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位移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位移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体格检查者201 Tl心肌灌注显像资料6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组模拟位移.重建各种位移和无位移状态下的心肌断层图像,利用定量计算软件自动获得各种位移状态和无位移状态下左心室各壁段的血流灌注分数.比较各种位移状态和无位移状态下的图像及其血流灌注分数的差异.分析不同位移状态对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及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在各种位移方式中,1帧和1个像素的所有位移对图像质量及定量计算结果无明显影响,随着位移帧数和(或)位移距离(像素数)的增加,图像逐渐出现放射性稀疏、缺损以及变形,并出现"拖尾"、"伴影"等伪影特征.向上移动时,主要影响左心室下后壁;向下移动时,主要影响前壁及下后壁;向右移动时,主要影响间壁、心尖部、前壁及下后壁;向左移动时,主要影响问壁及下后壁.其中,沿x轴移动时心肌血流灌注分数的改变大于沿y轴移动时(t=2.848,P<0.01),向下移动的改变大于向上移动(t=2.941,P<0.01),向右移动的改变大于向左移动(t=6.598,P<0.01).结论 大于1帧和1个像素的位移可对心肌灌注显像图质量及定量计算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方向及不同幅度的位移对左心室各壁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右侧卧位并改变采集角度显像对成年女性SPECT MPI中左心室前壁衰减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99Tcm-MIBI MPI的成年女性49例[年龄(61.5±8.4)岁,属冠心病低发人群].运动负荷显像时患者左心室前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稀疏或缺损,随机(抽签法)对患者先后行常规仰卧位和改变采集角度的右侧卧位静息显像.重建2种显像体位的心肌断层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种显像体位间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差异.观察不同体位显像时左心室前壁放射性稀疏和填充的图像差异.结果 左心室前壁、下后壁、心尖部及侧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右侧卧位显像时明显高于仰卧位显像,分别为(71.30±3.53)%和(66.50±3.85)%,(70.06±4.45)%和(65.44±4.16)%,(77.90±3.00)%和(75.81±4.08)%,(79.30±2.26)%和(72.60±3.87)%(t=6.731、5.286、3.555和10.885,均P<0.01),间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低于仰卧位显像[(66.60±3.98)%和(70.06±4.51)%,t=-4.625,P<0.01].左心室前壁中段和前壁心尖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右侧卧位显像时明显高于仰卧位显像[中段:(76.40±3.80)%和(68.60±4.76)%,心尖部:(77.10±3.24)%和(69.00±3.54)%;t=9.916和8.870,均P<0.01],前壁基底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2种显像体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94±6.06)%和(58.50±4.98)%,t=-1.493,P>0.05].目测49例受检者常规仰卧位显像时,左心室前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稀疏或缺损,其中出现前壁中段和前壁心尖部局限性稀疏缺损的受检者分别为46.9% (23/49)和32.7% (16/49);采用右侧卧位同时改变采集角度显像时,左心室前壁的稀疏缺损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填充,其中出现明显填充和完全填充的受检者分别为24.5%(12/49)和65.3% (32/49).结论 仰卧位显像时成年女性左心室前壁的衰减伪影主要表现为前壁中段或前壁心尖部?  相似文献   

3.
体位对正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下后壁放射性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体位对正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下后壁放射性分布的影响丁海勤吴清文史蓉芳王道宇周宝贵褚克维刘蕴忠田月琴郭峰陈文琦附表两种体位心肌节段放射性摄取百分数(%)比较体位间隔前壁侧壁下壁后壁仰卧位85±5687±4494±1877±4776±57俯卧位8...  相似文献   

4.
