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欣  王晨  宋捷  李波 《中国药房》2014,(33):3107-3109
目的:考察体内彗星实验联合微核实验检测化合物遗传毒性的可行性。方法:以阳性化合物N-乙基-N-亚硝基脲为模型药物,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40 mg/(kg·d)],每组5只,灌胃给药3次,末次给药后3 h处死大鼠。进行彗星实验,收集大鼠外周血、肝、胃、睾丸组织经前处理制备成单细胞凝胶玻片进行电泳,使用Komet 6.0软件分析单细胞显微图像,每种组织分析100个细胞(胃组织50个细胞),计算尾部DNA百分含量。进行微核实验,收集大鼠骨髓细胞进行涂片,计数2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中含微核细胞(MNPCE)的数目及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药物可使大鼠外周血淋巴、肝、胃、睾丸细胞组织的尾部DNA百分含量明显增加(P<0.05),并可使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彗星实验可用于动物体内多种脏器遗传毒性的检测;微核实验可用于动物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方法纳米氧化锌10,25,50,75和100 mg.L-1培养HL7702细胞12,24和48 h。MTT法检测进行毒性评级(RGR)。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细胞头部DNA百分率、尾部DNA百分率、尾矩和Olive尾矩;微核试验测定微核率。结果纳米氧化锌对HL7702肝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9.81 mg.L-1。纳米氧化锌10,25,50,75和100 mg.L-1作用细胞24 h,RGR分别为(96±3)%,(83±3)%,(52±4)%,(41±3)%和(21±2)%,毒性级别从1级升到4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锌10,25,50,75和100 mg.L-1组细胞DNA均有不同程度损伤,HL7702细胞的尾矩和Olive尾矩均呈逐渐显著升高趋势,头部DNA百分率降低,尾部DNA百分率增加。微核试验结果显示,12 h时纳米氧化锌≥50 mg.L-1微核率显著升高,24 h时,纳米氧化锌≥25 mg.L-1微核率显著升高;48 h时,纳米氧化锌10,25,50,75和100 mg.L-1微核率分别升高到8.3%,9.2%,17.3%和21.7%(P<0.05)。结论纳米氧化锌对HL7702肝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对HL-7702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HL-7702肝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设对照组、微米银组和纳米银组,微米银和纳米银10,25,50,100,250mg·L-1对HL-7702肝细胞进行染毒,24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HL-7702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并计算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结果与对照组和微米银组相比,纳米银染毒后HL-7702肝细胞DNA损伤效应明显增强;随纳米银染毒浓度的升高,HL-7702肝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剂量≥25mg·L-1时,尾部DNA百分率及尾矩则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纳米银可导致HL-7702肝细胞DNA损伤,微米银无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明日叶查尔酮对小鼠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0只。低、中和高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明日叶查尔酮4、20和40 mg/kg,辐射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5 d,第6天给予一次性X射线全身照射4Gy,空白对照组不照射。照射后按前述方法继续灌胃5 d处死动物,检测体重、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脾淋巴细胞增值活性与肝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损伤组的体重、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Bcl-2/Bax值降低,而高剂量组则较辐射损伤组升高;辐射损伤组的微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上述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日叶查尔酮对小鼠X射线所致辐射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正常人源肝细胞(HepaRG)和高内涵技术检测肝毒性标志物,并结合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建立体外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快速筛选平台。方法 选取适当的荧光探针Hoechst33342、DCFH-DA、Fluo4-AM、MitoTracker® Red CMX Ros联合高内涵技术研究不同大黄蒽醌类单体(AQs)对HepaRG细胞活性氧簇(ROS)、胞内Ca2+含量及线粒体膜完整性等肝毒性标志物的影响,并开展高内涵法胞质分裂阻断法微核试验和高通量彗星电泳试验,综合评价AQs致肝细胞毒性及染色体、DNA损伤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epaRG细胞经25.0 μg/mL大黄素、12.5和25.0 μg/mL芦荟大黄素、50和25.0 μg/mL大黄酚处理24 h后,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多;12.5和25.0 μg/mL芦荟大黄素和50.0 μg/mL大黄酸可引起胞内Ca2+含量显著增多;大黄素25.0 μg/mL、芦荟大黄素25.0 μg/mL、大黄酚50.0和25.0 μg/mL、大黄酸50.0和25.0 μg/mL组导致线粒体明显损伤(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25.0 μg/mL大黄素诱导微核率、尾DNA含量和彗星尾距(OTM)数值均显著升高(P<0.05、0.01);50.0 μg/mL大黄酚给药72 h后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AQs的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基本相符。本研究成功建立肝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联合快速筛选模型,有助于药物研发早期的毒性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3-甲基异构体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取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来氟米特3-甲基异构体受试药不同剂量组;分别采用Ames实验观察每皿回变菌落数、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观察微核率、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观察精子畸变率。