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发病率为12.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60岁(OR=1.803,P=0.022)、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OR=1.895,P=0.030)、出血次数>1次(OR=3.591,P=0.009)、脑室积血(OR=1.822,P=0.030)、无腰大池引流(OR=3.364,P=0.000)、无终板造瘘(OR=4.198,P=0.003)、颅内感染(OR=2.811,P=0.004)均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出血次数>1次、脑室积血、无腰大池引流、无终板造瘘、颅内感染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对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的预防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2019-01~2020-01收治的130例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取腰大池引流术放出脑脊液,对照组采取常规腰椎穿刺术放出脑脊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痛程度以及时间、脑脊液红细胞数目变化情况和脑积水发生率,同时对影响患者预后(脑积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头疼程度评分以及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脊液压力数值在观察组中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时,两组脑脊液红细胞数值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时均明显降低,第7天时均恢复正常值范围,但观察组第1-7天均比对照组脑脊液红细胞数值降低更显著(P<0.05);在住院期间,两组脑积水发生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以及脑室扩大为腰大池引流后出现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采取腰大池引流术,不仅有利于缓解患者头痛程度,降低脑脊液压力,同时还能减少脑积水发生率;Hunt-Hess分级以及脑室扩大为腰大池引流后出现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彭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31-3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放置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降低已破裂的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积水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术前已破裂的动脉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术后早期(术后24h内)、晚期(术后24h后)以及对照组(术后一直未放置)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引流时间均为7d。观察各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脑积水出现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组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较晚期组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术前已破裂的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早期(术后24h内)放置持续腰大池引流能降低术后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继发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动脉瘤性SAH患者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相关头颅CT或MRI辅助检查结果等,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适时选择采用脑室外引流及ommaya囊外引流,显微镜下打开终板池造瘘,术后硬膜外或经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侧脑室腹腔分流或脑室镜终板造瘘等不同治疗策略治疗脑积水,取得满意效果,按照预后评分标准(GOS)56例患者中,出院时GOS 4-5分39例,3分14例,2分3例,无死亡。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脑积水的临床特点,选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可明显降低患者致残及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是动脉瘤术后控制颅内压和清除血性脑脊液的有效措施,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有效地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慢性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4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的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者脑室内血液5~10d内完全清除,大部分5d之内,治疗期间有2例发生再出血。1例治疗中途放弃治疗,后随访死亡。治疗后恢复良好20例,部分生活自理18例,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13例,死亡5例,仅2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患者有效的外引流方式和尿激酶灌注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120例脑室出血患者,分为A组(单纯脑室外引流组60例)和B组(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组60例),每组术后24h均经脑室引流管灌注尿激酶,按剂量不同再分为1万U/5mL组,2万U/5mL组,4万U/5mL小组,均为1次/d,通过比较术后治愈率、无效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术后6周治愈率、无效率的比较:术后6周A组内和B组内的治愈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63.3%)比A组(38.3%)的治愈率要高,无效率均为11.7%;(2)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发生再出血共2例,尿激酶1万U组与尿激酶2万U组均未见再出血,尿激酶4万U组有再出血的情况;再出血的情况与有否加做腰大池引流无关。发生迟发脑积水16例(13.3%),迟发脑积水发生率与尿激酶的剂量无相关性,加做腰大池引流能减少迟发脑积水的发生率。结论(1)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2)尿激酶2万U和4万U的疗效均优于尿激酶1万U的疗效,但尿激酶2万U和4万U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且用尿激酶4万U有可能导致再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出血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3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24h后结合腰大池引流并用尿激酶灌注进行头腰侧交替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术后10d复查CT,43例脑室系统积血基本消失,14例积血减少50%,6例积血减少30%,无梗阻性脑积水。术后死亡16例(占25.4%)。存活47例(占74.6%),随访3个月,按ADL分级: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Ⅳ级7例,Ⅴ级4例。结论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能明显减少引流时间,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积水的引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继发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对于两组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继发脑积水发生率为5.88%(2/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治疗后,术后随访1年显示, 4例(40.00%)患者恢复良好, 3例(30.00%)患者轻残, 2例(20.00%)患者重残, 1例(10.00%)患者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助于减少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对于出现继发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引流治疗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徐菱霜  冯路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048-2049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2例动脉瘤栓塞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进行护理,加强引流管管理,观察引流量及引流液性状变化,调整引流速度,预防感染 结果 3例出现拔管后穿刺处脑脊液漏;2例出现低颅内压症状,无脑疝、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动脉瘤栓塞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对治疗成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沈育 《安徽医药》2018,22(6):1087-1090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黄冈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患者124例,其中按Hunt-Hess分级将患者进行分级,Ⅰ级37例,Ⅱ级42例,Ⅲ级28例,Ⅳ级17例.观察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124例中,颅内动脉瘤成功夹闭119个,动脉瘤夹闭成功率为95.97%,治愈70例,治愈率为56.45%;②4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以脑血管痉挛和动脉瘤破裂为主,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95.18%,显著优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良好率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07,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基础病史、动脉瘤的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是否发生并发症呈正相关(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发生并发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显微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是其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影响患者的良好预后.