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玉良  吴宏飞 《武警医学》2016,27(4):370-372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术(pere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3-03至2014-06采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102例获得术后12个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术前、术后2 d、术后6、12个月腰腿痛缓解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Iity Index,ODI)评定和改良 MacNab标准,评价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102例腰痛VAS评分术后2 d、术后6、12个月与术前(6.3±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术后2 d、术后6、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由术前(69.3±15.2)降为术后12个月随访的(1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51例,良46例,可2例,差3例。术后优良率为95.10%。2例术后复发行切开手术。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与弧弦距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11至2019-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34例,测量其弧弦距数值,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减压术治疗,评定治疗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方法量化,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由患者填写自身情况。结果 (1)在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21±0.687)分、(3.12±1.225)分、(1.94±1.278)分。NDI评分分别为(15.79±2.185)分、(7.85±2.476)分、(6.12±3.003)分,术后1周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弧弦距数值与术前1 d VAS评分及NDI评分均没有明确的相关性(r=0.238;r=0.250),弧弦距数值与术后1个月和术前1 d V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P<0.05),弧弦距数值与术后1个月和术前1 d NDI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4,P<0.05)。结论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从疼痛及日常生活功能方面进行观察近期效果良好,疗效较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介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7-04至2020-06采用胸椎椎板螺钉治疗胸椎疾病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7~59岁,平均43.2岁,其中胸椎霉菌性脊柱炎1例,胸椎大肠杆菌感染1例,胸椎骨折翻修术2例,颈椎骨折行颈胸段固定2例,术中椎弓根崩裂改用椎板螺钉2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行胸椎CT检查,观察螺钉固定情况,术后3、6、12个月,复查胸椎CT观察螺钉是否有松动、移位。术前,术后3、6、12个月随访X线测量胸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8例患者,32枚椎板螺钉,平均随访(14.3±2.3)个月,椎板螺钉无松动、拔出、断裂,术前、术后、随访Cobb角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ODI指数为(20.3%±1.2%),较术前(79.9%±1.7%)明显降低(t=28.8,P<0.01);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0.8±0.2)较术前(6.7±0.4)明显降低(t=12.3,P<0.01)。结论 在无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情况下,采用椎板螺钉固定,有同样牢固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内侧入路减压复位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76例,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17~61岁,平均35.6岁。骨折AO分型:A1.3型43例,A2.1型19例,A2.2型7例,A3.1型5例,A3.2型2例。按脊髓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组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71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进行评估,所有患者行后路切开经椎弓根内侧入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均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12个月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和CT片,通过术前、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Cobb角、椎管侵占率、ASIA评分4个主要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及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术前(47.3%±9.8%),术后12个月(8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29.3°±5.8°),术后12个月(6.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侵占率:术前(29.5%±6.7%),术后12个月(1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脊髓损伤组感觉评分:术前(150±17)分,术后12个月(175±16)分;运动评分:术前(47±14)分,术后12个月(79±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感觉评分:术前(167±21)分,术后12个月(186±13)分;运动评分:术前(71±15)分,术后12个月(8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内侧入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能有效减压、恢复椎体高度、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期前路颈椎复位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AO C型F4亚型单节段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5例下颈椎AO C型F4亚型单节段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3-78岁[(48.5±3.7)岁]。损伤节段:C4/5 11例,C5/6 19例,C6/7 15例。单侧16例,双侧29例。伤后24 h内,全身麻醉下行I期前路复位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椎间融合方式:自体髂骨块28例,颈椎椎间融合器17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关节突复位时间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通过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局部Cobh角,评估颈椎生理曲度。在CT冠矢状位图像上进行Lenke分级,了解椎间植骨融合率。MRI检查了解椎管内脊髓减压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术后改善率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9个月[(6.1±3.6)个月]。手术时间为40-75 min[(55.1±8.2)min],术中出血量为40-80 ml[(45.2±5.3)ml],复位时间1.5-3.0 min[(2.I±0.5)min],复位成功率为100%。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大血管及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1/甲愈合。术后3个月椎间高度[(4.9±0.8)m m]较术前[(3.3±0.6)mm]提高(P<0.05)。术后3个月颈椎Cobb角[(6.5±2.1)°]较术前[(-4.6±3.6)°]增加(P<0.01)。按Lenke分级,术后3个月椎间融合程度A级41例,B级4例,融合良好。除6例术前ASIA分级A级患者术后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患者ASIA分级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3个月JOA评分[(15.0±3.2)分]较术前[(7.4±2.3)分]提高(P<0.05),术后改善率为(73.3±17.6)%。结论I期前路颈椎复位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AO C型F4亚型单节段损伤,可早期手术减压,能够使对顶/脱位的小关节突复位,有效改善颈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6.
