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老年肺栓塞与非老年肺栓塞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55例老年肺栓塞患者(≥60岁)及44例非老年肺栓塞患者(<60岁)的CTPA资料,比较两组在肺栓寒分布类型、阻塞严重程度及与间接征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两组间肺栓塞分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级肺动脉均无栓塞病例,2~5级肺动脉栓塞数比较χ2值分别为1.0041、1.3517、1.1164、0.8294,P值为:0.3163、0.2450、0.2907、0.3625);②栓塞面积及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肺栓塞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325、2.4063,P值为0.8570、0.1208),老年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多于非老年组(χ2值4.2672,P=0.0389),且多伴有右心功能不全,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按照不同栓塞面积类型计算栓塞严重程度,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448、0.5409、0.9488,P=0.3018、0.6004、0.3486);③间接征象:老年组肺动脉干增宽、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胸膜增厚及支气管动脉扩张数均多于非老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5.9114、4.4000、5.2594、9.1743、5.1182,P=0.0150、0.0359、0.0218、0.0025、0.0237).结论:老年肺栓塞更容易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而非老年肺栓塞虽然间接征象少,但栓塞严重程度并不轻于老年肺栓塞,在影像学分析诊断时需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对肺栓塞(PE)的临床诊断价值,着重探讨肺栓塞的好发部位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Philips 256层brilliance i CT对我院70例疑似PE的患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并运用多种后处理软件对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T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肺栓塞24例,共发现栓子125个。栓塞部位主要位于两下肺动脉(占72.00%),以肺段动脉栓塞最多见(占56.00%),栓塞类型以偏心型肺栓塞(占52.00%)为主。间接征象中,胸腔或心包积液5例,肺梗死7例,肺动脉高压9例,马赛克征或肺少血征11例,心功能不全3例等。双侧肺栓塞21例,仅右肺栓塞3例,7例PE患者溶栓治疗后复查CT,血栓均有减少或消失。结论 256层螺旋CT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同时配合强大的后处理软件,能准确、快速的诊断肺动脉栓塞,成为临床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兔的慢性肺小动脉血栓栓塞模型,研究其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健康家兔8只,体重2.0~2.5 kg.对栓塞前、后肺动脉造影和CT表现进行对比.栓塞组兔肺动脉多次注入经热处理的自体血栓,血栓直径1~2 mm,长3~5 mm,栓塞前、后和12周时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CTPA,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8只兔对比栓塞前后CTPA影像发现栓塞血管共43支,其中血管直径为1.5~2.0 mm 7支,1.0~1.5 mm 8支,0.5~1.0 mm共17支,<0.5 mm者共11支.未对比栓塞前影像共发现直径<2.0 mm的肺动脉栓塞31支,其中血管直径1.5~2.0 mm 7支(阳性率100%),1.0~1.5 mm 7支(阳性率87.5%).0.5~1.0mm12支(阳性率70.6%),<0.5 mm5支(阳性率45.5%).假栓塞组术前、后和12周以后CTPA均未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和间接征像.结论 兔自体血栓反复注射法建立慢性肺小动脉栓塞模型有较高的可行性.64层螺旋CTPA对直径1 mm以上级别的肺小动脉栓塞诊断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栓塞程度及其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4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CTPA检查,根据死亡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8例)和非高危组(25例).在CTPA图像上分析2组CT阻塞指数及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CT阻塞指数(中位数23.87%)高于非高危组 (中位数9.72%).2组间右心功能参数8项有统计学差异,3项无统计学差异.肺动脉CT阻塞指数与右心功能计量指标间相关性均有统计学差异.CT阻塞指数、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MSA)、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MSA)、RVMSA/LVMSA(RVLV)、主肺动脉直径及奇静脉直径Az值均>0.5.结论 CTPA能够较准确地评价急性肺栓塞程度及其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CT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1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肺栓塞279例,非肺栓塞733例.以CTPA作为肺栓塞的诊断标准,分析肺栓塞和非肺栓塞患者之间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脉栓塞指数,并探讨其与右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对右心功能参数的分析发现,肺栓塞与非肺栓塞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肺栓塞患者的Qanadli栓塞指数明显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并高度相关.肺动脉栓塞指数与部分右心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弱.结论:CTPA可以反映肺栓塞后肺动脉的阻塞程度和右心功能的改变,但肺动脉阻塞程度不能准确地反映右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对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并行CTPA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照。结果:20例中,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肺栓塞18例,CTPA均发现肺栓塞,共发现栓子108个,左右肺动脉主干4个,肺叶动脉30个,肺段动脉50个,亚肺段及以下动脉24个。栓子在CTPA上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中央型54个,偏心型19个,混合型22个,完全梗阻型13个。肺栓塞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8例)、韦斯特马克征(3例)、心脏形态改变(5例)、静脉回流改变(6例)、心包积液(2例)和胸腔积液(8例)。结论:128层CTPA在诊断肺栓塞、栓子定位和分型、判断栓塞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效果及治疗后复查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64层CT行CTPA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处理。患者复查采用相同CT检查及后处理重建。结果:32例患者中15例有下肢静脉栓塞、4例有恶性肿瘤、3例有近期手术病史,2例有近期外伤史。CTPA对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32例患者中显示受累肺动脉221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实变、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肺栓塞治疗后复查有24例患者1月内肺动脉栓子消失或明显吸收缩小(占75%);6例患者吸收不明显(占18.7%);2例死亡。结论:64层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部位及其它间接征象,并能有效监测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的螺旋CT检查与误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重点分析平扫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6例CT平扫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CT平扫均有阳性发现,敏感性为100%.其中误诊肺炎合并胸腔积液11例;胸腔积液3例;机化性肺炎1例;周围型肺癌1例.结论CT平扫可提供肺栓塞存在与否的有力证据,简便、安全、敏感可靠,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将其作为替代平片的首选检诊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与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6-01-2009-10慢性肺栓塞患者55例,评价CT肺动脉栓塞指数(CT 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 CTPAOI)及CTPA参数.根据CTPA图像采用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计算 CTPAOI.CTPA参数均在轴位图像测量,包括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右室左室直径比等.结果 55例CTEPH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为(37.60±15.22)%,Mastora栓塞指数为(30.02±16.43)%,Qanadli 栓塞指数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 Z=-6.296,P=0.000;但二者显著正相关,r =0.875,P=0.000.无论Qanadli栓塞指数还是Mastora栓塞指数与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CTPA参数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分析显示右室左室直径比与肺动脉收缩压(r=0.240,P=0.021)、肺动脉舒张压(r=0.255,P=0.014)、平均肺动脉压(r=0.217,P=0.037)、肺毛细血管嵌压(r=0.318,P=0.002)、肺血管阻力(r=0.369,P=0.000)呈正相关;右肺动脉干直径、右室与左室比、右室前壁厚度为平均肺动脉压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用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不能反映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变化,但CTPA参数能够从不同方面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像重建结合轴位图像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PA对63例患者肺动脉各级管腔内的栓子均明确显示,共累及肺动脉303支;图像分析结果伞部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主肺动脉和(或)左右肺叶、段、亚段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和血管阻塞;部分显示肺栓塞的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右心房及右心室肥厚及扩张、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不张及实变(肺梗死)等.6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复查CTPA,其中,栓子完全消失者47例,栓子明显缩小者11例,溶栓治疗效果差者3例,考虑为慢性肺栓塞.结论 64层螺旋CTPA是临床最有效的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疗效评价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