患者的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及是否发生并发症均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显微夹闭术时应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72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应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腰大池引流术;对照组应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腰椎穿刺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无颅内感染病例;继发交通性脑积水1例,经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痊愈。对照组颅内感染6例,经抗感染治疗后5例痊愈,1例死亡;继发交通性脑积水6例,经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好转,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能够减少颅内感染,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MIA患者51例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治疗时机5项因素对手术预后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R=6.361)。结论动脉瘤的手术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级别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程燕  钟平 《安徽医药》2015,19(12):2343-2346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患者早期手术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该院接受血管介入手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aSAH住院患者,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价患者6个月后的转归。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SAH患者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aSAH患者84例,其中24例接受早期手术,60例接受晚期手术;58例转归良好,26例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早期手术组6个月时转归良好率(87.50%vs 61.67%;χ2=5.353,P=0.021)高于晚期手术组。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相比,入院时收缩压高( t=-3.268;P=0.002)、脑血管痉挛(15.52%vs 57.69%;χ2=15.647,P<0.001)、再出血(12.07% vs 46.15%;χ2=11.916,P=0.001)、脑积水(17.24%vs 50.00%;χ2=9.689,P=0.002)、晚期手术(63.79% vs 88.46%;χ2=5.353,P=0.021)、Fisher分级3~4级(17.24%vs 61.54%;χ2=16.483,P<0.001)和Hunt-Hess分级Ⅳ~Ⅴ级(20.69% vs 53.85%;χ2=9.235,P=0.002)是aSAH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痉挛( OR=3.28,95%CI=1.18~10.23;P=0.037)、晚期手术( OR=2.26,95%CI=1.21~3.89;P=0.028)、Hunt-Hess分级Ⅳ~Ⅴ级( OR=3.42,95%CI=1.28~8.65;P=0.013)是aSAH患者转归不良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痉挛、晚期手术和Hunt-Hess分级Ⅳ~Ⅴ级是aSAH患者临床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手术可改善aSAH患者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终板造瘘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资料为某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88例,均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其中40例行单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则同时施行终板造瘘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归良好率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且观察组后循环患者转归良好率76.68%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循环患者28.57%(P<0.05);观察组后循环患者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为5.26%,比对照组后循环患者的42.86%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终板造瘘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尤其提高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疗效,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交通段破裂动脉瘤外科显微夹闭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住入院的212例颈内动脉交通段破裂动脉瘤病人,其中49例未行手术治疗,余163例均行外科显微夹闭治疗.结果 本研究纳入病人163例,其中预后良好病人122例,预后不良病人41例.单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世明  范蒙蒙 《安徽医药》2022,26(6):1218-1221
目的分析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 PCI)后心肌内出血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 PCI治疗的 STEMI病人 314例。收集病人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既往史、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束时病人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根据病人是否发生 MACE将病人分为 MACE组 51例和非 MACE组 263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 STEMI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计算不同组间的生存率并比较。结果 MACE组和非 MACE组在 Killip分级、阻塞相关动脉、 TIMI危险评分、 PCI前 TIMI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面积、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Killip心功能分级、 PCI前 TIMI等级、梗死面积、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为 STEMI病人出院后 1年内发生 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内出血组 MACE发生率为 30.8%,明显高于无心肌内出血组 12.2%(P<0.001)。心肌内出血组全因死亡率为 19.1%,明显高于无心肌内出血组 6.1%(P=0.022)。结论 STEMI急诊 PCI术后心肌内出血是病人术后 1年内发生 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内出血组 MACE的发生率高,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4例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手术,探讨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4例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Ⅰ-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行头颅MRA检查,后进一步DSA检查明确。手术采用翼点入路。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动脉瘤消失,无脑缺血表现。1例有动眼神经麻痹。随访2—12个月,恢复良好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并发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678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结合多因素分析探讨术中再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引起术中再破裂事件的危险因素有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瘤大小(P<0.05),而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Hunt-Hess分级、瘤颈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时间与术中再破裂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及微小动脉瘤是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并发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谨慎选择手术方案,充分做好术中再破裂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积血及或脑积水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对脑室积血及或脑积水患者进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结果生存并好转者20例,死亡2例,其总有效率为90.9%(生存并好转例数/总例数)。结论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是治疗脑室积血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实施该操作时要讲求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即在穿刺部位上还有待改进,在引流方式上要注重体位,在引流时间上要把握期限(14 d),在溶酶应用上要参照引流液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