门控心肌显像和心血池显像联合检测左心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99mTC-MIBI门控心肌显像和心血池显像来评价左心室功能.方法30例受检者,静脉注射99mTc-MIBI后,用SPECT行常规体位平面心肌显像,观察分析室壁运动和左心室收缩分数(LVCF).结果99mTc-MI3I门控心肌显像能清楚区分室壁边缘,在判断室壁运动上与心血池显像的完全符合节段达66%.用象素数表现左心室腔面积大小所计算的左心室收缩分数(LVCF)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相关(r=0.09,P<0.01).结论99mTc-MIBI门控心肌显像和心血池显像在冠心病的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之一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校正方法对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及半定量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患者,均进行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分别重建CTAC、SC、CTAC+SC以及无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NOC)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不同校正状态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以及运动负荷和静息图像灌注缺损半定量评分,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缺血心肌图像质量和半定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运动负荷显像左心室心尖部、下后壁、间壁、侧壁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在不同校正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负荷总体灌注不足率、负荷灌注总评分、静息-负荷差异总评分在不同校正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在SC图像中明显高于NOC图像(P均<0.05),在CTAC+SC图像中明显高于CTAC图像(P均<0.01)。目测比较SC图像缺血心肌的稀疏程度明显高于NOC图像,CTAC+SC图像明显高于CTAC图像,其中以CTAC+SC图像对缺血部位的显示最为清晰。比较不同校正状态缺血心肌放射性分布评分,缺血程度为3分的比例在SC图像中明显高于NOC图像(X^2=4.953,P=0.026),在CTAC+SC图像中明显高于CTAC图像(X^2=7.216,P=0.007)。结论不同校正状态下左心室缺血心肌图像质量及半定量结果出现明显差异,SC能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显示,尤其在CTAC图像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心肌灌注显像放射性稀疏区的成因.材料与方法对5例猪心行99mTc-MIBI在体和离体心肌灌注显像,并用ROI技术测量左室各部位心肌的放射性水平(计数/像元),由该值在两种状态下的差值计算衰减程度(%).结果两种状态间壁后部和后壁放射性水平最低;在体心肌前壁中段衰减程度(7.9%)高于其前段和后段,该区衰减程度与胸壁厚度呈正相关;后壁衰减程度最高(11.9%).结论胸壁是造成前壁中段稀疏影的原因,膈肌是形成后壁稀疏影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肌图像重建时可根据衰减程度作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不同步运动。资料与方法 50例正常人、2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及2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测量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及收缩达峰速度(Vp),并得到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和12节段的最大、最小时间差值(Ts-diff)。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Ts明显延长(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前壁和前间隔Ts明显长于其他节段(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下壁和后壁Ts明显长于其他节段(P<0.05)。②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Vp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③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不同步指数Ts-diff、Ts-S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④左心室射血分数与Ts-diff、Ts-SD呈显著负相关(r=-0.652、-0.552,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及不同步运动,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为准确地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收缩不同步运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隧道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隧道(ALVT)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ALVT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4例ALVT患者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外科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4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11例(占78.6%),误诊2例(占14.3%),漏诊1例(占7.1%)。二维超声图像表现为主动脉前壁或后壁管状隧道结构与左心室流出道相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示收缩期血流信号从左心室流出道经隧道流向主动脉,舒张期血流信号从主动脉经隧道逆向进入左心室流出道。最常见的合并畸形为主动脉瓣返流。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ALVT,但需与主动脉瓣返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与SPECT图像配准不良对MPICT衰减校正(CTAC)的影响。方法99Tcm-MIBIMPI受检者19名,均为行健康体格检查者,其中男11名,女8名,年龄(65.3±9.6)岁。对MPI图像进行CTAC。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对CT图像进行模拟位移:相对心脏位置进行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的移动,移动幅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和4.5em。