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早期天幕疝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天幕疝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作回顾性分析50例单侧颅内压增高病人的平行OM线扫描CT图像,全部病人均经斜坡垂线CT扫描法证实存在早期天幕疝。随机选取50例经斜坡垂线CT扫描法证实无早期天幕疝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脑疝组中,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50例,中线移位程度大于1.5CMJF 32例,病变侧脑沟明显受压消失50例,中间帆腔变窄50例,四叠体池及大脑大静脉池变形或闭塞50例,外侧裂池及鞍上池闭塞31例,大脑大静脉内见与海马回相连的软组织块24例。无脑疝组中,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50例,中线移位程度大于1.5CM例12例,病变侧脑沟明显受压消失50例,中间帆腔变窄50例,四叠体池及大脑大静脉池变形或闭塞27例,外侧裂池及鞍发池闭塞25例,大脑大静脉池内未见与海马回相连的软组织块。结论:平行OM线CT扫描图像仅能对部分早期天幕疝的病人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陶俊良  程田志  江普查 《天津医药》2008,36(2):151-152,I0002
侧脑室穿刺术是神经科常用的一项诊疗技术,侧脑室穿刺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高压紧急引流减压、颅内压的测定、脑室内给药以及脑积水的分流术和造瘘术。侧脑室的额角(前角)为室间孔以前部分,无脉络丛,故常作为侧脑室穿刺的首选部位[1]。有关成人侧脑室穿刺术的定位方法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西藏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小脑幕裂孔下疝CT表现特点 ,探讨其形成机制及预后 ,提高对本病早期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了本院 2 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 ,均行轴位CT扫描 ,部分加斜坡垂线扫描。结果 :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表现除原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脑水肿外 ,主要有脑干周围脑池突入软组织影、脑池变窄或闭塞、病侧环池增宽、中线结构变形移位、脑干受压变形移位水肿出血、病侧侧脑室狭窄或闭塞及对侧侧脑室扩大、脑沟变窄或闭塞、病侧枕叶梗塞 ,并且血肿的大小与脑水肿的范围、中线移位的程度可不成比例。结论 :脑干周围脑池突入软组织影、病侧环池增宽为小脑幕裂孔下疝早期CT征象。中线移位大于 1 0mm ,病死率高 ;进行性出血 ,病死率高。高原缺氧可使脑出血形成的脑水肿范围加大 ,从而使脑疝加重。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67岁。因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一天就诊。查体:右侧中枢性偏瘫,完全运动性失语。既往有癫痫发作史。CT检查:于纵裂池相当于胼胝体膝部周围见一“索条”状脂肪密度影,CT值约-97Hu。病灶两侧边缘见对称性、致密地小片、弧线状钙化。两侧侧脑室前角变尖,后角相对变大。两侧侧脑室正常弧形消失、分离呈平行改变。第三脑室扩大并向前、上移位于分离的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左侧基底核区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左侧侧脑室体部略受压。CT诊断:胼胝体脂肪瘤并胼胝体发育不全,左基底核区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证实为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 45例患者所有病变均位于幕上,表现为颅板下弓形等密度影;其中单侧病变者40例,双侧病变者5例.中线结构不同程度向健侧或向血肿相对较小的一侧移位,脑沟、裂、池不同程度变浅或消失,侧脑室不同程度变窄、移位.结论 CT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位置、大小、范围,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孕妇33岁,G3P1,孕36+周,外院提示胎儿脑积水来我院行B超复查.本院超声所见:胎方位:左枕前,双顶径87mm,股径71 mm,羊水指数135 mm,胎心、胎动正常.胎儿上唇连续性中断,宽约12 mm,侧脑室与脑中线之间显示脑回回声,未见透明隔腔,第三脑室宽约4 mm,侧脑室体部与前角变窄,后角宽约12 mm,呈"泪滴"状.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唇裂.(3)考虑胎儿胼胝体缺失.胎儿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上述超声所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西藏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小脑幕裂孔下疝CT表现特点,探讨其形成机制及预后,提高对本病早期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了本院2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均行轴位CT扫描,部分加斜坡垂线扫描。结果: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表现除原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脑水肿外,主要有脑干周围脑池突入软组织影,脑池变窄或闭塞,病侧环池增宽,中线结构变形移位,脑干受压变形移位水肿出血,病侧侧脑室狭窄或闭塞及对侧侧脑室扩大,脑沟变窄或闭塞,病例枕叶梗塞,并且血肿的大小与脑水肿的范围,中线移位的程度可不成比例。结论:脑干周围脑池突入软组织影,病例环池增宽为小脑幕裂孔下疝早期CT征象。中线移位大于10mm,病死率高;进行性出血,病死率高。高原缺氧可使脑出血形成的脑水肿范围加大,从而使脑疝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重度自发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治疗重度自发脑室出血18例,并与同期传统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自发脑室出血15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18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死亡2例,死亡率11.1%,有效率81.3%.