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经外科治疗后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10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175例冠心病合并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CABG组(108例)、CABG同期行二尖瓣成形/置换组(同期手术组,67例).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搭桥支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心室辅助装置(VAD)使用情况、围术期死亡率、同时行其他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室壁瘤切除、室间隔缺损修补等)情况,并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程度、肺动脉收缩压(sPAP)、心功能NYHA分级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搭桥支数、使用IABP和VAD、围术期死亡率、同时行其他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A、LVEDD、二尖瓣反流程度、sPAP、心功能NYHA分级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伴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全面而积极的手术干预并未带来更理想的早期手术效果;在充分再血管化的基础上,可选择简单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内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44例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DHF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及E/A比值,并与30例冠心病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比较.结果DHF组左房内径(33.5±4.5)mm较对照组(28.4±4.4)mm显著增加(P<0.01),左房内径扩大者(>30 mm)36例,占80.0%.DHF组中,E/A>1(伪正常化)患者LAD(35.93±9.78)mm较E/A<值的增加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性不明显,左房扩大程度与心功能分级相关性不明显.结论DHF患者存在左房扩大,左房扩大是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病情发展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的心内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风心病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9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持续性房颤分为:房颤组(AF组,n=51)和窦律组(SR组,n=48),将超声心动图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R组比较,AF组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D)均增大,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二尖瓣口面积(MVA)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AD与LVEDD、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Vmax)呈正相关(r=0.491,P0.01;r=0.467,P0.01);LAD与LVEF、二尖瓣口面积(MVA)呈负相关(r=-0.215,P0.05;r=-0.218,P0.05);LVEDD与LVEF呈负相关(r=-0.282,P0.01),LVEF与MVA呈正相关(r=0.213,P0.05)。结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发生与二尖瓣口面积、左房及左室内径扩大程度、左室心功能密切相关。左室收缩功能与二尖瓣面积、房颤、左房大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并预测二尖瓣修复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疗效。材料和方法:2004-03~2006-06对120例MVR手术的患者行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6.1±5,4个月)。重点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程度、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对疗效进行预测。结果:术后MR程度及左房室大小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前LVEF〈60%的患者术后LVEF明显改善。MR复发者7例(5.8%),LVDd无明显缩小者13例(10.8%),术后LVEF无明显改善者18例(15%)。术前LVEF〈60%、LVDs≥45mm、存在心梗是术后左室功能无改善的危险因素;而存在心梗也是术后LVDd无明显缩小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作出精确诊断,对预测MVR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内径≥7.0 cm、左室收缩末内径≥5.0cm)瓣膜置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32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28~10.68 cm,平均(7.18±0.32)c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41~7.53 cm,平均(5.88±1.13)cm;左室射血分数(LVEF)0.32~0.58,平均0.42±0.1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23例、Ⅳ级9例。二尖瓣置换(MVR)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12例,Bentall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18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6.3%。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LVESD、LVEF,与术前对比,术后2周LVEDD、LVESD即较术前缩小;LVEF术后半年明显改善。结论采用HTK液灌注保护心肌,尽可能保留二尖瓣小瓣结构,围术期注意补钾、预防室颤、术中注意处理房颤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2016,(8):786-788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辩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辩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相关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3例,Ⅲ级34例,Ⅳ级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心脏CDFI检查仪测定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的比值(E/e’)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A波峰值的比值(E/A)。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左心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不同NYHA分级左心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不同NYHA分级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减退情况;观察不同NYHA分级左心房增大和左心室增大情况。结果 病例组LAD、LVDS和LVDD高于对照组,而LVEF、E/e’和E/A低于对照组(P<0.05)。