结果:Ames实验中受试药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实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变实验中受试药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及精子畸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来氟米特3-甲基异构体未显示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褪黑素(MT)对化学诱变剂诱发的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方法 (1)以丝裂霉素(MMC)为阳性对照,观察用3种浓度MT预处理人淋巴细胞的双核细胞微核率;(2)以环磷酰胺(CP)为阳性对照,分别用3种剂量MT给小鼠灌胃,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结果 (1)0.0l、0.10和1.00mmol/L MT MMC处理组的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与MT浓度呈负相关;(2)0.1、1.0和10.0mg/kg MT CP处理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 MT呈现明显的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及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4 g/kg)和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3.5、14.0 g/kg,按生药总量计),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大鼠灌胃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体质量灌胃脂肪乳剂复制高脂血症模型。从造模第21天开始,各组大鼠上午继续灌胃水或脂肪乳剂,下午灌胃水或相应药物,连续20 d。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磷脂转移蛋白(PLTP)、肝脂酶(HL)含量以及肝细胞中脂蛋白脂肪酶(LPL)、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P)、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TC、LDL-C、ALT、HMG-CoA还原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L、LPL、M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TG、TC、LDL-C、HMG-CoA还原酶含量以及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组大鼠ALT、AS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HL、MTP含量以及阳性对照组大鼠LP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排列不规则,可见明显的细胞脂肪变性;阳性对照组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较空白对照组几乎无异常变化,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有轻微细胞脂肪变性。结论: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显著,这作用可能与该方通过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及转运蛋白的表达而调节脂质的吸收、转运、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土木香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土木香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评价土木香水煎液的急性毒性,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心、肝、脾和肾的脏器指数变化;采用精子畸形实验,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评价土木香水煎液的遗传毒性。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土木香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蒸馏水,40 mg/kg·bw环磷酰胺,40、20、10 g/kg·bw土木香水煎液)。用药后取附睾制成精细胞悬液观察畸形精子数量。取骨髓细胞观察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取肝、胸腺和脾细胞观察土木香水煎液对小鼠DNA的损伤。结果土木香水煎液经口给药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80 g/kg·bw,该剂量对小鼠的体重及各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和中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和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肝细胞、胸腺及脾细胞头尾DNA百分比、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木香的最大耐受计量为80 g/kg,属于无毒级。高和中剂量的土木香水煎液对生殖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高剂量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体内给药及体外培养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特定阶段的方法,研究了男性抗生育药雷公藤活性化合物雷藤氯内酯醇(T_4)对生精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po抗生育剂量的T_4 50μg·kg~(-1)·d~1,4 wk,其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升高;体外曲细精管培养液中0.5ng·ml~1的T_4未导致微核率增加,而1.0和2.0 ng·ml~1的T_4使微核率显著升高,2.0和3.0ng·ml~(-1)的T_4在体外导致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本文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微核的形成来检验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的损伤是一个敏感的方法.在体抗生育剂量下T_4未导致微核率明显升高,离休实验中大剂量的T_4才能造成大鼠生精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是否能减轻丙烯酰胺(ACR)导致的大鼠小脑的氧化损伤。方法 52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3只,分别为对照组、ACR组、MT组、MT+ACR联合组,均单笼饲养。对照组灌胃溶剂生理盐水,ACR组灌胃40 mg/kg ACR溶液,MT组腹腔注射5 mg/kg MT,MT+ACR联合组灌胃40 mg/kgACR溶液同时腹腔注射5 mg/kg MT,连续12 d。染毒结束后,断头处死大鼠,在冰盘上分离小脑,对小脑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氧化损伤检测和DNA损伤检测。结果 ACR组出现浦肯野细胞核固缩等异常改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T-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彗星试验中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及Olive尾距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T+ACR组小脑结构正常,与ACR组相比,MT+ACR组MDA含量、彗星试验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Olive尾距均明显下降,T-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ACR可以引起大鼠小脑结构改变、氧化损伤和DNA损伤,MT可以减轻ACR对小脑的结构损伤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林铌  刘鑫磊  孙百阳  俞月  耿兴超  周晓冰  李波 《中国药事》2022,36(12):1414-1423