对照组15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死亡4例,死亡率26.7%,有效率4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经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治疗重度脑室出血较之传统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疗效肯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3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81例,占34.0%,病灶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偏瘫、经皮层性运动性失语、智能减退等症状。皮层后型92例,占38.6%,病灶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的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为轻偏瘫、情感淡漠为主要表现。皮层下型65例,占27.3%,病灶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和深穿支的边缘带,常位于侧脑室额角后外方和基底节区,呈长条状、三角形。结论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据头颅CT、M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9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符合标准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骨折端是否移位分为无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Ⅳ型)两组。先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BMD)、体质指数(BMI)、股骨颈干角及所受能量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χ2检验,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然后将相关因素进行赋值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无移位型骨折59例(28.5%),移位型骨折148例(71.5%)。两组患者的年龄、颈干角与所受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00,OR=14.610,95%CI:4.513~47.301)、所受能量(P=0.014,OR=13.371,95%CI:1.698~105.321)、颈干角(P=0.000,OR=0.144,95%CI:0.068~0.304)为股骨近端骨折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移位型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高龄、高能量及小颈干角是股骨颈骨折发生移位的危险因素,即在其余变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所受能量越高、颈干角越小的患者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移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片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解剖复位对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性。方法将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维重建组40例和X线片组40例。三维重建组于术前、术后行股骨近端CT三维重建,依据三维重建图像建立骨骼三维几何解剖形态模型,术中力求解剖复位;X线片组术前仅拍摄X线片,术后行股骨近端CT三维重建;2组术后均行CT三维重建评估手术复位效果,包括股骨横截面面积(CSA)、CSA与同一部位正常截面积之比、股骨颈前倾角(FNAA)、颈干角(NSA)、术后卧床时间、固定稳定性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维重建组术后CSA大于X线片组,CSA与同一部位正常截面积之比、FNAA、NSA较X线片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组术后卧床时间较X线片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期固定稳定性100%优于X线片组90%,且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再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X线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片相比,术前骨近端CT三维重建有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解剖复位,有利于显著改善复位效果,促进患者尽快下床与恢复,降低远期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再移位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MR资料,依据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白质病变的范围不同,将其分为Ⅰ~Ⅲ型。结果55例中影像学Ⅰ型24例、Ⅱ型18例、Ⅲ型13例(其中Ⅰ型中有6例CT检查未见异常),病灶分布于侧脑室前后角,体部周围及半卵圆中心,CT上表现为低密度,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其它征象包括脑萎缩、脑梗塞、脑出血。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具有较典型的CT、MR表现及临床特点,MRI发现SAE脑部病灶优于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的临床、病理及MRI表现特征,提高其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有完整资料的PVL的MRI及临床表现。结果 51例中48例(含9例足月儿)有宫内窘迫、感染或难产史,其中42例为早产儿,9例为足月儿。平均体重2080 g。49例可见脑室旁长T1长T2信号影,其中异常信号局限在三角区周围者25例,局限在额角旁及后角旁分别为6例和4例,累及侧脑室体部周围白质及半卵圆区分别为14例和6例,2例脑室周围无明显异常信号。39例出现侧脑室扩大变形,以后角变形为主,3例侧脑室形态无明显变化。21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结论 MRI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异常信号、侧脑室形态改变和(或)胼胝体形态、体积的改变为诊断PVL的要点。同时,应结合是否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及难产的临床资料,可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而及早干预可改善该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及鼻窦炎关系的CT影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鸿冰  陶冶  宫希军  杨见明 《安徽医药》2011,15(12):1554-1556
