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琳  吕友梅  臧程强 《安徽医药》2013,34(7):931-933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近2年收治的3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均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舞蹈症状均为急性起病,以一侧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CT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头和壳核呈高密度,MRI显示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像呈稍高或等信号。经降糖、补液治疗,并服用氟哌啶醇症状控制较好。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影像学表现特殊,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有助于舞蹈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结果:4例均为未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非酮症患者,其中1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像,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T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像则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无水肿征象.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给予控制血糖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系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症状可以短期缓解.  相似文献   

3.
谢尊椿  吴裕臣 《江西医药》2014,(11):1249-1251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在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急性起病,舞蹈样症状累及单侧、双侧肢体或头面部;头颅CT显示出现舞蹈样症状肢体的对侧豆状核和/或尾状核呈高密度,MRIT1加权像呈高信号;经综合治疗(控制血糖,口服氟哌啶醇和或氯硝安定等)5例患者症状有缓解。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关;影像学显示脑深部灰质核团损伤,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由糖尿病导致;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连续住院的4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均为绝经期女性;1例临床表现为四肢舞蹈样症状,但影像学未见异常;1例单侧舞蹈样症状,但影像学见双侧基底节受累;各例MRI序列间表现出不匹配现象。结论高血糖渗透性所致代谢紊乱可能较血管功能不全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病鲤机制中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67-16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系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例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复发。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老年人多见,具有起病急、舞蹈样动作累及偏侧或双侧、神志清楚特点,控制血糖症状可在短期内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3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对疾病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可同时合并癫痫。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高密度,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控制血糖及应用氟哌啶醇后症状可缓解。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邹胜华  林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26-52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8例偏侧舞蹈症在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发作,表现为累及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舞蹈样运动,头颅CT检查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头颅MRI检查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无水肿征象。结论偏侧舞蹈症可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偏侧肢体舞蹈样运动。CT表现为高密度影,MRI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和缺血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身舞蹈-投掷症特征.方法 对5例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身舞蹈-投掷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有突发持续、无目的 、无节律的偏身舞蹈-投掷样不自主运动.血糖增高,但未发现酮体.头颅磁共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应用胰岛素及氟哌啶醇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可合并偏身舞蹈-投掷症.胰岛素及氟哌啶醇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偏侧舞蹈症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34例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患者的CT、MRI等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引起偏侧舞蹈症最常见病因主要为急性脑梗塞23例(67.6%),其次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5例(14.7%),少见病因为脑出血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病毒性脑炎1例,风湿热1例;(2)急性脑梗塞中责任病灶位于偏侧舞蹈症状对侧21例,多位于尾状核、壳核;责任病灶位于偏侧舞蹈症状同侧2例,分别位于尾状核、壳核;责任病灶对侧基底节区存在梗死病变者10例;(3)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双侧基底区区病变2例;(4)各类偏侧舞蹈症影像学特点不同.结论 偏侧舞蹈症多由急性脑梗死引起;糖尿病或血糖升高是重要因素之一;偏侧舞蹈症以对侧基底节区尾状核、壳核病变所致为主,双侧病变并不少见,同侧基底节区病变也可致病.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严宇  操炎庆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37-303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N)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18例T2DM患者进行进行超声多普勒扫描仪检查,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67.2%(205/318)患者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有下肢血管病变。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压和体质量指数(BMI)在下肢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亚欧  万尧德 《中国药房》2007,18(9):647-648
目的:研究糖糠平的降糖机制。方法:观察糖糠平(YG-1)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甘油三酯降低的影响;对蔗糖负荷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升高的影响;对ip葡萄糖负荷大鼠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YG-1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甘油三酯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对蔗糖负荷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ip葡萄糖负荷大鼠胰岛素释放有显著增加作用(P<0.05)。结论:YG-1的降糖机制可能为类胰岛素作用,以及改变了靶细胞对内原性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木姜叶柯总黄酮对大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遗传性高血糖小鼠、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模型、链脲菌素诱发大鼠高血糖模型,观察木姜叶柯总黄酮对大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木姜叶柯总黄酮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给药,明显降低遗传性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同时能显著改善其糖耐量(P<0.05).木姜叶柯总黄酮低、中、高剂量(30、60、120 mg/kg)给药明显降低链脲菌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P<0.05)并能显著改善高血糖大鼠糖耐量(P<0.05).结论 木姜叶柯总黄酮能显著改善高血糖大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提示其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眼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特点。方法 通过对 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眼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检查以及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均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眼底检查显示10例为灰黄色,3例为暗红色,3例存在明显视网膜脱离、渗出,掩盖肿物存在;其中5例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16例B超显示均为实性,其中11例伴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超声多普勒显示6例血流丰富,9例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1例未发现明确血流信号;眼眶 CT显示 10例有明确肿物存在,6例仅可见局部球壁增厚;其中11例行眼眶MRI检查,T1WI与T2WI均中等信号影。随访3个月~2年,患者均发现全身病灶,肺癌6例,消化系统肿瘤6例,乳腺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9例因全身病变已死亡,7例随访在6个月以内,全身状况较差,其中3例已出现明显恶病质。结论 眼内转移性肿瘤为实性病变,完善的眼部检查,结合详细的病史以及全身检查十分必要,但不应只是关注眼内病变,而导致全身病灶的遗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儿科医生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重视,及时治疗、减少脑损害。方法71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采用微量血糖仪取末梢血测血糖,2h测1次,直至血糖恢复正常。血糖7.0~14.0mmol/L 11例,仅限制用糖。重度高血糖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胰岛素治疗。结果重度高血糖治疗组及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治疗24h及72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27,P〈0.001)。结论轻、中度高血糖采用限制用糖,即可较快恢复正常。重度高血糖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下降较快,可尽快纠正由于血糖升高所致的高渗血症,对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牛膝多糖降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海泉 《安徽医药》2004,8(5):326-327
目的观察牛膝多糖对不同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ALX.Adr建立糖尿病模型,连续用药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或肝糖原.结果牛膝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但显著降低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模型小鼠含量;同时提高四氧嘧啶模型小鼠肝糖原含量.结论牛膝多糖对高血糖小鼠具有明显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喹诺酮类药物致血糖异常10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异常的特点和规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5年至2008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数据网收载的医药卫生期刊,对其报道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异常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血糖异常涉及9种喹诺酮类药物,共107例,致低血糖70例(其中因低血糖昏迷致死3例),致血糖升高37例。结论加强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时应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T2DM无微血管并发症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各生化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FBG、UA、TG及Cr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与血压、血糖、病程、TG及UA密切相关(P〈0.05)。结论长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是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