目的:建立3D肝细胞微球模型并用于评价盐酸胺碘酮及联用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或抑制剂酮康唑时的重复给药肝毒性。方法:采用诱导分化的HepaRG和HHSteC细胞混合共培养构建3D肝细胞微球模型,对HepaRG诱导分化后形成的胆管结构功能进行验证,活细胞探针标记肝细胞微球中两种细胞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对肝细胞微球表达的特异性和功能性蛋白进行检验,并对试验周期内模型的肝功能指标稳定性进行连续监测。模型验证后,对每40个肝细胞微球进行连续4或5天的盐酸胺碘酮重复染毒,并联用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或抑制剂胺碘酮进行重复染毒,检测不同给药组的细胞毒性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本研究构建的3D肝细胞模型可以模拟肝脏胆管结构的外排功能,HepaRG和 HHSteC细胞在微球中以24∶1的比例始终保持较均匀的分布,肝脏特异性和功能性蛋白表达丰富,并能在至少5天内维持肝功能指标稳定。在重复给予胺碘酮时,模型从给药第三天起出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且联用利福平(LDH和TBIL升高)或酮康唑(LDH、ALT、ALP和GLU升高)能产生剂量相关的肝毒性协同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更适用于短期重复给药毒性评价的3D肝细胞微球模型,对于体外药物肝毒性筛选和代谢研究具有明显优势,能够进行药物肝毒性标志物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连翘酯苷冻干粉的遗传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连翘酯苷冻干粉的遗传毒性,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HO细胞和正常人肝细胞Chang liver两个细胞株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结果Ames试验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采用ICR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0.2、0.4和0.8g/kg,结果显示:雌性小鼠微核诱发率分别为1.50、2.67和6.75%,雄性小鼠微核诱发率分别为1.87、5.79和6.57%;其中雌性小鼠在0.8g/kg剂量下、雄性小鼠在0.4、0.8g/kg剂量下的微核诱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受试物连翘酯苷冻干粉在0.4、0.8g/kg剂量下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受试物连翘酯苷冻干粉在受试剂量下作用24h,-S9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7%和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64.0和328.0μg/ml2个剂量组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9作用48h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5%和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64.0和328.0μg/ml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9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1%和6%,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试验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连翘酯苷冻干粉在无代谢活化系统时,作用24h328μg/ml以上剂量对CHO细胞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作用48h164μg/ml以上剂量对CHO细胞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在有S9代谢活化系统时,在受试剂量下对CHO细胞均无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细胞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在各试剂量的拖尾率和尾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表明酯苷冻干粉在受试剂量下无损伤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DNA的能力。结论连翘酯苷在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中,在较高剂量时呈阳性,无损伤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 DNA的能力。连翘酯苷冻干粉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分析连翘酯苷所致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机制,可能不是通过损伤DNA机制诱导的,而是通过抑制DNA合成的、抑制拓扑异构酶、细胞毒性等非DNA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小鼠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试验,探讨蜂王浆软胶囊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试验设3个剂量组为2.5g·kg-1、5.0g·kg-1、10.0g·kg-1bw,经口灌胃进行试验,取小鼠骨髓制备骨髓细胞标本,分别观察并计算各剂量组小鼠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蜂王浆软胶囊各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蜂王浆软胶囊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和微核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MT)具有简易、快速和敏感的特点,但存在着不能结合亚慢性或慢性毒性试验观察微核细胞率动态变化的缺点。本文试图以外周血微核正染红细胞千分率(MNNCE率)及微核多染红细胞千分率(MNPCE率)为指标,检测已知断裂剂环磷酰胺(CP)的断裂作用,弥补MT的不足,报道如下。取健康雌雄小鼠各20只,按性别随机分入CP5、10、20和40mg/kg四个剂量组和一个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隔天腹腔注射CP或生理盐水一次共八次。定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体内、外肝细胞凋亡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药物对肝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1)采用D GalN +LPS小鼠腹腔注射建立体内肝细胞损伤模型 ;(2 )采用H2 O2 (0 0 5~ 0 4mmol·L-1)与原代大鼠肝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 ,分别用形态学、DNA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等方法。