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柏友萍 《北方药学》2013,(3):133-133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使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特异体质、忽略个体化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选用溶媒不当、制剂质量不纯等为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结论:为减少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控制其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把握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分析患者在使用丹参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1-2007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关于丹参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108例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并发症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结果丹参注射液可致免疫、心血管、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便于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黄雪梅  舒振林 《中国药房》2002,13(3):162-164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大致有7类 ,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大致有7类 ,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某院使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是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二者都属过敏反应,合计71例,占73.96%;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自身体质问题以及丹参制剂工艺等。结论:为控制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生产流程上务必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临床上注意丹参注射液适用的症状,配伍合理,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ARDs)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01-2013—05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所致ADR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供本文参考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引起不良反应个案报道83例,男性多于女性。所致不良反应轻重不一,严重可致死,与药物合理相关性大。结论应重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加强药学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7~2008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致免疫、心血管、消化、血液、泌尿、神经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为主,在变态反应中以过敏性休克较为多见。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丹参是被人们熟知的传统中药材,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药制剂的大力发展,丹参注射液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用药之一。但是,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成为其广泛应用的障碍。浅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结合我院实际分析其不良反应并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芬霞 《中国药房》2005,16(13):1036-1037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分析近年来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丹参注射液与其它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文献。结果:丹参注射液与某些药物配伍后可发生理化反应、药效降低、药理拮抗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应充分认识并掌握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7年~2005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致免疫、心血管、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等功效。我中心对2013年5月至8月期间共收到的6例疑似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还存在心悸、胸闷、静脉炎、腹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其临床合理化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临床研究文献,采用 Meta 分析法综合评价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 年至2012 年期间发表的有关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 RevMan5.0软件,对入选的国内9篇有关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Meta 分析结果显示,葛根素注射液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OR =4.27,( 95%CI 2.67,6.83 ), P <0.0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但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有效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用调查表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5.95‰;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度到中度,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属于偶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中药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选择肥乡县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因不当使用药品所致的不良反应的2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程度分级及转归、给药途径及主要诱发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及系统分类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结果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主要诱发药物有刺五加、鱼腥草、人参、丹参、银杏,共诱发105例,占52.5%;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涉及全身各器官及系统,累及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中药制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其预防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潘丽  曹芳  朱月皓 《安徽医药》2015,(3):576-577
目的:比较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与普通水针两种剂型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符合下肢丹毒诊断标准的186例常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丹参 A 组63例联用丹参注射用冻干粉针,丹参 B组61例联用丹参注射用普通水针,非丹参组62例采用常规治疗不联用丹参;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时,临床治愈率分别为丹参 A 组96.8%(61/63)、丹参 B 组95.1%(58/61)、非丹参组83.9%(52/62),丹参 A、B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丹参组与非丹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丹参 A 组为3.2%(2/63)、丹参 B 组3.3%(2/61)、非丹参组3.2%(2/6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毒常规治疗中联用丹参可提高疗效,丹参两种注射剂型用于丹毒治疗同样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报告数据库中2009年-2014年注射用七叶皂苷钠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用药部位损害404例次(28.5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74例次(26.43%),全身性损害296例次(20.92%);ADR/ADE 表现较多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皮疹、静脉炎等。结论 重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完善药品说明书,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王晓娟  陈艳  齐金秋 《安徽医药》2007,11(6):570-572
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生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抗感染药、注射剂、涉及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检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王利霞 《中国药事》2014,(3):320-32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左氧氟沙注射液致CNS不良反应病例及处理措施。结果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左氧氟沙星引起CNS不良反应较为多见,应当引起临床医师注意。结论左氧氟沙星可导致严重的CNS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掌握适应症,而且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给药速度以及用药期间患者的反应,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与奥扎格雷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试验组实施奥扎格雷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与奥扎格雷钠联合用药方案较单纯用药临床效果突出,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