吴斌  徐大伟  王藩 《武警医学》2016,27(8):819-82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2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病灶为肝癌12例,胃癌10例,胰腺癌3例,结肠癌3例(共31个病灶)。采用22G Chiba针穿刺,制备化学消融剂[无水乙醇(18 ml)、聚桂醇(2 ml)、碘化油(2 ml)、洛铂(10 mg)、表阿霉素(10 mg)按9∶1∶1∶3∶3比例制成混悬液],术后1、3、6、12个月复查增强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28例(31个病灶)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VAS评分为(6.3±1.5)分,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为(1.3±1.2)分(t=13.773,P<0.05);治疗前病灶最大径为(4.2±0.8)cm,治疗后12个月病灶最大径为(1.7±0.5)cm(t=14.755,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移植治疗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9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4次鞘内UC-MSCs移植术, 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制定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标准(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移植前后运动、感觉功能、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患者感觉、运动功能、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运动功能方面改善最为明显,ASIA评分治疗前61±22,治疗后70±18。均未发生术区感染、脑脊液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但有6例(15.4%)于术后24 h内出现发热,3例(7.7%)术后出现低颅压症状,2例(5.1%)术后出现腰部及下肢疼痛、麻胀感。结论 UC-MSCs鞘内移植可以改善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运动、二便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多方面的神经缺失症状,疗效较理想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上海市同仁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且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50~65岁,平均55.2岁。患者均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改变。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无相邻椎体骨折。术前VAS 8分,术后2d 3分,术后1年2分。术前平均Cobb角(17.6±9.6)°,术后2d(4.3±2.5)°,术后12个月(4.5±2.8)°。术前平均椎管占位率(25.2±3.6)%,术后2d(9.7±2.9)%,术后12个月(8.4±2.6)%。VAS评分、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A3.1型可获得满意的早期复位效果,增加伤椎的稳定性,防止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基层官兵Ⅱ型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2016-07至2018-06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治疗的27例Ⅱ型疼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29岁,平均(22.6±3.2)岁,病程6~18个月,平均(8.6±2.4)个月,左侧12例,右侧15例,其中合并轻度扁平足5例。采用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资料进行整理,正位X线片测量距舟覆盖角、距骨第2跖骨角,侧位X线片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功能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量化。结果 本研究中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0.7±4.2)个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足疼痛症状消失21例,明显缓解6例;27例足活动范围均正常。距舟覆盖角由术前平均18.81°±2.66°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3.2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8,P<0.001);距骨第2跖骨角由术前平均14.41°±2.41°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平均7.0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87,P<0.001);Meary角由术前平均3.07°±1.07°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81°±0.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7,P=0.110);Pitch角由术前平均20.89°±2.9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1.89°±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P=0.056);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15±1.03)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52±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60,P<0.001);AOFAS中足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47.19±5.3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6.67±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9,P<0.001)。结论 采用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基层官兵Ⅱ型疼痛性足副舟骨,疼痛缓解明显,并发症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张頔  肖蕊  丁琪 《武警医学》2018,29(7):698-697
  目的 探讨非牵引漂浮体位在前后踝撞击症关节镜手术中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01至2015-12医院收治的前后踝撞击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仰卧位,观察组采用非牵引漂浮体位关节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效果,并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临床随访,包括关节活动角度、AOFAS主观功能评分、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评估。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0.3)h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0±0.4)h(P<0.01);两组出血量均为5~10 ml,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关节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 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 结论 前后踝撞击症术中应用非牵引漂浮体位,可一次性处理前后踝骨赘,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中二次消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板-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5至2021-05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治疗的25例腰椎峡部不连患者,峡部不连均位于L5,均采用椎板-椎弓根螺钉固定+峡部植骨治疗.随访评估患者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与术前进行比较.行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微创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03至2016-12医院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 并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临床功能ODI评分。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为(132.03±2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86.39±51.32)ml,术后引流量为(64.17±31.71)ml,术后住院天数为(7.30±1.06)d,与传统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小宇 《武警医学》2019,30(8):672-675
