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假体对线决定了髌骨轨迹及膝关节屈膝间隙的稳定性[3].若股骨假体安放不当会导致髌骨与股骨假体的过度磨损,从而使假体寿命缩短或出现一系列髌骨并发症及膝前痛等症状.股骨外科上髁轴(surgical epicondylar axis,SEA)是膝关节屈伸旋转轴线.传统的根据股骨后髁轴(posterior condylar line,PCL)外旋3°截骨安放股骨假体的方案缺乏个性化,有学者建议在TKA之前行CT检查测量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从而使TKA术中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尽量与SEA平行,从而达到最好的力学重建效果[3].笔者通过测量TKA术后患者股骨假体PCA及髌骨适合角(congruence angle,CA)和外侧髌股角(lateral patellofemoral angle,LPTA),旨在分析术后假体PCA与CA及LPTA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CA及LPTA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膝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参照轴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全膝置换术中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方法———股骨上髁轴与Whiteside′s线的准确性,旨在为国人的人工膝关节手术技术提供实验依据,以减少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80例正常人(年龄19~42岁,男女各半)的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螺旋CT扫描(层厚0.5mm)获取股骨远端精确的横断面图像,通过测量比较股骨上髁轴、Whiteside′s线与股骨后髁轴之间的关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准确性。结果股骨上髁轴与股骨后髁轴的夹角(股骨后髁角)为男性6.7°±1.5°,女性6.4°±1.8°,Whiteside′s线与股骨后髁轴的夹角为男性7.2°±3.1°,女性7.8°±3.2°。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上髁轴作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较为恒定可靠,而Whiteside′s线的变异度较大、重复性较差。国人的股骨后髁角比西方人大,术中如以股骨后髁轴外旋3°来放置股骨假体,容易出现假体内旋。  相似文献   

3.
股骨髁髌股、胫股关节运动重叠接触区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记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胫股、髌股关节在股骨髁关节面接触的重叠区域,明确其具体范围,为进一步研究膝关节髌骨、胫骨和股骨三者对应解剖关系以及生物力学特性,为优化股骨假体设计奠定基础.方法Instron 8501生物力学测试仪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站立到下蹲屈膝过程,收集8具新鲜膝关节尸体标本,通过染色法分别描记髌股、胫股关节运动在股骨髁面的接触区域,标记其重叠范围.结果髌股、胫股关节在股骨髁关节面运动存在重叠接触区域,范围大致相当股骨髁面全髌股关节接触区域的开始于屈膝75°髌股接触区域的后部分.结论膝关节股骨假体的设计应该考虑股骨髁与髌股关节、胫股关节运动的重叠接触区域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4.
获得性低位髌骨指继发于创伤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等形成的以髌骨远离股骨滑车或髌韧带缩短为特点,是TKA术后髌骨不稳的表现之一.可能与术中髌骨外翻,不恰当的截骨,外侧松解,髌下脂肪垫的完全切除和髌腱短缩等相关[1-4].其中,由于膝关节线抬高而髌骨相对股骨处于正常位置所引起的髌骨位置异常称假性低位髌骨[1,2];由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瘢痕形成或髌韧带缩短而导致的髌骨位置异常称为真性低位髌骨[5]. 获得性低位髌骨的发生使得股膝关节结构改变,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伸肌滞后、膝前痛和假体磨损等[1 -3,6,7],从而影响TKA的疗效和增加患者的痛苦.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KA术后获得性低位髌骨的研究有所报道,但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因此,笔者回顾近期关于TKA术后获得性低位髌骨的诊断、病因、治疗及其与膝关节功能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所致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军事训练所致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患者15例(病例组),男12例(14膝),女3例(3膝),年龄22~43岁,平均27.3岁.以随机抽取的18名年龄性别匹配、无膝痛症状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轴位X线片检查,观察膝关节骨质结构情况,测量滑车角、适合角及髌股指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病例组患者均实施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并对术前和术后疼痛程度(VAS法)进行评估.结果 病例组适合角(7.67°±5.81°)及髌股指数(2.49±1.40)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适合角-2.2°±-2.71°,髌股指数1.2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滑车角(132.44°±10.21°)与对照组(136.80°±4.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膝关节骨质结构改变明显.病例组术前疼痛程度评分为7.06±0.85,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3.87±0.24)及术后1年(3.0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军事训练所致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病史、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并注意鉴别诊断.