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MDCT评估术后残肝体积对肝切除手术的影响.方法:拟行肝切除患者27例,行4排螺旋CT增强扫描,3D模式测量残肝体积和切除肝脏体积,计算残肝体积与体表面积标化的肝体积比较,切除肝脏MDCT测量体积与术后即刻水测法肝体积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5例(25/27)行肝大部切除术,其中行右半肝切除术20例,左半肝切除术4例,肝Ⅳ、Ⅴ、Ⅷ三段联合切除术1例.术后平均残肝体积(461.7±176)cm3,相对术后残肝标化比(42±16)%,1例患者相对残肝标化比小于35%,临床放弃了手术;另一例术中发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放弃手术改为动脉插管化疗.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4排螺旋CT术前测量术后残脏体积,能够作为指导临床正确实施肝切除以及避免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oftheliver,CHL)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肝动脉栓塞已成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以往多用于对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10cm或>5cm)栓塞治疗。笔者1998-10~2004-12间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肝小血管瘤6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10~2004-12间,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肝段动脉栓塞治疗小CHL6例。6例中,5例为US、CT、MRI初诊肝血管瘤,1例US、CT、MRI初诊HCC或CHL,后1~2月复查CT,显示瘤体有增大,平均14mm,患者要求做介入治疗,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儿童肝脏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实施肝脏血管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 d至9岁;先天型肝脏血管瘤26例,婴儿型肝脏血管瘤5例;肝脏多发病变5例,单发病变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CT增强扫描以及肝脏血管瘤硬化栓塞术。依据患者治疗前后CT影像学表现,分析肝脏血管瘤硬化栓塞术对不同分型患者治疗疗效。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婴儿型及先天型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术前、术后体积差异。 结果23例接受单次介入治疗,6例接受2次介入治疗,2例接受3次介入治疗。26例患儿接受随访,包括先天型肝血管瘤23例,婴儿型肝血管瘤3例。11例瘤体完全消失,患儿完全康复,15例瘤体部分缩小(4例缩小70%以上,效果显著;6例缩小30%~50%,部分有效;5例缩小低于30%,效果欠佳)。先天型肝血管瘤术前、术后平均体积分别为(161.86 ± 21.40)cm3、(41.46 ± 9.73)cm3,婴儿型肝血管瘤术前、术后平均体积分别为(22.73 ± 1.92)cm3、(11.18 ± 3.18)cm3,术前、术后体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肝脏血管瘤硬化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对儿童肝脏血管瘤治疗效果较好,且术前分型是儿童肝脏血管瘤介入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测量肝体积在活体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 亲体肝移植供体和受体各18例接受了多层螺旋CT扫描,所有病例联合应用阈值法和层切法测量受体的全肝、供体的右半肝和左半肝叶体积,测量结果与术中实际肝体积进行对比.结果 多层螺旋CT测量的受体平均肝脏体积为1232.4 cm3 ,术中平均肝脏体积为1220.1 cm3;多层螺旋CT测量供体肝左叶及右叶平均体积分别为392.9 cm3、836.59 cm3,术中肝左叶及肝右叶平均体积分别为389.9 cm3、832.84 cm3 2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以准确评价肝体积,为活体肝移植术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计划性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17-12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患者320层螺旋二维CT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通过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周围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内胆管之间的关系,进行肿瘤的可切除性评估,残肝体积比<40%,通过患侧门静脉栓塞、健侧胆道引流使残肝体积再生,残肝体积比>40%后按计划实施根治性切除,比较仿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区别。结果 应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立体形象地显示肿瘤与周围毗邻的关系,对肿瘤进行Bismuth-Corlette分型,Ⅲa型16例,Ⅲb型8例,Ⅳ12例。测量平均全肝体积(1386±146)ml,肿瘤平均体积(76±22)ml,预切除平均肝体积(896±168)ml,残肝平均体积(490±172)ml,残肝比(34.5±3.6)%,通过行健侧胆道引流患侧门静脉栓塞后,使残肝比>40%,均顺利按计划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肿瘤三维重建后诊断分型准确率100%,重建模型解剖关系与术中实际情况大致相符。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和术后实际肝脏体积无统计学差异(t=1.148)。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进行精确评估、精准规划,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根治性切除(radical resection,R0)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潘恒  吴剑波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0):1328-1329