结果  (1)D GalN(70 0mg·kg-1,ip) +LPS(1μg·kg-1,ip)可明显升高小鼠血中TNF水平和MDA含量 ,使肝线粒体Mn SOD活性降低 ,小鼠肝细胞皱缩变小、核染色质凝聚和DNA片段化 (DNA梯状条带 ) ;(2 )H2 O2(0 1mmol·L-1,1h)可致大鼠肝细胞增殖受抑、肝细胞MDA含量升高 ,肝细胞DNA的AO荧光染色变亮 ,DNA电泳呈片段化 ,流式细胞术肝细胞DNA亚G1峰 (即凋亡峰 )明显升高。结论 采用D GalN +LPS与低浓度H2 O2 可分别建立较理想的体内、外肝细胞凋亡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金骨莲胶囊对炎症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骨莲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66、1.32、2.64 g/kg)和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0.945 mg/kg),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2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 min,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以复制炎症模型。腹腔注射6 h后,于大鼠尾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前列腺素E(2 PGE2)的含量;测定大鼠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6、PGE2、IL-1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的含量,肺组织W/D比值,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PGE2 mRNA的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鼠肺组织中大量肺泡萎缩塌陷、壁增厚,可见肺实质化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金骨莲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低剂量组除外)、IL-6、PGE2的含量,以及肺组织中TNF-α(低剂量组除外)、IL-1β、IL-6(低、高剂量组除外)、PGE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金骨莲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金骨莲胶囊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肺泡结构较为清晰、壁轻度增厚,并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金骨莲胶囊对炎症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人肝癌HepaRG细胞系建立3D肝细胞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抗糖尿病药物曲格列酮所诱导的肝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低吸附法构建3D HepaRG细胞/组织模型。3D HepaRG细胞给予曲格列酮(3.125、6.25、12.5、25和50μmol/L)处理不同时间后,应用Alamar blue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高内涵成像分析检测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丰度,以评价曲格列酮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结果以1000或3 000个细胞/孔密度接种细胞,细胞在第3天自发聚集形成致密的球形,第7天后可形成稳定球体。曲格列酮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3D HepaRG细胞的存活率,诱导3D细胞线粒体损伤,表现为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丰度下降。结论采用低吸附法成功构建了3D HepaRG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阐明曲格列酮诱导的肝毒性特征,提示3D HepaRG模型在评估药物性肝损伤等肝毒性测试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研究姜黄素拮抗环磷酰胺致小鼠遗传物质的诱变作用;通过观察小鼠正染红细胞中形成微核的细胞个数来研究姜黄素拮抗环磷酰胺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小鼠外周正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姜黄素对环磷酰胺(CPP)诱变性的抑制作用.将40只小鼠分为五组:即空白组、CPP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各8只.高剂量组(200 μg/g·d-1)、中剂量组(100 μg/g·d-1)和低剂量组(50 μg/g·d-1)灌服姜黄素混悬液,空白组与CPP组灌服淀粉混悬液,分别给小鼠连续灌胃6 d后,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其余四组腹腔注射0.4 mg/ml的CPP溶液1 ml,微核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制片.所有玻片标本经染色后,双盲法阅片,在光学显微镜的油镜下观察并分别计数每张玻片中的微核细胞,显微照相记录各组标本.各剂量组间用方差分析,同组的微核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24 h结果显示CPP组小鼠正染红细胞微核率为(9.83±0.28)‰,低剂量组为(8.13±0.31)‰,中剂量组为(6.24±0.24)‰,高剂量组为(4.39±0.21)‰,空白对照组为(2.75±0.18)‰;48 h结果显示CPP组为(10.26±0.21)‰,低剂量组为(9.05±0.24)‰,中剂量组为(6.72±0.32)‰,高剂量组为(4.96±0.27)‰,空白对照组为(3.14±0.17)‰.结论:姜黄素对CPP诱导小鼠正染红细胞遗传物质突变有显著拮抗作用,且姜黄素浓度与其拮抗作用呈正相关,分析48 h数据亦可得到同样结果.姜黄素为临床减少CPP致细胞遗传物质突变作用及细胞毒作用提供了一项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黄芪总提物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分别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N ,70 0mg·kg- 1,ip) +脂多糖 (LPS ,1μg·kg- 1,ip)诱导小鼠在体肝细胞凋亡和H2 O2 (0 .1mmol·L- 1,1h)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 ,采用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 :①TEA (40mg·kg- 1,ig× 2 ,5h)使D GalN +LPS升高的小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和肝脏丙二醛 (MDA)含量降低 ,以及使降低的肝线粒体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活性升高 ;TEA可明显抑制D GalN +LPS引起的小鼠肝细胞皱缩变小 ,核染色质凝聚和DNA片段化 .②TEA (2 0mg·L- 1)可恢复或减轻由H2 O2 所致肝细胞增殖受抑和肝细胞MDA含量升高 ;TEA (40mg·L- 1)可使H2 O2 致DNA较强的AO荧光染色变淡 ,TEA(2 0mg·L- 1)对H2 O2 所致的DNA片段化有抑制作用 ,使H2 O2 升高的大鼠肝细胞DNA亚G1峰 (即凋亡峰 )明显降低 ,经DNA软件分析 ,TEA可使H2 O2 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从 6 3.7%降至 4 .2 % .提示 ,TEA对体内外肝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 ,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