膝关节X线片是诊断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最基本的辅助检查手段,其中髌股指数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个体化处理策略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45例(184膝)拟初次行保留髌骨TKA的膝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根据髌股关节轨迹不良情况酌情采用假体位置调整、髌骨修整成形、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张力调整及Goldthwait-Roux术处理,评估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Feller髌骨评分以及胫骨角、股骨角、胫骨后倾角及股骨屈曲角等假体力线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记录假体松动、髌骨坏死、髌骨骨折和骨溶解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假体松动、髌骨坏死、髌骨骨折和骨溶解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6.72±4.16)个月,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t=38.483,P=0.000),KSS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t=36.110、17.700,P均=0.000),胫骨角、股骨角、胫骨后倾角、股骨屈曲角均明显大于术前(t=99.997、87.499、14.084、4.101,P均=0.000)。结论 TKA术中根据患者髌股关节轨迹不良情况个性化采用假体位置调整、髌骨修整成形、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张力调整及Goldthwait-Roux术处理,可纠正患者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缓解膝前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膝关节运动时胫骨、髌骨与股骨髁接触的重叠区域 ,测量并比较分析重叠区域内髌股、胫股关节各自接触压大小及分布特点 ,探讨髌股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滑车假体长度的设计。方法 :收集 8具新鲜膝关节尸体标本 ,在Instron 85 0 1生物力学测试仪上构建实验平台 ,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站立到下蹲屈膝的过程 ,采用染色法描记重叠区域、压敏法测量髌股、胫股关节在该区域接触压。结果 :股骨髁关节面存在髌股、胫股关节运动重叠接触区域 ,范围大致相当股骨髁髌股关节接触区域内、始于屈膝 75°髌股接触部的后部分区域 ;重叠区域内髌股、胫股关节各自接触压测定显示 ,前者的接触压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股骨滑车假体的有效长度应涵盖髌股关节在股骨髁所有接触区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髌外侧筋膜支持带广泛松解,髌内侧筋膜支持带紧缩,股内侧肌支点移位,使髌骨得到有效固定。结果 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月~3年,按一般膝关节损伤的功能评定方法:正常8膝,优6膝,良2膝,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软组织联合手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不仅能实现髌股关节的稳定,股骨外髁发育不良和股骨滑车沟变浅也能获得明显改善,手术操作较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4月治疗46例53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关节镜下进行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游离移植重建MPFL,调整移植肌腱在不同角度下屈伸活动时的张力,关节镜下观察髌骨运动轨迹和股骨滑车与髌骨的对应关系,然后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将肌腱端固定于股骨内侧髁的骨道内,同时行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了解髌股关节的稳定情况、脱位复发、患膝主观症状以及患肢整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12~24个月),膝关节稳定性增加,髌骨脱位无复发.恐惧试验阴性,髌骨轴位X线片和CT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手术前后Kujala 髌骨稳定度问卷评分术前(54.6±5.4)分,术后(92.3±8.9)分(t =55.41,P<0.01).所有患者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术后CT检查对比发现,髌骨与股骨滑车适配角从术前的(27.8±8.1)°改善为(2.3±9.4)°(t=20.87,P<0.01).肌腱供区踝关节活动良好,功能没有影响.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与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MPFL,结合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能够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并且避免了膝关节周围切取肌腱的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骨髁内、外侧面表面特征,探索内侧副韧带、内侧髌股韧带、外侧副韧带、腘肌腱重建时股骨定位参照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国内正常成人志愿者男58膝、女58膝,进行320 CT容积扫描股骨远端三维重建,分别在股骨内上髁、外上髁表面画前后标记线及上下标记线,测量内、外上髁最高点相对远端软骨缘平面高度,距离前后、上下标记线的长度。同时对13例新鲜冷冻成年膝关节标本标记行320CT扫描重建,测量骨性最高点与韧带附着点中心的距离与方位。结果:股骨外上髁最高点与远端软骨缘相对高度为男5.79±1.38 mm、女6.11±1.84 mm,股骨内上髁最高点与远端相对高度为男6.91±1.62 mm、女6.82±1.43 mm。股骨外上髁最高点到后髁的相对距离占前后比为男(33.8±3.0)%、女(32.8±4.6)%,到远端的距离占上下比为男(59.5±4.1)%、女(60.8±3.7)%。股骨内上髁最高点到后髁的相对距离占前后比为男(44.7±8.1)%、女(48.5±6.1)%,到远端的距离占上下比为男(63.9±7.8)%、女(64.8±7.8)%。外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外上髁最高点远后方(50.5±5.4)°、2.96±0.36 mm,腘肌腱位于远后方(38.07±2.57)°、10.52±0.86 mm。内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内上髁最高点远后方(37.6±2.9)°、4.93±0.71 mm,内侧髌股韧带位于近后方(37.21±1.16)°、12.79±1.68 mm。结论:股骨内、外侧髁侧面上均有位置、高度相对恒定的骨性最高点,可作为四条韧带重建时股骨定位参照点,本实验的数据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