目的探讨肝切除与肝再生和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例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前和术后分别行CT扫描。术前应用CT测量全肝体积和病灶肝体积,并计算肝切除率;术后再测量肝体积,计算术后不同时间肝再生率。同时术前和术后检查肝脏功能。结果肝切除率与肝再生率呈负相关,即肝切除率愈大,肝再生程度愈低。结论肝切除率与肝功能呈正相关,即肝切除率愈大,肝功能受损愈严重。  相似文献   

7.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对小的不引起症状者,一般临床不易发现;但对巨大血管瘤,可由于瘤体大而压迫邻近脏器,引起一系列症状,或可因瘤体破裂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过去常因巨大肝血管瘤手术时,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致使外科医生不敢贸然手术切除。近年来由于肝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在肝癌切除术前预测切除肝体积及残肝体积的准确性,结合肝功能进一步探讨残肝体积率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50例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利用16层螺旋CT预测切除肝体积及残肝体积,进一步计算残肝体积率.其中24例患者术后用排水法测量实际肝切除体积.记录手术前、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进行比较,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 术后排水法测量实际肝切除体积与术前CT预测切除肝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术前预测肝切除体积准确性平均为(92.82±3.93)%.残肝体积率与术后肝功能损害呈负相关.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肝癌患者,残肝体积率为25%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安全线,而术前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肝癌患者,则以50%为一个可以参考的安全线. 结论 16层螺旋CT在肝癌切除术前预测切除肝体积及残肝体积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残肝体积率的大小是评价术后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在评价时应该结合肝硬化等引起的肝功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门静脉栓塞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门静脉栓塞(PVE)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8例手术不能切除,但门静脉内无瘤栓的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行门静脉右支栓塞。PVE术前、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并测量栓塞前后的门静脉压力,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门静脉右支栓塞,其中1例PVE后顺利实行右肝切除术。PVE术前左侧肝叶的体积为(461.5±108.2)cm3,术后2、4、8周分别为(608.5±135.7)cm3、(660.2±133.8)cm3、(678.0±132.7)cm3,分别比术前增加(33.5±22.1)%、(45.4±23.8)%、(49.5±24.0)%;术前左侧肝叶占整个肝脏的体积百分比为(18.4±5.1)%,术后2、4、8周分别为(24.2±5.9)%、(26.3±5.8)%、(27.0±6.1)%。术后2周较术前体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10,P<0.05),术后4周与术后2周间、术后8周与术后2周间、术后8周与术后4周间体积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0.091、0.085,P值均>0.05)。栓塞前门静脉压力为(17.8±2.9)cmH2O(1cmH2O=0.098kPa),PVE后为(18.3±2.9)cmH2O,栓塞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10,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轻,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导管门静脉栓塞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可增加手术切除率,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评估肝癌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59例。所有病人均行肝脏双期增强CT扫描。术前用CT测量保留肝容积率,与术后切除容积和生存率进行级间差异性分析。结果保留肝容积率≤50%和>50%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1,P<0·05);而肝切除率≤50%和>5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4,P>0·05)。