 目的 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 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切皮前后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 h及48 h的患儿疼痛FLACC评分及患儿首次使用乙酰氨基酚时间;记录患儿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患儿术后12 h的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穿针调整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的穿刺时间[(13.42±2.50)min]长于对照组[(5.73±2.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19.6±3.2)h]明显晚于对照组[(11.4±4.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试验组的FLACC评分(1.6±0.9)明显低于对照组(4.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DDH矫正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 h有效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治疗中疝补片不同固定方式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 收集2014-01至2019-08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实施腹腔镜TAPP的临床资料。依照疝补片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免固定组(88例)、医用胶固定组(66例)及钉合固定组(36例)。(1)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等情况。(2) 术后第2天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疼痛评分。(3)比较三组术后血清肿、尿潴留、切口感染、异物感、疝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19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无疝复发病例。钉合固定组在术后第2天VAS评分及术后1、3、6个月IPQ评分明显高于医用胶固定组和免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固定组血清肿发生率与钉合固定组和医用胶固定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固定组、医用胶固定组异物感明显低于钉合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补片免固定法能够减轻术后中远期慢性疼痛,降低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及异物感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MRI指导下股骨头髓芯减压术(core decompression,CD)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就诊骨科中心诊断为ONFH的32例为研究对象,在MRI指导下行C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应用MRI观察坏死区域的位置及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32例术前 VAS评分为5.52±1.14,Harris总分为35.8±5.89(疼痛15.26±3.11;功能17.70±4.83;僵硬2.84±1.95),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4.59±0.5,Harris总分为62.0±5.42(疼痛29.76±3.27;功能29.06±4.47;僵硬5.18±1.42),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55±0.5、Harris总分为80.77±3.78(疼痛37.94±3.02;功能38.4±2.27;僵硬7.43±1.13),术后6个月、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成像引导的CD治疗ONFH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准确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胸段慢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胸段慢性脊髓损伤患者27例,每位患者均接受4次干细胞悬液注射治疗,每周1次。收集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6周、6个月时的最低正常功能平面,ASIA残损分级,ASIA运动感觉评分,ASIA模拟视觉评分,Ashworth评分等资料并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6例患者左、右侧感觉最低正常功能平面出现下降(1或2个平面),5例患者两侧运动最低正常功能平面出现下降(下降1个平面2例,2个平面1例,10个平面1例,11个平面1例)。治疗后6周,ASIA残损分级由A级变为B级4例,由A级变为C级1例,由B级变为C级1例,ASIA残损分级变化率为22.2%(6/27);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ASIA残损分级由A级变为B级1例,ASIA分级总的变化率为25.9%(7/27)。治疗后6周、6个月时ASIA下肢运动评分分别为1.7±2.9、3.1±3.6,明显高于治疗前(0.5±1.5,P<0.05)。治疗后6周、6个月时ASIA感觉(轻触)评分分别为68.8±14.4、70.5±14.4,ASIA感觉(针刺)评分分别为68.4±14.7、70.2±14.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66.6±13.7、67.0±13.6,P<0.05)。治疗前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为1.8±1.5,与治疗后6周(1.6±1.2)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治疗后6个月(1.1±0.8,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胸段慢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残损分级和运动感觉功能,并可部分促进慢性脊髓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管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leverage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武警总医院骨三科采用颈椎管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leverage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0.6±9.9)岁。所有患者随访时均行X线、CT及MRI检查,记录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资料分析研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方法,对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以及颈椎管变化进行评分记录。结果随访6~24个月,25例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10.16±1.35)与术后评分(14.2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61.24%。术前、后颈椎曲度无明显变化(术前17.15°±6.25°;术后17.93°±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6.68±1.12)与术后(2.3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 C5椎管矢状径分别为(9.22±2.01)和(15.64±2.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平均扩大率为(73.92±25.49)%。随访期间,25例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再关门现象。结论 leverage微型钛板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神经症状改善明显,同时可维持颈椎曲度,较小影响颈椎运动功能,可减轻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部队晶状体半脱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河南总队医院2017-01至2021-10收治的部队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19例),将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1例)。观察指标包括视力,总手术时间,超声累积释放能量,等效球镜,术后全眼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1个月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远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裸眼远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手术时间[(18.72±4.33)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2.51±5.64)min],术中超声累积释放能量[(7.34±5.50)%]明显少于对照组[(11.28±6.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残余屈光度在等效球镜±0.5D、±0.75D-±1.00D和±1.00D以外等各范围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2.361, P=0.018)。术后6个月,观察组全眼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的均方根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6.32%)明显低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为部队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手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付建楠  齐艳芳  陈宇  刘晓梅 《武警医学》2020,31(11):983-98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联合静脉镇痛在单孔胸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01至2020-04医院择期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SAPB联合静脉镇痛组(RD组)、罗哌卡因SAPB联合静脉镇痛组(R组)和静脉镇痛组(对照组,C组),每组50例。手术结束后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肌平面穿刺,RD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0.5 μg/kg)20 ml,R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注射生理盐水20 ml。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并对比三组术后2、 6、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D组和R组术后2、6、12及2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组术后2、6、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三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组和R组2、6、12 h的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组术后2、6、12及24 h 的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R组(P<0.05)。RD组和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复合0.5 μg/kg右美托咪啶SAPB联合静脉镇痛用于单孔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更完善,阿片类药物用量更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