重建不同位移状态的CTAC心肌断层图像,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比较位移前后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差异和图像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当CT图像的移动距离为0.5cm时,所有位移方向的CTAC图像均未见明显可识别的图像伪影。当CT图像的移动距离≥1.0CITI时,左心室各壁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图像伪影以及放射性计数的改变;CT图像向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位移时,分别对心尖部,前壁和心尖部,间壁,前壁、心尖部和侧壁,侧壁和下后壁,前壁、心尖部和间壁放射性计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向下位移时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改变大于向上位移[(-9.68±8.06)%和(-2.04±1.83)%;f=6.573,P〈0.01],向右位移的改变大于向左位移[(-9.02±8.47)%和(-4.38±3.67)%;t=1.987,P〈0.05]。在左心室各壁段中,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伪影程度明显较下后壁和间壁显著。结论CT与SPECT图像配准不良可使MPICTAC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伪影,其伪影出现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与配准不良的方向和幅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PECT显像中不同采集矩阵与函数后重建对图像质量影响.方法:分析不同采集矩阵在窄气介质中的系统分辨率.系统分析22种不同函数后重建对平面显像图像的影响.通过Jaszezak模型研究小同采集矩阵与函数重建下的图像质量,Metz、Butterworth、Generalized Hanning、有序最大期望值法(OSEM)函数重建后.阿加做Chang's AC与不加做Chang's AC对脑断层图像的影响结果:在平面与断层显像中,高矩阵采集图像可以通过后重建转换为与低矩阵图像相刚的效果,而低矩阵图像却不能通过后重建转换与高矩阵图像相同的效果.不同矩阵采集时间差肄不明显.高矩阵采集图像经过设当函数重建后所获影像结果最优.结论:使用高矩阵采集条件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影像,选用合适的重建函数,获得种类更多的图像效果,效果更佳的影像质量,有助于帮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心脏与食管毗邻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经食管心脏起搏提供解剖学基础 ,笔者通过尸体 ,对心脏与食管的间距以及左心房后壁、左心室后壁与食管邻接的长度 ,进行了测量。1 材料与方法取用甲醛液固定的男性成年尸体 5 0具。常规解剖 ,显露左心后壁及食管。使用钢尺和游标卡尺等测量器具 ,分别测出心脏左心房后壁上缘、左心房后壁中点、冠状沟、冠状沟下 1.0cm处 (以下简称A点 )各与食管之间的距离。还测量了左心房后壁上缘至冠状沟与食管邻接的长度 ,冠状沟至左心室后壁下缘与食管邻接的长度。2 结果(1)心脏与食管的间距 :左心房后壁上缘与食管的间距(1.8± 0 .3)cm ,左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表现.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临床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按体质量0.56 mg/kg给予其双嘧达莫,于4 min内静脉注射,2 min后注射201Tl,注射完后10及240 min分别进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27例(90.00%)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201Tl图像(10 min)显示左心室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延迟(240 min)显像时所有患者均出现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其中6例患者出现"反向再分布".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对指导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表现.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临床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按体质量0.56 mg/kg给予其双嘧达莫,于4 min内静脉注射,2 min后注射201Tl,注射完后10及240 min分别进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27例(90.00%)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201Tl图像(10 min)显示左心室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延迟(240 min)显像时所有患者均出现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其中6例患者出现"反向再分布".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对指导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老年人左室附壁血栓(LVT)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0例老年人LVT,寻找老年人LVT的CDE特征及规律性。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0例老年人LVT全部做出正确诊断,对所有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老年人LVT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1)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在1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降低,在2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相对增强;2)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下部至心尖部心肌变薄,向外膨出,呈矛盾运动,在左心室近心尖部均显示一大小不等光团回声,最小0.8cm×1.0cm,最大1.8cm×2.2cm,光团回声与左心室壁关系密切,不随心动周期往返摆动;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收缩期过二尖瓣反流束血流信号;4)采用simpson法估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临床采取治疗措施后,CDE跟踪检查随访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提高;5)所有老年人LVT均为单发,并与左心室室壁瘤伴行,临床采取治疗措施后,CDE跟踪检查随访该光团回声逐渐缩小;6)老年人LVT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结论老年人LVT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CDE对老年人LVT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左室下后壁放射性稀疏缺损的判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组织衰减所致的左室下后壁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DIP)一直是影响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之一。