结论保留肝容积率可以作为临床肝癌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测量肝炎后肝硬化脾脏体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测量脾脏体积,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脾脏体积、脾/肝比与Child分级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90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B超及CT证实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38例,B级33例,C级19例及112例正常对照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用仪器自带体积测量软件测量肝、脾体积,并计算出脾脏与肝脏体积比值(脾/肝比)。结果正常人脾脏体积为(211.01±112.66)cm3,脾/肝比为0.17±0.09,脾脏体积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关系。ChildA、B级脾脏体积分别为(1016.22±580.95)cm3、(1015.72±681.46)cm3,脾/肝比为1.01±0.62及1.04±0.64,均明显高于ChildC级(644.14±416.81)cm3及0.80±0.37。结论正常人脾脏体积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关系。肝硬化患者脾脏体积及脾/肝比较正常人显著增高,ChildA、B级出现脾/肝比倒置(>1),ChildC级脾脏体积及脾/肝比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体积测量评估肝硬化肝叶大小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对肝叶进行体积测量,探讨肝硬化肝脏体积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28例经临床资料、B超证实的肝硬化,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11例以及20例正常组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仪器自身携带的软件,分别测量肝脏左外叶、方叶、右叶以及尾叶的体积,计算全肝的体积以及各个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结果正常组肝脏的大小为(1230.74±221.78)cm3,左外叶、方叶、右叶和尾叶的大小及其占全肝的百分比分别为(186.08±51.03)cm3,(223.62±46.80)cm3,(782.87±163.29)cm3,(38.15±2.99)cm3;(15.08±3.14)%,(18.29±2.99)%,(64.43±4.28)%,(3.18±0.83)%。除尾叶外,肝硬化组与正常组各个肝叶的体积大小和/或肝叶占全肝的百分比都有统计学差异。Child-PughA、B、C级肝硬化各肝叶大小的变化表现为右叶和方叶逐级缩小,左外叶逐级增大,而尾叶变化不大,全肝体积缩小。结论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测量肝脏及各肝叶的体积,肝硬化肝脏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菲立磁增强MRI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4例经CT和MRI检查确定或怀疑有肝脏病变者 ,进行菲立磁增强MRI检查 ,包括原发性肝癌 6例 ,肝转移瘤 7例 ,肝血管瘤 3例 ,肝硬化 5例 ,肝囊肿 1例和肝局灶增生结节 2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别测量增强前、后肝脏病变及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 ,计算病灶 -肝脏背景信号强度对比值。结果 菲立磁增强后 ,①所有病例肝脏背景信号均明显减低 (Ρ <0 .0 1) ;② 4例原发性肝癌 ,3例肝转移瘤 ,2例肝硬化病人发现了更多的病灶 ;③病灶 -肝脏背景信号强度对比值测量中发现 ,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对比值明显升高 (Ρ <0 .0 1) ,肝血管瘤对比值降低(Ρ <0 .0 5 ) ,而肝硬化结节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菲立磁增强MRI检查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 ,早期多无症状 ,常在体检时发现。生长快、瘤体大的肝血管瘤常有右上腹疼痛、腹胀等症状 ,并有自发性或创伤性破裂出血的危险。一旦出血 ,其致死率甚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经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我院应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 ,经动脉栓塞治疗了 4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4 1~ 6 7岁 ,平均 54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DSA诊断为巨大肝血管瘤 ,其中 3…  相似文献   

15.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燕贤 《放射学实践》2003,18(2):145-146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尸检发现率为0 .4%~ 7.3 % [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以女性多见。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 ,B超、CT及MRI对血管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如何安全、快捷、有效地治疗血管瘤是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肝血管瘤较小时多无症状 ,不需要手术切除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除 ;巨大血管瘤由于血供丰富、瘤体大 ,或解剖变位的关系 ,加上瘤体本身容易出血 ,从而增加了手术切除难度 ,且有可能引起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而多发血管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更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危险性小等特点。近年来 ,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肝肾间巨大肿块CT定位诊断中 ,用下腔静脉肝段推移征象区分肝脏与非肝脏来源占位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位于肝肾间区域 ,直径≥ 4cm肿块共 97例 ,均行CT增强扫描。