 ,显著高于 5 0~ 6 0岁组(77%和 32 % ,P <0 .0 1)。≥ 70岁组靶病变中重度钙化显著高于 5 0~ 6 0岁组 (4 2 %和 2 0 % ,P <0 .0 1) ,手术成功率两组相似 (96 .1%和 98.6 %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双核素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心肌断层显像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双核素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 10 3例受检者进行检查 ,患者分为冠心病组 (3 7例 )和非冠心病组 (66例 )。静息注射2 0 1Tl和运动高峰注入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40min后一次性进行门控双能峰断层采集。分析比较运动和静息的断层图像 ,以及室壁运动、心肌灌注、室壁增厚度和区域射血分数值等 4个功能图像和左室功能参数 :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 (LVEF、EDV和ESV) ,并以不同角度的“双网图”分析各心壁运动情况。有 3 8例在 2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冠心病组检查阳性 94.6% (3 5 / 3 7例 ) ,阴性 5 .4% (2 / 3 7例 ) ;非冠心病组中检查阳性 10 .6% (7/ 66例 ) ,阴性89.4% (5 9/ 66例 )。冠心病组中双核素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提示心肌缺血共 48个节段 ,其中有 3 2个在功能图像上出现室壁运动下降和 (或 )区域LVEF值降低 (66.7% )。冠心病组LVEF(% ) ,EDV(mL)和ESV(mL)分别为 5 2 .3 3± 16.2 6,70 .45± 2 8.12和 3 3 .3 5± 18.86,非冠心病组分别为 61.76± 9.3 8,60 .45± 18.18和 2 3 .3 0± 11.0 9,两组之间比较P <0 .0 1(t=2 .96) ,P <0 .0 5 (t =2 .5 5 ) ,P <0 .0 5 (t =2 .67)。其中 3 8例与冠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球囊预扩张后行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患者(直接支架组)和150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患者(预扩张后支架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预扩张后支架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13.0%)高于直接支架组(8.9%,P〈0.01);直接支架术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较低,为2.0%,预扩张后支架植入组发生率较高,为5.3%,P〈0.05)。结论冠脉内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无复流现象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直接支架植入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评价左心功能不全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PCI的24 627例冠心病患者,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左心功能不全组(LVEF<50%)2 182例和左心功能正常组(LVEF≥50%)22 445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和PCI术后30 d及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评估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对PCI术后30 d及12个月的MACCE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30 d,左心功能不全组患者PCI的MACCE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2.4%比0.5%,P<0.01);术后12个月,左心功能不全组也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6.6%比2.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值<50%为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功能不全是PCI术后30 d及12个月发生MACCE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