Ⅳ级LAD、LVDS和LVDD高于Ⅱ级和Ⅲ级,而LVEF、E/e’和E/A低于Ⅱ级和Ⅲ级(P<0.05);Ⅲ级LAD、LVDS和LVDD高于Ⅱ级,而LVEF、E/e’和E/A低于Ⅱ级(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首先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全部患者进行测量,测出他们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再根据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将100例的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射血分数(EF)正常,后者EF降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测试1次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值差异有统计意义,而将二者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脏及多病因心力衰竭不能用来确诊,但是在监测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TTE的诊断符合率及典型征象,随访6个月后,分析术前及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反流情况。结果:18例中,TTE正确诊断14例(77.8%),其中婴儿型6例、成人型8例,误诊3例(16.7%),漏诊1例(5.5%)。典型TTE表现为肺动脉壁可见左冠状动脉开口,二尖瓣及瓣下腱索增厚、脱垂,舒张期见连续性血流逆流入肺动脉,左室扩大。与婴儿型ALCAPA相比,术前成人型右冠状动脉内径较宽,LVEF较高(均P<0.05)。术后6个月婴儿型ALCAPA的LVEF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成人型(均P<0.05)。两型LVEDD较术前均明显缩小(均P<0.05),但术后两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型术前及术后二尖瓣反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TE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及费用低廉等优点,在ALCAPA的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前及术后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探讨可以早期提示左心室功能异常的相关指标。方法 选择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30例,根据术后2周较术前的LVEF减低是否大于10%,分为2组:A组(LVEF减低<10%)15例,B组(LVEF减低≥10%)15例,并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A、B 2组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2周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ystolic strain,GLS)及整体纵向应变率(global longitudinal systolic strain rate,GLSr),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ystolic strain,GRS)及整体径向应变率(global radial systolic strain rate,GRSr),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ystolic strain,GCS)及整体圆周应变率(global circumferential systolic strain rate,GCSr),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术前2组的各应变指标与LVEF的改变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术后LVEF减低≥10%定义为因变量1,术后LVEF减低<10%定义为因变量0,应用Logistic回归找到预测术后LVEF减低≥10%最强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结果 A组术前GLS和GLSr较对照组升高(P<0.05);B组术前GLS和GLSr较对照组减低(P<0.05)。术后2周A、B组的GLS、GLSr,GRS、GRSr,GCS、GCSr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且术前GLS、GLSr与术后早期LVEF改变之间存在中等程度负相关关系(r=-0.74,r=-0.57,P<0.01)。将可能影响术后早期LVEF减低≥10%的相关超声参数进行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发现术前GLS、GLSr是预测术后早期LVEF减低≥10%的预测因素。对比GLS、GLSr的ROC曲线下面积,发现GLS参数曲线下面积最大,截断点为-19.69,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7%和87%。结论 B组患者的术前GLS及GLSr较正常人减低,尽管术前LVEF正常,但已存在隐匿性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得的GLS可以独立预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隐匿性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运动的改变。方法:选取30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患者组)和年龄、性别与其相近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后期2D-STI脱机分析,获得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扭转角度峰值(Ptw),对比成形术前后常规参数及Ptw的变化,并探究容量负荷改变对扭转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组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134.99±23.62)、(44.58±9.10)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7±9.56)、(27.87±3.61)mL(均P0.05),这2个参数在患者组术后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Ptw值术前、术后分别为12.41°±3.50°、9.30°±2.57°,术后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Ptw值8.29°±1.67°,与患者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Ptw与LVEDV呈中度相关性(r=0.432,P0.001)。结论:左心功能代偿期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Ptw值受容量负荷增加而增大,二尖瓣成形术后恢复正常,且Ptw与LVEDV呈中度相关性。Ptw可较敏锐地发现左心室心肌在容量负荷影响下代偿性运动增强,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检查,常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主要观察赘生物部位、大小、数目、活动度及瓣膜反流程度。结果 89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均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其中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受累为主;彩色多普勒显像瓣膜可有不同程度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技术对于心脏瓣膜赘生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心功能改变、术前的决策以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射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射心通组和培哚普利组,各29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射心通组以射心通胶囊治疗3月,培哚普利组以培哚普利治疗3月。治疗前后均运用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LVIDd、LVIDs、EDV、ESV和EF用药前后均有明显改变(P<0.05),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对射心通胶囊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有较好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室再同步治疗对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例,心功能Ⅳ级,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正常时限>130 ms,左室舒张末内径>55 mm,EF<0.35,置入三腔双室同步起搏器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症状及超声心电图指标变化。