其中肝脏来源 (试验组 ) 4 3例 ,非肝脏来源 (对照组 ) 54例。重点观察下腔静脉肝段推移的CT征象并用诊断试验评价该征象。结果 下腔静脉肝段推移征在试验组中的出现率为 86 .0 % (37/43) ;在对照组的出现率为 7.4% (4/54)。在推移方向的分布上 ,试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χ2 =0 .0 3 ,P >0 .0 5)。下腔静脉肝段推移征诊断肝肾间巨大肿块来源于肝脏的敏感性 86 .0 % ,特异性 92 .6 % ,准确性 89.7%。结论 下腔静脉肝段推移征是诊断肝肾间巨大肿块来源于肝脏的有价值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三维体积测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以水浸法为标准检验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MSCT)三维、(3D)体积测量方法的精确性。方法  (1)体外实验组选择新鲜完整不同大小猪肝 2 5只煮熟成形 ,以水浸法测量实际猪肝体积 ;然后参考Matsumoto等的模型制作法建立模型 ,CT扫描后采用三维表面阴影成像法(3D SSD)扫描整个猪肝 ,利用专门体积测量软件测量猪肝体积。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 (2 )选择 2 5例块状型肝癌病例 ,分别采用径线法及 3D体积测量法测量肿块体积 ,对其中 2例手术切除病例分别进行术前肿块体积 3D测量、径线测量和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水浸法测量 2 5只猪肝实际肝体积范围 6 8 5 0~ 115 0 10ml,3D体积测量肝体积范围 6 9 78~10 6 9 97ml;统计学分析体外实验组二种测量方法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1 4 2 7,P >0 0 5 )。 (2 )2 5例块状型肝癌患者术前CT径线法测量肿块体积范围 395 16~ 2 74 7 70ml,3D体积测量肿块体积范围 2 0 3 10~ 14 6 3 19ml,统计学分析二组数据均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t=7 6 89,P <0 0 0 1)。 2例手术切除病例 ,1例术前肿块体积 3D测量为 (2 1 75± 0 6 0 )ml、径线法测量为 33 73ml,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为 2 1 5 0ml;另 1例术前肿块体积 3D测量为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原发性肝癌、11例肝转移瘤和21例肝血管瘤的病灶实性部分,周围肝实质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比较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原发性肝癌组的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明显高于肝转移瘤组和肝血管瘤组,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组的肝血容量(HBV)高于肝转移瘤组,原发性肝癌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则依次短于肝转移瘤组、血管瘤组,三组间的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无显著性差异;比较病灶周围实质部分的参数,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瘤组的HBF明显高于肝血管瘤组,而HAF均低于肝血管瘤组,肝转移瘤组的PS高于肝血管瘤组,三组间的HBV、MTT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正常肝实质部分,原发性肝癌组的MTT短于肝转移瘤组和肝血管瘤组,原发性肝癌组的HAF高于肝转移瘤组和肝血管瘤组,三组间的HBF、HBV、P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值的测定对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以及对邻近的肝组织受累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联合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油聚集征象.血管瘤直径由术前为(9.3+2.2)cm到术后6、12个月时分别为(4.2+1.5)cm和(2.0+1.3)cm.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治疗后均获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原发性肝癌、11例肝转移瘤和21例肝血管瘤的病灶实性部分,周围肝实质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原发性肝癌组的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明显高于肝转移瘤组和肝血管瘤组,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组的肝血容量(HBV)高于肝转移瘤组,原发性肝癌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则依次短于肝转移瘤组、血管瘤组,三组间的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无显著性差异;比较病灶周围实质部分的参数,原发性肝癌组和肝转移瘤组的HBF明显高于肝血管瘤组,而HAF均低于肝血管瘤组,肝转移瘤组的PS高于肝血管瘤组,三组间的HBV、MTT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正常肝实质部分,原发性肝癌组的MTT短于肝转移瘤组和肝血管瘤组,原发性肝癌组的HAF高于肝转移瘤组和肝血管瘤组,三组间的HBF、HBV、P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值的测定对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以及对邻近的肝组织受累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