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为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ADR监测的汇总分析报告和质量指标,及各年为更好开展ADR监测工作所采取措施的效果.结果 我院采取了成立监测组织,构建监测网络;把监测工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范围;开展多层次培训与宣传,提高ADR报告质量;监测工作为临床服务;开发院内网络上报系统,简化上报程序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ADR监测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逐年上升,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水平有所提高.结论 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的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总结经验,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1 038例ADR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显示用药合理,只有少数存在不合理用药,通过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归纳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为提高ADR监测工作水平、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自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院ADR监测组织健全;院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开展多种形式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ADR报告质量;积极发挥药师和护士的作用;及时向临床及患者反馈不良反应信息;开发适合本院上报不良反应的便捷体系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我院ADR监测工作质量逐年稳步提升。结论结合本院特点及ADR监测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相应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能促进ADR监测工作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促进医院用药安全。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干预,评价干预1年后的整改效果。结果针对我院ADR上报质量不高的原因,制定了奖惩措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定期为医护人员进行ADR专项培训及加强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等措施。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院ADR上报数量增加了41.81%,其中严重的ADR数量增加明显;药师上报比例明显增加;抗菌药物导致ADR例数虽然增加,但是占比下降,而生物制品导致ADR例数与占比均明显增加。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的干预,明显提高了我院ADR报告和监测水平,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玉皇  侯疏影  薄红 《中国药业》2012,21(14):74-75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医院2007年以来开展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结果与结论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用药风险。医院应将ADR监测工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陈群 《北方药学》2015,(11):123-123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促进本院ADR报告与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分析我院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对策。结果:目前我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深度不够,认知度不够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上报意识,提升ADR监测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王儒强  张士勇  曹迪 《安徽医药》2008,12(10):996-997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用药的途径。方法分析我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现状。探讨医院ADR监测工作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和降低药源性疾病。结论医院应将ADR监测工作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17):2353-2355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中的效果,提高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ADR上报和效果评价标准,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ADR监测数量及质量明显提高,2011-2014年ADR上报例数依次为63、95、136、206例,新的/严重的ADR上报例数依次为2、5、15、30例,临床科室上报例数依次为15、39、87、164例,均显著增加。无效报表例数和ADR病历无记录/记录不详实例数都显著减少。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ADR监测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柳青 《中国药事》2008,22(7):621-622
了解医院ADR报表填报质量以及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更有成效地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上报的166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在ADR监测工作已取得明显性进展的同时,报告的质量与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OR/ADE)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中一般ADR194例(97.00%);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院内门诊ADR39例;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125例,62.50%),其次为中成药(20例,10.00%);静脉用药引发ADR166例(83.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95例,47.5%);无死亡及后遗症报告;医师上报169例(84.50%)。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并评价ADR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收集到我院2005~2006年上报的ADR病例150例,并应用Excel软件对性别、年龄、涉及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质量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由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ADR损害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ADR上报率偏低,报告质量需提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院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专业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从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集到的54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引发ADR的前8位药品、ADR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抗感染药和中成药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第2位;静脉滴注药引发的ADR占82.04%;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8.52%;ADR发生率最高的药品是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结论:应正确认识开展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监测和宣传力度,提高ADR报告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杨小骏  谢海棠  汪慧芳 《中国药房》2014,(14):1301-1303
目的:了解我院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加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的监测管理,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我院上报的176例新的、严重的(含新的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从给药途径看,注射剂型更易引发严重的ADR,而新的ADR则由口服药引发为多;从药品分类看,严重的ADR涉及药品种类以抗肿瘤药最多,新的ADR涉及药品种类以中成药最多;从严重的ADR临床表现看,以过敏、寒战、高热等表现为主;严重ADR上报病例比例较少。结论:临床应加强新的严重的ADR监测和上报,提高上报比例,深入分析评价,满足临床安全用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模式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医疗机构开展ADR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开展ADR监测的机构、采取措施、宣传方式、教育培训、信息收集、参与临床实践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结果:该监测模式能及时发现ADR,有效预警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结论:我院ADR监测模式有效、可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丽  邓楠  韦鸿雁  谭波宇 《中国药房》2013,(18):1701-1704
目的:监测并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79.64%)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微生物药与营养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7例(24.36%)和59例(21.4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27.15%)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的ADR11例(4.00%)。结论:临床应重视ADR,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吕建洪 《中国药房》2011,(12):1140-1142
目的:寻找符合我院实际的管理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8月23日-2010年11月3日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申请单180张,涉及药品367种,以科室为标杆,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贮存条件进行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退药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分别占退药次数的41.2%、26.3%、19.3%,累计达86.8%。所退药品主要为常温贮存下的西药。结论:应以确保药品质量为前提,明确退药情形和处理要求,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加强ADR/ADE报告和监测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咨询服务制度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良跃  邬皓 《中国药房》2014,(26):2451-2453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结果:15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发生ADR的比例高,达44.08%;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95.39%;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5.26%;ADR的临床表现多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8.42%。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开展有效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尽力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疗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监测管理办法,提高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5年ADR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我院安全、合理用药。结果:我院5年上报ADR数量为1363例,其中运用PDCA管理方法前(2011年)有效例数仅为47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2-2015年ADR有效例数分别为171、286、417、442例,报告总例数逐年升高;2011-2015年严重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为0(占0.00%)、58(占33.92%)、142(占49.65%)、118(占28.30%)、172(占38.91%)例;有效报表的比例从2011年的82.46%上升到2015年100.00%;对比实施管理前我院ADR报告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以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为主,占57.45%;2011-2015年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严重ADR累及系统以红细胞异常为主,占68.67%。结论:运用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工具,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能有效提高ADR监测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减低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88例ADR报告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8例药品ADR报告中61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最大(35.64%),男:女比例为0.79∶l。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循环系统药、维生素及营养制剂所占比例较高;ADR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高(占42.55%)、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静脉给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口服给药;新的、严重的ADR共计28例,占ADR总数的14.89%;我院ADR报告率偏低,存在漏报现象;新的、严重的ADR报告数较少;8例严重ADR中存在明显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大ADR监测和报告力度,做好ADR知识宣传,加强对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及重点品种的用药监管与监测,加强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尤其是严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