结果: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1-2级,心电图QRS时限明显缩短,心胸比例、二尖瓣返流面积、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双室再同步治疗可明显改善伴室内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序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术后引流7 d后,在DSA透视下,经PTCD引流管造影,再行胆道支架植入术。结果 PTCD穿刺成功率为100%,引流管留置7 d,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在150~800 ml,术后1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5.4μmol/L。其中有36例患者胆红素下降至50μmol/L以下,有32例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在DSA透视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达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PTCD序贯DSA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减少了盲目穿刺和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程进铿  骆翔  祁红  郑峰 《武警医学》2002,13(7):400-402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置换(MVR)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超声随访44例MVR患者术后3个月~13.5a,并根据手术的远期效果,分为心功能不全组(A组)和康复组(B组)。除注意人工瓣和自然瓣的病变外,还分析了这2组手术前后左房、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EF)的差异。结果超声显示A组二尖瓣位单组或伴主动脉瓣位双组人工瓣异常5例,其它自然瓣明显病变11例。术后A组的左室内径明显大于B组(P<0.05),EF值明显小于B组(P<0.01)。超声心动图提供的信息为36.4%心功能不全代偿期和66.7%失代偿期患者诊断出了导致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MVR手术前后超声检查对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及主动脉瓣上流速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置入术后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善情况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PW-DTI技术对5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干术前24h、5d、15d检测左室梗死区对应心肌节段的基底段、中段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比较支架置入前后梗死区局部心肌收缩速度变化;同时检测支架置入术前后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变化,记录并测量支架置入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术后5d左室受累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5d受累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及术后5d均明显增加,P<0.01;术后5d主动脉瓣上流速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15d主动脉瓣上流速较术前及术后5d均显著增加,P<0.01;术后5d LVEF较术前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5d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有明显改善,随时间延长心肌收缩功能显著提高,组织多普勒成像可直观、定量估测受累心肌恢复情况;主动脉瓣上流速亦可直观评估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善情况,流速变化较组织多普勒及左心功能测定更加直观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经胸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显像评估左前降支(left anterier descending,LAD)支架置入术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47例曾行LAD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左室重构分为恢复组(Left ventricular normal,LVN)35例、左室重构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12例,进行临床资料的相关分析。应用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两组的LAD远端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流速曲线,测定舒张期峰值流速(PVd)、收缩期峰值流速(PVs)及舒张期与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DSVR),进行比较。结果①临床资料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Killip分级>2、冠状动脉三支或弥漫病变、置入多支支架、支架长度>20mm均与左室重构明显相关;②两组LAD远端血流测值无明显差异,提示支架通畅。出现逆向血流提示侧支循环形成,管腔再狭窄。LVN组多呈明亮的连续线条状,提示存活心肌灌注改善;LVR组血管显示率低,血流信号呈黯淡、稀疏斑点样。发生再狭窄的例数较多。提示心肌再灌注不良。结论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显像能直接观测LAD远端的冠脉血流,可为LAD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连续波多普勒和心导管对比评价二尖瓣反流血流频谱,估测左心室dp/dtmax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105例二尖瓣反流患者,测量二尖瓣反流频谱加速支中的两点速度及两点时间差,以100mm/s的速度记录,用于估测左室dp/dtmax。其中40例患者进行了心导管左室造影检查,并同时记录左室dp/dtmax。结果40例患者多普勒频谱dp/dtmax与心导管dp/dtmax的相关系数为0.84(P<0.01),二者呈线性相关;105例患者频谱dp/dtmax与射血分数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1(P<0.01)。41例射血分数小于50%的患者,多普勒频谱dp/dtmax为842±295mmHg/s,64例射血分数大于50%的患者,多普勒频谱dp/dtmax为1802±389mmHg/s。结论应用连续波多普勒二尖瓣反流速度频谱测量左室dp/dtmax的方法简便、实用,为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供了无创、准确、可重复追踪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意义与心房纤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房纤颤(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360例EH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及三导心电图仪,动态心电图仪,测定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射血分数(EF)值、E/A比值及房颤的检出。结果:EH组LA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者LAD较高血压无LVH及对照者显著增加(P〈0.05),LAD与EF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EH患者伴左房扩大者中62.2%发生心房纤颤,EH伴心房纤颤患者中左房扩大者占97.53%。结论:EH患者LAD较正常者增加,35.0%EH患者伴有左房(LA)扩大。LA扩大与EH伴LVH及心功能减退有关,LA扩大与心房纤颤的发生有关。LA扩大可能是EH病情进展、心功能减退及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