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胰胆管合流异常 ( pancreaeticobiliary maljunction, PBM )又称异常合流的胰胆管系统( anomalous junction of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system, AJPBDS),或胰胆管连接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union),在1916年首先提出。1994年日本胰胆管合流异常研究会通过PBM诊断标准;通过放射学或解剖学检查,胰管和总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异常合流,放射学检查以肠道内对比剂或气体显示的肠道边沿为界。此定义在日本得到广泛接受。PBM由先天性因素导致,获得性因素如肿瘤、结石、炎症等偶尔也可表现为PBM,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MRCP、CT增强(CE-CT)及术中胆道造影(IOCP)在显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患者胰胆管合流部解剖形态中作用,以期对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儿童CC患者MRCP、CE-CT及IOCP资料,与囊肿病理组织学相对照,影像资料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然后以协商并达成一致影像诊断结论。结果59例CC中36例为囊性,23例为梭形。CC影像和手术分型:23例为I型,36例为IV型。MRCP、IOCP、CE-CT均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MRCP与IOCP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明显高于CE-CT,MRCP结合IOCP诊断PBM明显高于单独MRCP或IOCP。CE-CT可以明确显示肝右动脉位置异常。结论术前MRCP结合IOCP能提高CC患者胰胆管解剖结构显示率与PBM诊断率,而CE-CT可发现CC患者肝右动脉变异。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中胰管显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OJ)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中造影时胰管显影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间257例因OJ经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DSA下胆胰管同时显影者35例,观察胆胰汇合部解剖结构特点,归纳分析胰管显影的原因.结果 35例胰管显影者,确诊为胰胆管合流异常(PBM)31例,另4例考虑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解剖缺陷相关.结论 PBM是导致阻塞性黄疸PTCD术中胰管显影的主要因素,探究胰管显影原因,有助于提高对壶腹部结构、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PTC对胰胆管合流异常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的可行性、影像学表现及其与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SOD)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63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的l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确立病例入选标准、PBM诊断参考标准.由2名高年资医师阅片,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胰管显影病例,影像学测量其胆胰共同管长度,并经校正得到实际数值,与正常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对非PBM型胰管显影者分析,结合临床及现行的SOD临床诊断标准,作出初步诊断.结果 42例胰管显影的病例中,临床初诊PBM 38例,SOD 4例.PTC显示38例PBM患者胆总管、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高位汇合,共同管较长,为(12.6±7.9)mm,明显高于正常长度标准6 mm(t=5.15,P<0.05);且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越远,共同管越长.4例SOD中,1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3例考虑为胰胆管间纵行括约肌缺如.结论 PTC是诊断PBM的可行方法之一,结合临床可初步与SOD影像诊断相鉴别.但诊断PBM首选无创性诊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胰管异常是胰胆管疾病的重要征象,可见于胰腺各种病变;目前胰管异常影像学检查有ERCP、MRCP、MSCT(MDCT)及EUS等均能较好显示胰管形态特征及病变。本文对正常胰管及各种胰腺疾病中胰管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加以总结。以增进对胰腺疾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 MRCP征象,以提高对APBD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8例APBD患者的MRCP征象.同时随机抽取18例胰胆管正常汇合者为对照组.测量胰胆共同管长度、汇合角度.观察APBD的合流形式,是否合并胆管扩张,胆管、胆囊结石,胰腺炎,肿瘤等相关疾病.结果 18例APBD的合流形式为:胆管汇入胰管型14例,胰管汇入胆管型4例.1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胆总管扩张,其中明显扩张15例,稍扩张3例.共同管长度为9.6~17.5mm,均数为(12.49±2.38).对照组共同管长度5.6~9.6mm,均数为(7.56士1.35).两组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汇合角度27°~82°,均数为(53.44±17.06).对照组22°~60°,均数为(41.78±10.58).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APBD相关疾病包括胆囊或胆管结石12例,胰腺炎反复发作并胰管扩张4例,壶腹癌1例.胆总管囊肿3例.仅表现为胆红素增高1例.结论 MRCP能够显示APBD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MRCP 2D和3D FASE序列显示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二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 (2DFASE)序列和三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3DFASE)序列对胆道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显示及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对 72例胆道术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右上腹痛等症状的患者同时行MRCP的两种序列检查 ,并分别与手术、直接胆道造影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MRCP的这两种序列均能很好显示术后胰胆管系统解剖 ,3DFASE序列显示肝内一、二级胆管优于 2DFASE序列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DFASE序列显示胰管优于 2DFASE序列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MRCP两种序列均获得了较好的图像 ,两种序列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RCP 3DFASE序列较 2DFASE序列更适于胆道术后胰胆管系统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小儿胆道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诊断小儿胆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道疾病患儿的MR I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表现。结果:新生儿肝炎8例,其肝内、外胆管通畅。新生儿胆道闭锁10例,未见完整肝外胆道显示,6例冠状位T2W I示肝门部限局三角形高信号影,4例门静脉周围增宽,肝门部条索状长T2信号。胆总管囊肿42例,其中Todan iⅠ型32例、Ⅱ型3例、Ⅳa型5例、Ⅴ型2例;20例显示胆胰管合流异常,其中胆-胰型13例,胰-胆型7例。结论:MRCP可以准确鉴别新生儿肝炎及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可清楚显示胆总管囊肿及胆胰管异常合流形态。  相似文献   

9.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可能性。方法:结合正常胆管、胰管汇合部解剖,复习3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病人的CT表现。结果:正常情况下,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胰胆管合流异常时,可见两在十二指肠壁外直接汇合,此为直接征象;或是胆总管与主胰管先呈“双管征”样排列,在其后的断层图像上则成为一个管道,虽未看到直接汇合,但实际上已经汇合,此为间接征象。结论:CT同样可以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项MR新技术,具有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简便安全、可多方位旋转、多角度观察、不需对比剂等优点,为胰胆管疾病提供了获得类似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胰胆管图像,在胆系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2].本文对2009年10月~2012年2月间85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MRCP与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两种诊断方法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