目的探讨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泡状鼻甲与鼻窦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62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片,泡状鼻甲根据其出现情况分为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组、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组;鼻中隔偏曲根据凸面方向分为无偏曲、右偏曲和左偏曲。结果总计有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患者159例(34.4%),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患者303例(65.6%)。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组中,70.4%的患者鼻中隔向对侧弯曲,73.0%的患者存在鼻窦炎;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组中,55.1%的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69.6%的患者存在鼻窦炎;两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的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窦炎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存在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时,不合并鼻中隔弯曲患者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单侧和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向对侧偏曲密切相关,当其不合并鼻中隔与鼻窦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钢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11-1611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经临床诊治和CT检查的脑转移瘤78例。结果:CT显示病灶位于幕上67例,幕下7例,幕上、幕下并存4例。平扫时病灶呈等密度14例,低密度15例,结节状稍高密度32例,密度不均匀17例,肿瘤形态显示清楚49例。多发47例,单发31例。有水肿76例,无水肿2例;69例有中线结构移位,9例无中线结构移位;71例侧脑室受压变形,19例三脑室受压变形并移位,10例四脑室受压移位变形并变窄。结论:颅内多发性占位病变,并有明显的原发病灶者,脑转移瘤则可以肯定;但原发肿瘤不明确,要排除其它多发性病变可能后亦可肯定为脑转移瘤;颅内单发占位者,无论有无原发肿瘤,转移瘤的诊断是比较困难,此时短期CT复查对其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例1男,33岁。因间断头疼6个月,于1997年1月22日入院。体检:全身情况无可述及。专科检查:双眼视乳头水肿。CT扫描示右额叶一 6.7cm ×5 cm × 5cm卵圆形低密度影,呈水样密度,边界清晰,其外侧有0.5cm薄层脑组织,右侧脑室额角显示不清,透明隔左移1cm,强化后元增强。临床诊断:右额叶胆脂瘤。行右额入路手术,术中见距脑表0.5cm处有一囊肿,内有无色透明液体(蛋白 0.5 g/L)90ml,囊腔与侧脑室额角仅隔一层膜状囊壁,范围约 3 cm×3cm。囊液清除后其隔壁圆顶状膨起约2cm,壁上少许细小血管,切除囊壁则囊腔与侧脑室相通。病理学检查:囊壁内衬单层柱状…  相似文献   

17.
改良的成人脑室额角穿刺定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亢建民  梁恩和  姚鑫  杨玉山 《天津医药》2001,29(12):722-723
目的建立准确性高、易掌握的侧脑室额角定位与穿刺方法.方法对8例尸头16侧侧脑室额角进行实验性穿刺,并验证其准确性后,建立了以眶下-外耳为基准的30度线的定位方法,并对临床24例病人31侧脑室穿刺.结果新定位方法临床穿刺均一次成功,且可长期保持引流管通畅.结论改良的脑室额角穿刺定位方法是一种准确性高、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表示大脑半球有占位性病变。但在某些病例此种移位并非肿物直接作用结果,而是继发于肿物造成的侧脑室的梗阻性扩张。鉴别上述两种性质不同的移位对治疗是重要的。一侧脑室梗阻性积水可分二型:一为室间孔梗阻,侧脑室呈一致性扩张;另一型为室内梗阻,部分侧脑室扩张。血管造影表现包括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和侧脑室扩张引起的改变。大脑中动脉和胼胝体周围动脉移位的程度较大脑内静脉为轻,但这只能说明病变多不在额叶。胼胝体周围动脉呈宽扫帚状或弓状绕胼胝体膝走行,其皮层分枝伸长如风吹样。大脑中动脉之脑岛部向外侧移位,颞枝和顶枝牵直,彼此分离。大脑后动脉可向下移位,其分枝伸长。脉络膜前动脉向内侧移位。大脑内静脉变扁平,且向前之延伸不若正常之远,乃因室间孔增宽所致。大脑内静脉亦可向下移位,特别是当第三脑室大小正常时。视丘纹状体静脉和大脑内静脉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脑室额角穿刺术,改良组接受改良侧脑室额角穿刺术,评价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改良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改良组出现中枢性高热2例(2.86%)、肺部感染5例(7.14%)、脑心综合征2例(2.86%);对照组分别为3例(4.29%)、4例(5.71%)、2例(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室出血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可行、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影像对颈椎病的诊断,比较X线平片与CT影像对颈椎病诊断价值。方法:48例经临床确诊资料保存完整的颈椎病,对其X线平片和CT影像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X线平片采用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45°角);CT扫描层厚2~5mm、层间距2~5mm、普通或螺旋扫描。结果:X线平片组,颈椎生理弯曲改变25例占52.08%、韧带钙化9例占18.75%;椎间隙狭窄18例占37.5%;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0例占83.33%;椎间孔变窄29例占60.42%;钩椎关节可见退变15例占31.25%。CT扫描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1例85.42%;椎管狭窄变形,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变形34例占70.83%;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退变14例29.17%;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移位33例占68.75%;韧带钙化骨化7例14.58%。结论:X线平片是颈椎病诊断主要方法,CT影像可为颈椎病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