应用双探头低能衰减校正技术[1]虽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大多数单位没有该设备。本研究拟通过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SPECT)同时观察下后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衰减伪影对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图像质量及灌注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于造影前后1周行GMPI的99例冠心病患者的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衰减校正前后GMPI图像结果,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各壁段平均放射性计数及灌注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衰减校正前后灌注结果不一致部分的受检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增厚情况。结果与衰减校正前比较,衰减校正后左心室间隔、下后壁及侧壁的平均放射性计数较高(Z=-7.302、-8.014、-3.991,P均<0.001),心尖部较低(Z=-8.021,P<0.001)。其中女性衰减校正后前壁平均放射性计数减低(Z=-2.314,P=0.021)。男性衰减校正前后下后壁放射性计数差值明显高于女性(t=-8.408,P<0.05)。衰减校正后44%(44/99)的左前降支及37%(37/99)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显像结果发生改变,结合超声心动图及GMPI结果显示其中85%(35/41)的左前降支及81%(29/36)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均正常。结论衰减伪影对GMPI的图像质量和灌注结果有较大影响,结合室壁运动和增厚情况等有助于鉴别衰减伪影,提高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6 8岁 ,因上腹部不适 34年 ,黑便 1d ,于 2 0 0 0年 10月 19日收治于消化内科。给予止血及支持治疗 ,出血基本控制 ,大便潜血试验阴性。ECG提示左心室前间壁陈旧性梗死可疑。因疑前间壁心肌梗死 ,故不行纤维胃镜检查 ,于11月 6日来我科行2 0 1 Tl运动 延迟再分布心肌灌注显像 ,以明确诊断。给2 0 1 Tl111MBq ,分别于 8min及 3h行心肌断层显像。所用仪器为ElscintNMHELIXSPECT仪 ,显像结果提示 :左心室未见缺血 ,左心室左下方有一放射性异常浓聚区 (因体位关系该浓聚区距心脏较近 )。考虑2 0 1 T…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娟  智光 《人民军医》2008,51(12):808-809
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目前推出了可以准确评价心脏不同步性,指导、评价CRT治疗的新技术。现综述如下。1 CRT不同步性评估超声心动图新技术1·1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直观观察心室肌的不同步运动,但由于时间分辨率低,评价心肌的不同步运动敏感性较低。1·2 M型超声心动图通过间隔和后壁的延迟(SPWMD)来评价室内的不同步运动。SPWMD≥130 ms对于识别CRT的中长期疗效有很好的阴性预测值,能应用于识别患者能否受益于CRT[2],但当室壁运动障碍时无法准确评估,此外,其只能提供间隔与后壁2个壁段信息等,不能准确识别心室内的不同步。1·3脉冲多普勒用于评价心脏的房室间不同步及左右室间不同步,血流多普勒也可以通过测量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等优化房室间期和左、右心室起搏间期[3]。1·4组织多普勒技术包括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组织追踪显像、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化显像。TDI能精确地定量分析机械不同步、左心室整体和局部的功能,在CRT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Yu等[4]比较了TDI 3种显像模式,在CRT治疗心力衰竭55例3个月后预测...  相似文献   

19.
心脏X综合征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I SPECT显像特点,分析其表现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29例,按体质量0.56 mg/kg予双嘧达莫,于4 min内静脉注射,10及240 min后分别进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原始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29例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201T1图像(10 min)均显示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正常.延迟(240 min)显像时有25例(86.2%)患者(共200个节段)出现部分心肌节段反向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即"反向再分布",共累及34个节段:前壁6个(17.6%)、下壁10个(29.4%)、前间壁4个(11.8%)、心尖部11个(32.4%)、前侧壁3个(8.8%).后间壁、后侧壁和后壁无放射性分布异常;其余4例(13.8%)患者延迟显像则为放射性分布正常.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的"反向再分布"现象对于心脏X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女子速滑运动员左心室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放军速滑队和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共10名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为对象,研究她们的左心室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女子速滑运动员心脏的左心室腔明显增大,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明显增厚;与普通女大学生对照组相比,左室心肌重量及重量指数、每搏量均明显提高.女子速滑运动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增加是速滑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良好心脏适应的特征性表现.女子速滑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心脏具有明显的能量节省化现象,其心功能储备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